評論 > 動態 > 正文

金泰宇:韓國總統出席北約峰會的意義與任務

作者:

韓國總統尹錫悅就職後,2022年5月11日在就任慶典上致辭。

韓國總統尹錫悅將出席6月29日—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NATO Summit)。對於剛剛上台的尹錫悅政府來說,這是繼5月21日韓美首腦會談之後的又一次重要的外交試驗平台。

北約成立於1949年,從當時的12個成員國發展為如今擁有30個成員國的最大同盟組織。北約條約的核心是第5條:「一個成員國受到侵略時,所有成員國自動介入」,這也是瑞典芬蘭希望加入北約的主要原因。

韓國總統首次接到北約峰會的邀請,體現韓國的外交地位有所成長,因此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其意義不止於此。雖然韓國屬於北約領域之外的夥伴國家,並不適用於第5條條約,總統尹錫悅受邀參加的也是「同盟國和夥伴國會議」,但是,韓國總統參加北約峰會這一舉措,可能與加強韓美同盟、構建應對朝鮮當前的核威脅以及應對中國(共)這一未來威脅的長期戰略或探索新冷戰時代的國家生存戰略有很大關係。

舉世矚目的2022北約首腦會議

除30個正式成員國外,北約還與「地中海對話」、「和平夥伴關係計劃」、伊斯坦布爾合作倡議參與國等40個夥伴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韓國2006年開始作為全球夥伴國與北約結交,2022年5月成為首個加入北約網絡防衛中心的亞洲國家。但到目前為止,北約以韓國是不適用「自動介入條款」的域外合作國——即與韓半島安保直接關聯性較小為由,未將韓國作為外交重點。

但是,現在局勢發生了變化。隨着新冷戰的加深,以俄羅斯、中國(共)、朝鮮、伊朗敘利亞等為代表的「獨裁勢力」和「民主主義勢力」之間的對決逐漸激化,獨裁勢力國家之間的軍事、政治團結日益加強。因此,北約也開始超越歐洲,謀求全球層面的民主主義勢力間的合作。本次邀請全球夥伴國參加北約峰會即出於此背景。

北約首腦會議是以全票通過制決定重要政策和戰略的最高決議機構。自1949年北約成立以來共舉辦31次,成員國首腦平均每2.4年舉行一次會議。而今年的北約首腦會議繼去年之後連續舉行,預計將就諸多嚴肅問題進行討論。例如支援與俄羅斯侵略軍作戰的烏克蘭、是否允許瑞典和芬蘭加入、美國為牽制中國(共)而強調的「立足於規範的國際秩序(rule-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問題、朝鮮和伊朗的核問題等全球矚目的議題。隨着新冷戰的加深,作為韓國也應該關注北約安保態勢逐漸全球化、立體化的發展對韓國安保產生的積極影響。

北約外交對韓國安保的重要性

一個國家的安保力量由獨立力量、同盟力量和多邊力量等構成。雖然核心是獨立力量,但從俄烏戰爭中可以看出,對於難以獨自應對外部威脅的國家,同盟力量對國家的生存起到決定性作用。而起到間接作用的多邊力量雖然對國家安保的貢獻較少,但是隨着當今安保威脅的全球化,其重要性正在增加。

在此背景下,北約正在探索全面應對分散在歐洲和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多種安全威脅的架勢,而促使北約發生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共)的擴張主義、朝鮮的核威脅及導彈威脅增加、伊朗的核開發等。因此,北約正在擴大與韓國等域外友邦國家的安保合作,這意味着北約可以通過與韓國等多個國家形成安保共識,擴大國防產業合作的方式,成為培養多邊安保力量的場所。

第二,韓國通過增進與北約的關係,加強同盟力量,重啟韓美日安保合作,對於遏制朝核和中國(共)這一當前威脅兼未來的最大威脅也可以起到幫助。特別是朝鮮致力於增強核武力量,近日還闡明「不惜先發制人地對韓使用核武器」。目前更有人提出朝鮮進行第7次核試驗的可能性,而且,朝鮮與伊朗進行核武合作的傳聞不斷擴散。朝鮮擁核問題逐漸擴大為對中東地區產生影響的國際問題。

因此,韓國專家們期待尹錫悅通過此次訪問北約再次鞏固韓美同盟,同時期待尹錫悅通過與同樣受邀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首腦會談,恢復在前任政府期間陷入崩潰的韓日關係,構建韓美日共同應對朝鮮核試驗的體系。

同時,考慮到韓國今後應對朝核問題的方式應與朝核威脅的加重成正比,有必要重啟與北約核企劃集團(NPG)的對話渠道,確保在美國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方面達成共識。

總之,作為政府來說,絕對不能將總統此次訪問北約視為「單純的外交行動」。迄今為止,只要朝鮮進行核試驗或發射導彈,韓國就反覆展示「聯合參謀本部發表—召開國家安保會議—警告信息—應對性武力示威」這一定型模式。而在前任政府執政期間,連這一模式都消失不見。但是,在朝核威脅的數量和質量雙雙暴增的情況下,如果只是重複上述模式的話,國民會反問:So what?

韓國和以色列、台灣是世界上面臨安全威脅最大的三個國家,特別是現在,儘管朝鮮升級核武器,進行導彈挑釁,但由於中俄的庇護,聯合國安理會實際上已無能為力。

因此,總統和總統的家人以及安保相關部門應該對目前的安保環境有正確的認識,在這種共識下進行北約外交。

(金泰宇是前統一研究院長、前韓國國防研究院責任研究委員、韓國建陽大學軍事學教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篇幅受限,有刪減)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623/176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