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李濠仲:季辛吉若生活在烏克蘭或台灣還會說這風涼話?

作者:

堪稱美國半世紀以來最具知名度的國務卿基辛格27日剛過99歲生日,他最近建議烏克蘭「應將部分領土割讓給莫斯科,以換取和平協議。」他年近百歲,綏靖政治觀始終如一,但因個人天賦異稟,理論、實務兼具,在美國外交圈分量仍無人能及。不過,「基辛格到底有沒有良心?」也是美國媒體歷來對他提出的最多質問。

他旗幟鮮明的現實主義,正面看,無非是主張透過外交斡旋手段讓敵對雙方各取所需(或各退一步)以避免戰爭。個人歷史標記,包括1972年促成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美關係正常化;另外就是1973年調停南、北越簽署《巴黎和平協約》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進入21世紀,他再結合俄羅斯和美國退休高級官員、將領,為緩和美俄敵對關係奔走,普丁曾在2007年接待過由他領隊的訪團,2008年小布希的國安團隊也和基辛格這批成員有過多次交換意見。

但實際情況是,他在1973年主導立下巴黎和平協約,南北越一度停火,當美國履約撤軍,不到三年,北越軍就直接攻滅越南共和國,統一越南,越南從此成為共產黨一黨專政國家,和基辛格同時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越共領導人黎德壽當時婉拒領獎,似是有「先見之明」。另外,當年他拉攏中共,無非要應付美蘇兩極對抗,已解密的美國國家檔案簡報則顯示,他正是以不承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及台灣(中華民國)國際地位和周恩來密商,才如願安排尼克森隔年訪中,並讓中國靠向美國的反蘇聯盟。

不過,就在中美建交50周年當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研究員詹姆士則在《洛杉磯時報》撰文寫下:「就是尼克森50年前傳奇的中國之旅,才導致了今天的台灣危機。」當諸多檔案解密,大家也才發現基辛格在回憶錄里常常避重就輕,例如他說自己和周恩來會面,「只在第一次會議期間簡短提到了台灣」(意思是中美關係正常化不是以犧牲台灣促成),事實是兩人光1971年7月9日第一次會面談話記錄,在46的頁記錄中就有9頁(近20%)是在討論台灣問題。當此會談記錄曝光,美國輿論界、學界一致結論就是:尼克森和基辛格當初如此強烈地想要達成目標,以至不顧代價而把台灣犧牲掉了。到今天,中國藉「中美關係正常化」契機,遠超越基辛格預期的發展而對台灣文武相逼,基辛格也只雲淡風輕地說:「這和當年我遇到的情勢(中國想併吞台灣)沒有太大不同。」

論及俄羅斯,基辛格也曾要美國人體會俄羅斯的處境,即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俄羅斯人對自己原本在現代化社會所扮演角色的自豪感降低了,加上邊界變化,更讓俄羅斯對國家安全深覺不安。結果他這些話很快又被美國輿論界「打臉」,一者,蘇聯時期真有讓俄羅斯人感到自豪嗎?二者,真正改變別人國家邊界的一直是俄羅斯,蒙古攻打基輔羅斯已是13世紀的事,到現在為止,有哪個國家曾經飛彈打到莫斯科?縱有戰爭,那曾經的浴血之戰不都是發生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二戰),則基辛格到底在替俄羅斯擔心什麼?

今天,基辛格汲汲營營之處,除了短暫表像和諧,事件實際發展幾乎都很不給基辛格面子。俄羅斯和中國並沒有因為被納入國際體系或經濟改善就變得熱愛和平,還反過來站在一起威脅美國,而烏克蘭正在奮勇抵抗入侵,台灣也證明了自己有其韌性能走到民主化的今天。基辛格是被公認的國際現實主義均勢理論大師,只是「現實」常常出乎他意料之外。

半世紀馳騁全球外交舞台,基辛格的好好壞壞難以一眼望盡,去年他曾無關痛癢預言「據我所知,我估計中國不會在10年內對台灣進行全面攻擊。」這也就罷,他現在又要正為保衛家園而戰的烏克蘭人,割讓部分領土給莫斯科,好讓普丁沒有被羞辱的感覺。回首他的「豐功偉業」,這究竟是外交大師的智慧,還是一個已然百歲人瑞的風涼話?

若問基辛格,如果今天你不是身在美國,而是烏克蘭(或台灣),你還會這樣想嗎?不知他會如何回答,還是他會再如同自己1938年(15歲)一樣,為了逃避強權(納粹)迫害(他是猶太人),於是遠走投靠一個更安全、壯大的國家(美國/紐約),然後再次站在大國的立場,重新勸服小國對大國的威脅知所忍讓。美國前總統福特文膽薛弗利曾說,「基辛格只執迷於大國秩序,卻完全不了解典型的美國價值觀。」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對基辛格的評價則是,「他的精神遺產唯政治現實,美德則是次要的。」這樣特質的人,對烏克蘭人或台灣人是很難有同理心的。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29/175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