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痛苦的根源:看不透、捨不得、放不下

人最強大的時候,是放下的時候。

很贊同一句話:「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受兩支箭的攻擊:

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但真正傷害你最深的,是後者。」

人生之事,無非因緣遇合,榮辱得失,全在我們的心境。

讓我們痛苦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01

看不透

從前,有一位年輕人因為失明而痛不欲生,他找到神醫,詢問治好眼睛的良方。

神醫告訴他,只要彈斷一千根琴弦,雙眼便能重獲光明。

年輕人於是日夜彈琴,還沒彈斷一千根琴弦,他早已沉浸於琴聲之中,再也不為自己看不見而傷心難過。

他這才明白,神醫治的不是眼,而是心。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死胡同」,而是不會轉彎的心態。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看淡,看開,才能輕鬆自在。

明末史學家談遷24年嘔心瀝血,終於在50歲那年寫就《明實錄》。

然而造化弄人,就在他打算交付印刷的前一晚,手稿全部散失。

半生心血付之東流,他每日望着空蕩蕩的案台發呆,深陷於迷茫與悔恨中,幾欲輕生。

但很快他意識到,或許這次的意外是上天給的機會,讓他意識到自己原稿的不足。

他重拾希望,為了讓史料更加厚重,增加了實際考察部分,後來重寫的400多萬字的《明實錄》,成為流傳百世的絕唱。

聽過這樣一句話:「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為它能巧妙地避開所有的障礙,不斷拐彎前行。」

太過執着地一條路走到黑,結果只會是撞南牆。

就像那些河流一樣,懂得繞道而行,才能奔向大海。

02

捨不得

電影《臥虎藏龍》有句台詞:

「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都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生活是一場關於取捨的修行,拼命追逐,緊緊握住某些東西不放,是一個人痛苦的開始。

曾看過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位財主從牧童口中得知山中有財寶。

他召集家丁直奔山洞,看着堆積成山的金銀財寶,他貪念頓起,想帶走所有的財物。

這時,家丁來報,牆上刻有「天黑,山門關閉」,有人心生退意。

可財主根本聽不進勸告,不停搬運,不願一塊金子遺落山洞。

忽然,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過後,山洞被地下冒出來的岩漿吞沒了。

莊子說:「鷓鴣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鷓鴣只要一個樹枝就可以安家,鼴鼠喝水,最多也不過是喝飽。

人亦如此。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

有時候,你要得越多,反而越不滿足,也越容易被膨脹的物慾所束縛。

就像陳道明說的:「世間萬物由簡至繁走到今天,該由繁至簡了。」

一個人真正的心安,在於內心的樸素。

捨棄無謂的貪念,才能有時間過好自己的日子,有心情享受生活。

03

放不下

很贊同林青霞在她的散文集《窗里窗外》裏的一段話:

「當你遇見一些不如意的事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它,你必須接受那既成的事實,好好地處理它,處理完後,不要讓它佔據你的心,必須放下。」

年輕時讀《基督山伯爵》,覺得主題是「復仇」,但隨着年齡的漸長,愈發覺得主題是「救贖」。

青年唐泰斯本將獲得事業上的遷升,迎娶相戀多年的未婚妻梅爾塞苔絲,過上幸福的生活。

但因唐格拉爾、費爾南和維爾福的陷害,鋃鐺入獄。

不知道自己心愛的姑娘是否還愛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老父親是死是活。

絕望中,他開始大聲謾罵,用頭撞牆,甚至開始絕食,想一死了之。

幸運的是,他在獄中遇到了一個貴人,不僅幫他理清局勢,還教授他知識,給了他一筆無主之財。

出獄後的唐泰斯得知父親已死,梅爾塞苔絲另嫁他人,復仇的火焰在胸中熊熊燃燒。

他蟄伏14年,周密計劃,把自己當作上帝的化身,懲惡揚善。

故事的最後,費爾南在絕望中自殺,維爾福在打擊下變得瘋癲,唐格拉爾在流亡中變得窮困潦倒。

然而,復仇成功的基督山伯爵卻並沒有覺得幸福,也沒感到快樂。

面對鬚髮皆白的唐格拉爾,他選擇了寬恕。

唐泰斯對唐格拉爾說:「我饒恕你,因為我本人也需要自我救贖。」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裏有句話:

「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人生就像修剪花枝,你總要學會恰到好處地剪去不好的枝丫和葉片。

該放的放,該忘的忘,生活有萬般美好,值得你去細細品味。

泰戈爾曾言:「世界之路沒有鋪滿鮮花,每一步都有荊棘。」

生活本就泥沙俱下,沒有人能輕鬆度日。

但物隨心轉,境由心造。

既然無從逃脫,不如看開;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16/174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