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那些與天鬥其樂無窮的君主們

作者:

司馬遷筆下,帝武乙是歷史上第一個正面跟老天爺較勁的君主。

武乙,殷商王朝第二十七位領導人,《史記·殷本紀》關於他的事跡,主要就這幾句: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

說武乙無道,曾經製作了一個木偶,稱它為天神,跟它下棋,讓旁人替「天神」下子。如果對方輸了,他就對那木頭天神各種羞辱。

可以想見,替木頭天神下棋者,不管是內侍還是朝中大臣,心中必定有大局觀,怎麼敢嬴,所以,天神滿盤皆輸,武乙必成最大贏家。

不僅如此,他還:

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

又縫了一個皮囊,裏面裝滿血,高高懸起,然後在下面用箭去射它,射爆了,滿天血雨,說這就是「射天」。

無獨有偶,宋國最後一位君主也幹過類似的事。據《史記·宋微子世家》載:

君偃十一年,自立為王……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

公元前318年,這時已是戰國時期,看到諸侯都稱王,宋君偃也自立為王,他就是宋康王。宋是小國,雖然經濟不錯,軍事實力根本不能跟七雄比,宋康王可不管這個,稱王之後四處出擊,「西敗魏軍,乃與齊﹑魏為敵國」,僥倖打敗了一次魏國,開始膨脹了,於是也縫了一個皮囊,滿血懸起,用箭射,稱為「射天」。

而《戰國策·宋衛策》則說他:「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曰:『威服天下鬼神。』」

不但箭射天神,還鞭打大地,並且把「社稷」(土谷之神,古代象徵立國之基)的神牌劈了,燒掉,然後說,我要威服天下鬼神。

名副其實的上懟天、下懟地、中間懟空氣,就問你服不服。

除此之外,《史記》上說,宋康王還「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諸侯皆曰桀宋」。沉湎酒色,有敢進忠言者,即用箭射死,諸侯都稱他為「桀宋」。

把君主稱為「桀」,那是最嚴厲的詬罵,因為桀是夏朝的末代君主,後來也成為暴君的代名詞。

武乙射天,宋康王也依樣畫葫蘆,這麼巧,會不會是司馬遷洗自己的稿?

應該不是。要知道,宋國的開國之君,正是「射天」者武乙的孫子微子啟,也就是武乙的另一個著名的孫子——紂王的哥哥。周公幫周成王平定管蔡之亂後,就把宋地封給微子啟,讓他繼承殷商的香火,表示我周不趕盡殺絕之意。所以,宋國歷代君主,可以說都是射天者的後代子孫,宋康王這麼幹,其實也可以算是一種返祖現象,庶幾可稱為「毋忘祖心」。

另一位正面硬剛老天爺的君王,是楚靈王。

楚靈王是著名的春秋霸主楚莊王的孫子,他上位時,楚國雖不及他爺爺在位時強大,但也是能跟晉國平分秋色的大國,所以,楚靈王也很膨脹,他爺爺最牛逼時也只是敢「問鼎」,他則直接要周王室「分鼎」給他。

《左傳·昭公十三年》載:

初,靈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投龜,詬天而呼曰:「是區區者而不余畀①,余必自取之。」民患王之無厭也,故從亂如歸。(注①:粵語一直以「畀」表示「給」,正字是這個,而不是「俾」。)

當初,楚靈王占卜,希望得到全天下。但卦象不吉,他氣得一把將龜甲扔掉,指着上天就罵:「小小一個天下都不肯給我,你等着瞧,我會憑實力拿到的!」老百姓對楚王如此膨脹心懷不滿,後來紛紛站到叛亂者一邊。

為什麼《左傳》《史記》《戰國策》要記載這些事?

所謂君權神授,這是有「君主」這種東東出現以來,對執政合法性的唯一解釋,《尚書·召誥》說:「有夏服天命。」夏朝是受天命才有天下的,這是君權神授最早的記載,五帝以降,沒有哪個君王敢挑戰這個根本大法。

所以,從殷商到東周列國,出了武乙、楚靈王、宋康王這幾頭特立獨行的……君,史書當然要大書特書。

為什麼帝武乙、宋康王、楚靈王敢這麼做?

看到一個最雷人的說法,來自不知哪位官方史學家,評論帝武乙時說,「武乙在神權政治向王權政治轉變過程中起到表率作用」。看來還是引領歷史前進的人物,差點就說他是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先驅者或領路人了。

其實,他們並不是真的不認可神權,只是以為自己偉大到可以超越神權,人定勝天。

今天我們當然可以說,什麼「君權神授」,帝王稱天子,不過是用來為執政合法性洗地的漂白粉,是愚弄民眾用的。這當然沒錯,但應該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天,天道,也是自然規律的另一種表述。發明「君權神授」制度的先人們,你要說他們有多相信真有「天神」,打個問號,另一種可能,就是以此示警,希望每一個在位者,能敬畏天地,尊重自然規律。

偏偏,有人就是要逆天,要挑戰這一切。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帝武乙們在懟天懟地時,內心是無比酸爽的,這從《戰國策》中宋康王那句「威服天下鬼神」完全可以看得出來。

什麼叫「與天鬥其樂無窮」,這就是了。

你不是神嗎,不是高高在上嗎,我就射你滿臉,你又能把我怎樣?

當時確實不能怎樣,但時候一到,報應就來了。

《史記·殷本紀》寫武乙射天之後,接着就是一句:「武乙獵於河渭之閒,暴雷,武乙震死。」

有一次,武乙在黃河和渭水之間打獵,上天突然暴雷,武乙當場被雷劈死。

而他那位「毋忘祖心」、全盤複製「射天」的後代宋康王,在位四十三年後,齊國出動大軍,「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

這是《史記》的說法,其實齊國並沒有跟魏、楚共分宋地,而是把宋直接吞了。《戰國策》上說,「齊聞而伐之,民散,城不守。王乃逃倪侯之館,遂得而死」。齊國大軍攻來時,宋國百姓守都不守,康王逃到倪侯府上,被齊軍抓住,砍了。

而楚靈王的下場,我們在另一篇也扒過,他的兄弟為了奪位,趁他帶兵在外,發動血腥政變,把他兩個兒子都殺了。楚靈王眾叛親離,逃到山上,沒人敢給他東西吃,差點活活餓死,後來被大夫申無宇之子申亥收留,最後還是因為絕望,在申家上吊自殺。

巧的是,楚靈王當年是用束冠的長纓勒死他侄子而篡權奪位的,最後用冠帶自縊,也算是同一根帶子同一條道路了。

雖然,帝武乙被雷劈、楚靈王自殺、宋康王被殺,並不能證明正義的「雖遲不缺」,他們死或不死,老百姓該遭罪依然遭罪,「苦難守恆定律」並不會因為個別君王的報應而被推翻。但是,至少可以盼望,天雷滾滾,總有一道閃光,會照亮某一個腦滿腸肥的逆天者;萬木叢中,總有一棵樹,註定要成為歷史的承重者;絲綢之國,總有一條帶子,能讓竊國者斷氣。

2022-04-25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新現代聊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01/174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