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越南人為什麼不恨美國?

「越南人對美國人的看法是什麼?」

在「美國版知乎」Quora上,有這麼一個問題。問題的背景,顯然與越南和美國那段慘烈的戰爭有關。

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投入了2倍於二戰期間消耗的彈藥量,轟炸越南,幾乎把越南炸了個遍,上百萬人死亡,還造成了至少三百萬人因為美軍的化學藥劑致病,其災難性影響,持續到今天都未完全消散。

但是,在Quora上的越南網友們,卻平靜而祥和地回答這個問題:

「我很佩服美國人,我認為他們是善良、開朗、有趣的人」;

「(對美國人的看法)是讚美和迷戀的積極組合」;

「越南人喜歡美國人和整個美國文化。在我的生命中,我從未見過任何對美國人表現出敵意的人……當我表示想去芬蘭留學的時候,大多數人,至少是父母那一代的人,都會問我為什麼不去美國?在他們眼裏,美國就是最好的。」

哪怕到了越南,去問當地人,回答也大同小異。這個曾經被美國轟炸到傷痕累累的國家,似乎已經不再恨他們曾經的敵人。

「現在是和平的時候,大家可以做個朋友」

1974年出生的老金,趕上了越南戰爭的「尾巴」。老金的家在越南海陽省海陽市,距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海防市只有40公里。越南戰爭後期,信仰共產主義的北越部隊物資要經海防運往河內,美國軍隊在海防上空發動空襲,炸彈經常會落到海陽。

為了躲避空襲,老金父母在家裏挖了一個能藏進四五個人的地窖。每次一聽到刺耳的警報聲,父母都會抱着年幼的老金躲進地窖里。戰爭結束後,老金還能看到炸彈爆炸留下的痕跡:土地里有一塊黑色的印記,教堂炸塌了,學校的屋頂也缺了一個角。

「小時候每次躲炸彈的時候就很討厭美國,現在不討厭了。」回憶起自己對美國態度的變化,老金很難想起一個確切的時間。「越南人都比較愛護和平,不喜歡戰爭。如果有敵人要來跟越南人打仗,那肯定會打。但現在是和平的時候,大家就可以一起做個朋友。」

但真想「做個朋友」,倒也沒那麼容易,越南戰爭的遺留問題成了橫亘在兩國中間的難題。

為了遏制北越的游擊戰,美軍在越南南部叢林區大量噴灑落葉劑,因為落葉劑容器上的橙色條紋,所以被叫做橙劑。橙劑主要成分二噁英類化合物對神經系統有極大危害,而且致癌。落葉劑變化學武器,成為美軍越戰史上一大醜聞。

越南《青年報》報道稱,從1961年到1971年,美軍在南越噴灑了大約8000萬升橙劑,有210萬到480萬越南人直接受到橙劑和其他化學製品的污染。越南政府既沒有錢讓播撒區的人民遷移,也沒有錢為土壤清毒。成千上萬農民依然在這裏耕作捕魚,並將被污染的食物送到更多同胞的嘴裏。

大學期間,金顏曾和同學一起去河內一家醫院探望過橙劑感染者。金顏見到的感染者中,既有直接接觸到橙劑的老人,也有他們生育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在這裏,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生理差異被縮小了:大部分人都無法直立行走,需要靠輪椅代步。在諸多新聞圖片中,橙劑感染者的症狀更加嚴重:有的人雙眼凸現,有的人面部長出了異物,還有的人腰部變形、怪異地扭成了S型。

金顏也曾問過感染者們對於美國的態度,出乎意料,作為親歷者,他們依然沒有表達對美國強烈的仇恨。「他們只會去回憶一下以前戰爭是什麼樣子,戰爭的後果是現在這樣子。我沒有聽他們說過恨哪個國家的人。」

2012年,美國啟動了為期4年、斥資4300萬美元的項目,用來清理峴港一處橙劑污染尤其嚴重的地區。在此之前,美國已經累計出資6000萬美元協助越南清除橙劑污染和進行社會福利工作。

越南官方通訊社稱此次清理行動「體現了越美兩國政府與人民的友好合作關係」。英國《衛報》稱,橙劑是華盛頓與河內的「最後一根外交毒刺」。「拔掉毒刺」之後,在共同利益面前,越、美兩國的關係迅速升溫。

除了清理橙劑,美國還對越南開展了醫療、軍事方面的援助。

這種戰後的補救措施,顯然贏得了越南人的信任和原諒。「美國和越南建立外交關係後,做了彌補的措施,比如出錢建立工廠,把受橙劑傷害的人招到工廠,做出了真誠的補償。」雲南師範大學越語系系主任、副教授楊健接受本刊採訪時分析道。除此之外,慘烈的越南戰爭對越南民眾的心理塑造,也可能發生了作用,「由於近代戰爭特別多,所以他們對幸福很渴望,特別急於忘卻戰爭的創傷,所以用一種很積極正面的方式來替代這種創傷,這是對幸福感的追求,比較容易滿足」。

「這是已經過去的事情,是歷史當中的事情」

越南人對美國的態度,顯然也受到歷史教育的影響。

在越南,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會學習歷史,一直持續到高三。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歷史課的重點也不一樣。在恆子的記憶里,從小到大,自己一直都在重複學習歷史。恆子是越南人,從小在河內長大。「比如越南歷史有一千年,小學大概就學這一千年是怎麼樣;初中再從頭把一千年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學)每一段是怎麼樣的;高中又開始從頭再學一遍,學得更仔細一點。」

在越南基礎性課程高中歷史教科書里,越南戰爭被稱為抗法戰爭(1946年-1954年)和抗美戰爭(1954年-1975年)。越南歷史教科書按照通史結構編排,抗法戰爭和抗美戰爭被安排在高三年級教科書中的「1919年至2000年的越南歷史」部分。

和抗法戰爭「侵略進攻-反抗抵禦」的敘述邏輯不同,抗美戰爭在書中有兩條敘述主線: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抗美戰爭和越南南北兩方抗美的具體努力。其中,關於美國侵略的部分,僅提到美利堅「特殊戰略」和美利堅帝國「越南化」和「印支化」戰略。整體敘述上,抗美戰爭成了這一時期的大背景,北方完成解放南方、統一國家,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

作為土生土長的越南人,金顏覺得歷史書里的內容「十分客觀」。「學歷史的時候,老師會跟我們強調,這是已經過去的事情,是歷史當中的事情。哪怕是我們曾經跟日本、美國、法國、中國打過仗,但這只是過去的事情。」

另一位名叫阮秋霞的年輕人此前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也稱,那場戰爭已經像是古代歷史了。「我們當然必須記住美國曾經攻擊過越南。不過我們不會就此來評價美國人民,因為那已經是歷史了。我們不應該忘記過去,但是未來更重要。這是我們在學校中學到的。」

歷史教科書之外,越南也有大量以越南戰爭為背景的電影、書籍和歌曲。每到解放日、獨立日等特定節日,越南中央電視台還會播放專題電影。在金顏的印象里,學校反倒很少組織學生觀看類似電影,「太血腥暴力的,學校都不會組織看」。

2012年,澳大利亞《對話》網站報道稱,抗美戰爭在越南當地人們的集體意識中已經淡化,65歲以上的人對那場戰爭才有清晰的記憶,而這部分人口只佔越南全部人口的不到6%。生活在新的經濟與地緣政治現實中的人,大都不記得國家經歷的那場戰爭。經歷過人類慘劇的倖存者不願回顧過去,越南學校的教科書上亦沒有過多渲染那場戰爭。因此,多數越南人看上去對越南戰爭及其後果了解有限,提起那場戰爭也不會激起大的反應。

在越南廣義省美萊村有一座小小的紀念館,以紀念1968年美軍在這裏製造的血腥慘案——500多名手無寸鐵的村民在這裏被美軍士兵槍殺。紀念館陳列的遇難者名單里,有160名兒童,其中最小的不到3歲。然而,這個村裏的村民們,已經原諒了美國人。

據《青年參考》報道,八十多歲的范氏順明確說,「我們不恨美國人。反戰運動為我們爭取到了和平。雖然我無法忘記那些士兵的罪行,但我始終在努力向前看。」

「頭腦裏面一直想着過去的事情,你生活會很累。」恆子表示,越南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一些了。如果越南人對美國沒有仇恨,美國才會更願意在越南投資,這對越南的發展是有益的。

「美國是一個很好的國家」

同樣是越南戰爭的遺留問題,若干年後,橙劑感染者終將變成歷史書中的故事,而越美混血兒及其後代將繼續影響着越南人的「美國夢」。

越美混血兒是越戰期間美國大兵和越南婦女的後代。越南人十分重視家庭,並根據血統來確定家庭的邊界。越戰結束後,越美混血兒的父親返回美國,混血兒在越南社會和家庭里成了不受歡迎的人,甚至一度被視為「敵人的孩子」。

很快,這些人人厭棄的混血兒就變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美軍從越南撤出後,南越部分居民和政府職員也逃往了美國。據統計,從1975年5月至1983年底,約有130萬越南人離開越南。

美國接收了大量因戰爭引發的難民,並針對美國人與越南婦女所生的孩子出台了專門的法規,允許越美混血兒及其家屬移民美國。

1982年,美國出台的《亞美兒童法》規定,父親是美國人,於1950年至1982年10月22日出生在韓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和泰國的孩子可以優先移民美國。該法只允許越美混血兒本人移民美國,所以只有少量越美混血兒的母親同意她們的孩子移民。據統計,截至1984年,有1.2萬-1.5萬名越美混血兒及其家屬獲准進入美國。

1987年,美國通過了《美亞混血兒返鄉法》。根據該法,在1962年1月至1976年1月1日出生的越美混血兒及其直系親屬,可以作為難民但擁有完全的美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移居美國。截至1992年,又有6.6萬名混血兒到了美國。

越南人對美國的嚮往,在混血兒問題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雖然此前很多混血兒在越南國內遭到歧視,但現在,部分越南人為了獲得美國移民的身份,甚至假冒越美混血兒的直系親屬。在美國學者的統計中,有75%的越美混血兒是自己單獨或者同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屬」進入美國的。

恆子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在電視上看過許多越美混血兒移民後的節目。這些當初被越南人厭惡的混血兒成了各大媒體的追捧對象,事無巨細地報道他們在美國的生活,衣食住行,無一不包。

電視節目將遙遠的美國生活帶到了越南人的面前,恆子至今都還記得自己的震驚:「醫院裏的醫生為什麼穿得那麼白啊;街上的人穿的衣服好好看啊;聽說那邊一個月的工資都比我們兩年的工資還多。」

美國在當時越南人眼裏成了一個遍地都是黃金的地方,美國人也成了「有錢」的代名詞。在越南經濟不好的年代,要是誰家在歐洲或者美國有親戚,只要能給點美金,對整個家庭而言都是很大的幫助。「所有人都感覺美國是一個很好的國家,在那邊的生活很美好。」

時至今日,移民美國甚至是到美國旅遊,都是許多越南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只有非常優秀的人才能去美國留學、在美國工作。」恆子如此說道。

在前文提到的Quora問答中,美國人也寫出了自己的答案,調性依然統一:

「正如其他美國人回應住在越南的問題一樣,我在胡志明市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過去兩年我一直住在胡志明市,還沒見過一個反美的越南人。相反,我遇到的越南人都是親美的,非常友好」。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看天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29/174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