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說話的最高境界

一個人有沒有水平,

主要表現在說話上。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過一句話:

假如溝通是一樣商品,我願意付出比任何事物都高昂的價格來購買。

不會溝通的人,總是在無形中為自己築起一道道圍牆。

而一張會說話的嘴,往往讓我們在生活中好運連連、如魚得水。

說話是本能,但會說話卻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必修課。

真正會說話的人,都懂得掌控開口的態度,把握言語的分寸。

1

壞話好說

史記》裏記載了一個故事。

楚莊王有一匹愛馬因病而死,為了悼念,他決定以大夫之禮將馬下葬。

此舉遭到朝臣強烈反對,認為於禮不合。

許多大臣以死相諫,但楚莊王仍堅持自己的想法。

正當群臣搖頭嘆息之際,侍臣優孟突然嚎啕大哭。

楚莊王吃了一驚,問他:「愛卿,因何事而哭?」

優孟擦着眼淚,說:

堂堂楚邦大國,有何事辦不到?大王將愛馬以大夫之禮下葬,不但不過分,還嫌輕視。

我請大王以國君之禮葬之,這樣諸侯們也會知道大楚的威武。

群臣聽到優孟的這番話,頓時譁然。

楚莊王卻沉默不語,良久,他才開口:「是我有欠考慮,為馬下葬一事,就此作罷。」

優孟熟知楚莊王的性情,知道強言硬諫,只會適得其反。

於是先順着他的意思說下去,含蓄地勸誡,果然一舉奏效。

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

與人溝通的時候,若措辭太過直截了當,容易招致對方的反感。甚至引發爭論與衝突。

相反,把話說得婉轉一些,對方心情愉悅,也就更容易聽得進去意見。

那些讓人不舒服的話,不妨委婉含蓄地說出口。

讓別人感到舒服,也使自己能遊刃有餘,事倍功半。

2

狠話柔說

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說: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網友@江東流分享過自己幼時上學的經歷。

小時候,父親對他管教非常嚴格,教育方式也簡單粗暴。

考試不及格或是不小心犯了錯,對他就是一通臭罵。

「再不及格,我絕不輕饒你!」

「下次再敢這麼幹,你就滾出去吧。」

每當被父親批得體無完膚時,他就特別羨慕鄰居小傑。

小傑的成績也不穩定,但即使考得再差,他爸爸火氣再大,總能壓住。

他常說的是:「你讓爸爸不止一次失望了,下次可要好好努力。」

最終,江東流因父親的嚴厲責備,心裏不痛快,上課也不專心,成績不見起色。

而小傑,由於心裏沒有負擔,成績反而進步很快。

遇到事情,一味說狠話,只能將別人拉入冰窖,讓人心裏留下陰影。

柔和的言語,卻如春風化雨,更容易讓人接受。

我有個堂妹,去年入職一所小學,由於剛到新環境,不太適應,她在一次展示課中評分很低。

課後,她被叫到校長辦公室。

原本做好了挨批的準備,沒想到校長只說了這麼一句話:

「小李老師,目前看來,家長把孩子放在你的班上,可能不太放心,你得儘快做出改變。」

校長溫和的勸勉,不僅讓堂妹鬆了口氣,也使她真正卸下包袱,專心改進,不久便奪得了第二次考評頭名。

荀子說:

傷人之言,深於矛戟,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疾言厲色,言辭中夾槍帶棒,往往給人造成難以癒合的傷口。

而溫言細語,卻能以柔克剛,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冰山。

說話柔和,並非刻意討好,而是把別人放在心上,處處體諒。

話留三分軟,人留七分暖。

開口時,語速適當放慢,語氣儘量溫和,與人交往自然更加順心。

3

大話小說

有句話說:「驕傲是失敗的開頭,狂妄是智慧的盡頭。」

一個人若是太高估了自己,註定就要輸得一敗塗地。

在某期《非你莫屬》中,一位叫楊興祥的求職者,一上場就許下豪言壯語。

他揚言自己是商業奇才,願意用智慧幫助企業家們功成名就,並提出了月薪九萬的條件。

可當企業家們問起過往成績時,他又拿不出一個成功的案例。

面對百合網創始人慕岩提出的質疑,他非但沒有做出解釋,反倒說要給對方上一課。

結果第一輪投票的時候,在場的企業家們全都滅了燈,直接當場把他當場淘汰。

老子有句至理名言:「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聲調越高的人,越不會有太大的出息;真正有實力的人,從來嗓門都不大。

孔子講過一個故事。

魯國有個將軍叫孟之反,在軍隊打了敗仗時,他主動率領部下殿後,抵擋敵軍追擊。

等到安全回城後,大家都讚揚他,他卻回答道:

「並非是我勇猛,實在是我的馬不肯走。」

孟之反的英勇有目共睹,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趾高氣揚、大彰其能。

相反,他一直謙讓,毫不居功,因而人們更加敬佩他了。

有一句名言:「不說大話,不務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高談闊論,吹噓自己,而是在低調中不斷完善自身。

行走於世,多檢視自我,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

把自己看小,把事情做大,才能不斷增加人生的寬度和廣度。

4

急話緩說

《禮記》中說:「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

說話太急,往往無端生出是非,開口慢半拍,才是化解矛盾、維繫關係的良方。

兩年前,我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曾因工作和一位同事起了爭執。

當時我們共同負責製作一期產品廣告,我負責前期統籌和文案腳本,他負責拍攝和剪輯。

但拍攝過程中,我們卻在很多情景與構圖設計上產生了爭執。

有次我直接就急了,當着整個團隊的面說:「之前溝通得很明白了,你到底能不能配合,不行就換人!」

頓時把場面弄僵了,這位同事不僅拒絕再跟我對接,私下對我也疏遠了。

雖然當時是因為工作沒達到預期效果,心裏着急。

但這樣當眾讓人難堪的說話方式,不僅沒解決問題,也讓我失去了一位並肩作戰的夥伴。

從那以後,我才懂得在說話之前,先在腦海中過一遍,剝離掉情緒再開口。

很贊同塞涅卡說的一句話:「治療憤怒最好辦法,是等待。」

人越是急躁的時候,越容易說出一些衝動的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話到嘴邊,再等一會,對於事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歷史上,琅琊王氏家族,是赫赫有名的豪門大族。

漢朝清朝的一千多年間,琅琊王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封侯拜相者更是數不勝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琅琊王氏如此興旺,全憑一句六字家訓:

言宜慢,心宜善。

言語遲鈍,舉止端重,則德進矣。

走得太快便容易跌倒在地,說話太急就可能招致是非。

與人交往,多給自己留一點沉默的時間。

守住做人分寸,有話慢慢說,為思考留有餘地,也讓彼此留下體面。

作家王蒙曾說:「一個人有沒有水平,主要表現在說話上。」

說出口的言語,不是簡單的漢字組合,而是一個人內心情感和為人境界的流露。

做一個會說話的人,不光用嘴,更要用心。

說得多,不如說得對;說得對,不如說得好。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06/173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