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劉青:中共從不缺席世界性邪惡行徑

作者:
中共之所以只要進行國際結交必然是獨裁邪惡的,首先就是由中共邪教性質的政黨教義所決定。中共的入黨宣誓便滲透着邪惡和吞噬人性,誓詞規定,教徒必須無條件奉獻自己的一切,完全聽從黨的安排和遵從黨的命令指揮。一個政黨憑什麼要求黨員奉獻一切,必須遵從和不可懷疑黨的任何安排指揮,這是只有邪教才會嚴令的盲從到取締自己。其次,中共只結交他國專制獨裁的邪惡者,是因為沒有一個現代政權會與中共結交。

烏克蘭被轟炸後燃燒的建築。

俄羅斯普京的獨裁指揮下悍然入侵烏克蘭,舉世震驚。普京給出的理由是,烏克蘭要加入北約、要加入歐盟,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普京為了讓自己佔據道德高點,還將烏克蘭稱為「新納粹分子」。在受到全世界普遍的譴責、制裁後,普京悍然說要採用核武器,想制止俄羅斯的入侵就會毀了全世界。其實從一些被俄軍炸毀的現場看,普京已經動用日內瓦國際公約禁止的真空彈;而且當俄國感受到國際經濟制裁的壓力時,普京的官員又宣佈要沒收俄國民眾在銀行的存款,說這是應對國際經濟制裁的唯一選項。

以上不論普京還是普京的官員,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透着血腥的邪惡,其行徑完完全全展示流氓思維和行為,呈現「你看我一眼,就是挑釁、找抽」的流氓意識言行。這顯然比希特拉更加凶蠻和肆無忌憚,甚至歷史上還有侵吞和製造烏克蘭餓殍遍野的罪惡。所以世界對俄國侵略烏克蘭幾乎一致譴責並制裁,為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和物質援助,更有維護和平的民眾組成國際軍旅,奮不顧身地開赴烏克蘭參與抵抗俄軍侵略,為世界秩序和平寫下濃墨重彩的壯烈一筆。

然而凡事均有例外和反面的存在,對俄國普京邪惡侵略烏克蘭,世界上也有幾個聲嘶力竭的叫好聲,如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和車臣首腦卡德羅夫等等。不過,這些聲嘶力竭者實在輕如鴻毛,世界上幾乎沒有人認真看待他們的喧囂。而在支持俄羅斯邪惡侵略中唯一讓人們關注的,是裹挾十四億人口、已有第二經濟體實力的中共。

表面上,中共還沒有直接為俄羅斯的侵略喝彩,但是中共種種行徑已說明力挺俄國侵略毋庸置疑。全世界包括聯合國,通過了一系列譴責、制裁俄羅斯的議案,而中共對於此類議案不是棄權就是反對;中共對於經濟制裁俄羅斯則反其道而行,大肆對俄補血。大陸人士凡是反戰、指斥俄國侵略的聲音,中共一律打壓並在網絡消聲和取消註冊賬號;而窺測中共心意,為俄國侵略張目叫囂的小粉紅不僅暢通無阻,而且頗受青睞和鼓勵。中共甚至直接出面與俄國相互呼應,例如俄國造謠美國在烏克蘭有生化武器實驗室,中共則立即為俄國幫腔說,美國在烏克蘭的生物實驗室存儲了大量危險病毒。

中共在世界上的這類表演並不令人驚奇,在世人眼中習以為常;或者說,與世界一致才不可思議。中共從來全是與世界價值秩序對着幹的,實際上,中共從不缺席世界性的邪惡行徑。中共剛剛搶到大陸地盤後就參與侵略韓國陰謀,與斯大林金日成密謀侵佔韓國,還直接派兵挽救瀕臨滅亡的侵略者朝鮮。有網文高度概括中共在世界上的邪惡選邊:伊拉克我們支持薩達姆,利比亞我們支持卡達菲,羅馬尼亞我們支持齊奧塞斯庫,阿富汗我們支持塔利班,俄羅斯我們支持普京。雖然網友的概括遠不是中共在世界上邪惡表演的全部,但是確切展現了中共只認同並參與世界性邪惡。

其實翻翻中國的現代史看,中共搶霸大陸之前的大陸政權,但凡有參與世界性抗爭聯盟,不論是北洋政府還是中華民國,全都是站在世界正義和維護秩序規則的一方,對抗破壞規則霸凌他國的邪惡一方。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也對德宣戰,雖沒有直接出兵,但是中國後勤支援人員對戰爭勝利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更是主戰場之一。在民國政府蔣委員長的堅定抗日領導下,雖然付出了三百多萬將士戰死的沉重代價,但最終不僅戰勝邪惡軸心還成了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是中共搶到大陸統治權之後反其道而行,這只要看一看中共所稱的世界上的老朋友,竟然沒有一個不是獨裁專制邪惡的魔頭,便可知曉絕非冤枉了中共。

中共之所以只要進行國際結交必然是獨裁邪惡的,首先就是由中共邪教性質的政黨教義所決定。中共的入黨宣誓便滲透着邪惡和吞噬人性,誓詞規定,教徒必須無條件奉獻自己的一切,完全聽從黨的安排和遵從黨的命令指揮。一個政黨憑什麼要求黨員奉獻一切,必須遵從和不可懷疑黨的任何安排指揮,這是只有邪教才會嚴令的盲從到取締自己。其次,中共只結交他國專制獨裁的邪惡者,是因為沒有一個現代政權會與中共結交。一個公然宣揚反對普世價值和民主自由體制的勢力,而且還要以此引導人類的發展和未來,想想就令正常世界不寒而慄,誰還願意結交。最後,中共只與世界上專制獨裁的惡勢力結交,是為自己行惡和已做之惡的說辭和通道。例如中共以自衛反擊打進越南國土,以及中共也蠢蠢欲動的對台灣的侵佔野心。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18/172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