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老壇酸菜,已涉嫌「辱華」

這些老闆說:他們廠里自己標準化醃製的酸菜,就會拿來做出口,而外面那些土坑裏被人踩來踩去的酸菜,就會賣給國內做成老壇酸菜包。

今年的3·15晚會,總共曝光了十幾個案例。但最讓我心寒的,不是產品作假,不是營銷騙局,而是這個令我生理和心理都十分不適的案例——老壇酸菜包的醃製案例。

那麼這個老壇酸菜包到底對我的生理和心理帶來了哪些不適呢?

先說生理上的不適。

據央視315晚會報道,這個老壇酸菜包在醃製的時候,操作是十分噁心的。

比如光着腳踩在酸菜上作業的:

穿着鞋踩在酸菜上作業的:

把磅秤放在酸菜上作業的:

在酸菜上邊抽煙邊作業,抽完煙還把煙頭扔在酸菜上的:

而這些酸菜,最終會被製成哪些品牌的酸菜包呢?

據央視315晚會的畫面我們能看到,這些酸菜包最終製成的,其實就是我們經常吃的這些品牌的酸菜包:

這些噁心的製作過程,竟然是我們經常吃的這些品牌的方便麵的調料包,這就是令我生理上十分不適的地方。

而令我心理上十分不適的地方,又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這些廠商老闆說的一句話:

這些老闆說:他們廠里自己標準化醃製的酸菜,就會拿來做出口,而外面那些土坑裏被人踩來踩去的酸菜,就會賣給國內做成老壇酸菜包。

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是非常不適的。

為什麼不適?

因為我覺得,這真的是太特麼的下賤了。

骯髒的東西,噁心的東西,就拿來賣給國內的同胞;乾淨的,標準化生產的,就拿來出口,這難道不是一種下賤麼?

外國人是你們的祖宗嗎?還是國內的同胞是你們的仇人?不然為什麼要幹這種豬狗不如的喪盡天良的事情?

在國內,我們經常能聽到一個詞,這個詞就叫"辱華"。

辱華是什麼意思?

在我看來,辱華的意思,就是專門對中國人下手,故意冒犯、歧視、辱罵、羞辱中國人的意思。

所以上面這個對外國客戶和國內客戶區別化對待,把噁心的東西賣給國內,把好的東西買到國外的行為,這不就是專門對中國人下手,故意冒犯、歧視、羞辱中國人的意思麼?

這不是涉嫌"辱華"是什麼?

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的一些企業是非常喜歡幹這種區別化對待外國人和自己人的事的。

例如前幾年押金無法退出的 ofo,就也有這種區別化對待外國人和中國人的案例。

眾所周知,前幾年想在 ofo退押金的話,是需要排隊排到上千萬人之後的:

而且退押金的操作流程也是十分繁瑣:

但是有機智的網友發現,如果你學着像外國人一樣,用英文給 ofo寫信要求其退押金,那麼你大概率就能很快退回押金,並能得到回覆一封用英文寫的道歉信:

自己國人去申請退錢,設置一堆障礙步驟,最終退款也遲遲不能退回,但是外國人一出現,立馬就給退錢,這到底是幾個意思?

這不就是專門對中國人下手,故意冒犯、歧視、羞辱中國人,有涉嫌"辱華"的意思麼?

一些中國人為什麼崇洋媚外?

很多時候,最根本原因就是在許多情況下,外國人身份比中國人身份好辦事,而且很多時候我們還處處優待外國人,這才導致了一些人慢慢地學會了崇洋媚外。

還有之前在一些國內的 APP上,很多國內互聯網企業也是對國內外用戶區別對待。

因為我們能看到,這些企業的 APP是有國內版和國際版的,但很多網友發現,這些國際版的APP,都做的特別良心,界面上一般都沒有廣告。

而且更搞笑的是,有些軟件根本不用下什麼國際版,直接在手機設置里換個外國語言,就能看出差別來了:

看出差別來了嗎?

同一個軟件,用不一樣的語言就是不一樣的價錢。雖然在中文界面時也可以選擇取消那些增值服務,但是得多兩個取消步驟,而且其中一個還是隱藏的,這就會讓很多國內同胞很可能一不留神就中招了。

雖然英文版本的也有增值服務,但卻沒有默認勾選,只有中文版本的才有默認勾選,而且還是兩個。

這就是很多中國企業對外國人的優待。這其實就是一種歧視,一種冒犯,一種不敬。如此把中國人當傻子、把中國人當韭菜,這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才是真正的"辱華"!

身為外國人,在同一家中國企業服務中竟然能享受到比中國人更加優厚的對待,很多中國人絞盡腦汁去想得到最後也得不到的正當權利,在外國人那裏卻能輕而易舉的得到了,這不是歧視是什麼?這不是侮辱是什麼?

很多人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我們都那麼有錢了,武器都那麼先進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外國人不尊重我們?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一個很根本的原因,就是體現在我們自己的行為上——我們自己人都看不起自己人,我們自己人都專門坑自己人,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外國人怎麼可能會尊重我們呢?

文章的最後,我只想說:身為中國人,我們一定要學會團結,也一定要學會先尊重自己的同胞。

因為,只有中國人先學會尊重中國人了,只有中國人先學會不坑中國人了,只有中國人先學會自己人不歧視自己人了,外國人才不敢再辱華。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麥傑遜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17/172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