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左右為難!應對烏克蘭危機 傳七常委中南海討論逾一周

2020年5月18日,中南海門口的一名警察(左)和一名保安(右)。

《華爾街日報》周三(2月16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中共最高權力機構政治局常委會在召開閉門會議,熱烈討論話題之一是如何應對俄烏危機,在不損害中共自身利益下支持俄羅斯

報導說,熟悉這些問題的消息人士透露,在冬季奧運會召開期間,最高領導人聚在中南海領導班子大院裏,討論涉及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原則,以及北京面臨的現實處境。

這些人說,七位最高領導人的對烏克蘭危機決定將取決於危機的發展情況,他們的討論將提交給本月晚些時候召開的25人政治局會議。

據悉,這種討論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星期,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與習近平會晤並出席了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之後開始的。

儘管習近平的公開立場是支持俄羅斯、贊同俄羅斯反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擴張,但中共高層持續討論這一不尋常舉動凸顯了北京面臨的局勢非常緊迫和微妙。

中共一直對烏克蘭危機表現得很謹慎,沒有為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開綠燈。目前,中共國家媒體對烏克蘭危機的報導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模式,一方面,指責美國及其盟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並誇大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另一方面,重複烏克蘭官方關於需要談判的立場。

從過去的記錄來看,中共也沒有承認俄羅斯2014年對克里米亞的吞併,以及沒有完全支持莫斯科在2022年年初向哈薩克斯坦部署部隊以平息該國動亂的舉動。

北京的新算盤聯俄組成政治同盟

習近平和普京在2月4日會晤後發表的中俄聯合聲明稱,雙方關係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關係模式,「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

華日報導說,據接近中共政府的人士透露,此說法在中共官方圈子裏激起了一些不安,因為它標誌着中國(中共)外交政策的根本轉變。

北京認為,在歐洲安全問題上,中、俄關係緊密保持一致,有可能進一步疏遠歐洲,將歐洲大陸的國家進一步推向美國的軌道。

博洛尼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國際關係教授謝爾蓋·瑞琴柯(Sergey Radchenko)告訴《華日》:「中方支持俄羅斯反對北約擴大是一回事,因為這不需要任何代價。對中方來說,幫助俄羅斯逃避它在入侵烏克蘭時將面臨的經濟制裁是另一回事。」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析說,北京現在如果支持俄羅斯立場,短期或許有利,但是中長期來講,等於它失去了歐洲一個重要的盟邦——烏克蘭。過去,烏克蘭向中共輸出軍事技術。

「所以目前中共等於是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他說,「左右為難。」

烏克蘭等一帶一路投資不能泡湯

《華日》報導說,在更實際的層面上,中共認為,在可能受到俄羅斯威脅的地區,有必要保護自己的經濟和安全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員,也是中國通往鐵路連接歐洲的重要門戶。

同時,北京一直在中亞地區建設龐大的能源管道,以確保其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並使其供應商的來源多樣化。這些管道所經過的許多國家都是前蘇聯的成員。

周三(16日),習近平就烏克蘭問題首次發表講話。據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在與法國總統埃馬克龍通話中,習近平呼籲,充分利用諾曼第機制在內的多邊平台,通過對話協商尋求解決烏克蘭問題。諾曼第機制是2014年為結束烏克蘭戰鬥而建立的外交渠道,其成員包括德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法國。

蘇紫雲表示,如果北京這次應俄羅斯的要求,對烏克蘭採取比較敵視的立場,或是支持俄國的立場話,那麼中共在烏克蘭甚至其它中歐國家的「一帶一路」投資的效果勢必會進一步遞減。

紐約外交關係委員會中國研究高級研究員卡爾·明茨納(Carl Minzner)告訴《華日》,俄羅斯干預前蘇聯土地的先例也增加了中國中亞能源管道的風險。

「普京是北京的一個主要頭痛問題。」他說。

北京擔心幫俄將受美長臂法案的經濟制裁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共領導人也在權衡,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京為俄羅斯提供實質性的幫助、逃避美國制裁,華盛頓對北京進行金融和貿易限制的風險。

中國的銀行體系仍然依靠全球金融網絡來處理跨境貿易和其它交易。中國的智能手機和電動車製造商也依賴美國的晶片和其它高科技產品。美國出口管制措施已經傷害了華為等大型中國公司。

習近平成為中共領導人後,第一次外訪是在2013年前往俄羅斯。到目前為止,他和普京已經見面38次。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記者林燕、駱亞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217/170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