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緊隨北京清零 國際人才加快撤出香港

香港自疫情爆發以來實施的清零隔離政策逐步引起國際金融業關注,並影響它們的部署。有外資銀行更傳出已制定「應急計劃」,從香港轉移員工到新加坡等地區。

過去兩年,香港機場每天都出現送別移民親友的場景

香港自疫情爆發以來實施的清零隔離政策逐步引起國際金融業關注,並影響它們的部署。有外資銀行更傳出已制定「應急計劃」,從香港轉移員工到新加坡等地區。

中共病毒疫情初期,中國是最先實施嚴格防疫限制的國家。時隔兩年,中國仍然奉行「清零」政策。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也緊隨中國大陸步伐,持續實施被形容為全球最嚴格的隔離檢疫規定。有關政策除了影響居民的生活,也增加了外企在香港經營的困難和顧慮。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消息人士透露,「美銀」正審視在香港的業務並制定」應急計劃「,轉移部分員工到新加坡,但暫時不清楚確實人數。

根據港府規定,若從高風險國家抵達香港,必須先在防疫酒店隔離檢疫21天;港府更從1月8日起,限制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8個國家的民航客機着陸香港。從1月16日起,香港機場管理局暫停英美日韓在內,約150個來自高風險國家的旅客在香港轉機及過境。

香港城市大學金融及經濟學系客座教授羅家聰認為,港府實施的入境限制已影響到外資銀行日常運作。

羅家聰:「對外資銀行來說,中高層都有出入境的需要,把這個完全封掉對外資行有一定的影響,比方說,真的有人事變動或有人轉工、離職、移民,這不是互聯網可以解決的問題,一定要有配套。現在的措施嚴重限制了人員流動。」

他說,除了外資銀行,中資和港資銀行也深受影響。

羅家聰:「外資以外的中資、港資也有不同的出入境需要,可能是去大陸或見客,什麼原因都好。它(港府)說不是封關,但實際上就是封關。如果出入(境)都要兩三個星期去『禁錮』的話,我覺得這是不合常理的。」

香港銀行的日常運作深受「清零」政策影響。

經濟學者:香港官員黨性強要緊跟中央

據香港美國商會的調查顯示,國際旅遊限制已取代美中關係,成為在香港美國企業最關切的議題,44%受訪者表示他們可能離開香港。有學者憂慮旅遊限制持續或會影響金融業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於美、英金融業界來說,長期不能來香港對他們的業務會造成影響,尤其對於基金經理來說,不能來港意味着無法交易。旅遊限制若持續下去將會影響外商來港直接投資。

經濟學者羅家聰認為,香港緊隨北京的「清零」政策根本不切實際。

羅家聰:「『清零』是共產黨要的。香港官員黨性很強,要緊跟那邊所有的措施和政策。那邊要『清零』,這邊也要『清零』,但實際上大陸跟香港都不是零,所謂『清零』是自欺欺人,實際上是做不到的。長官的意志卻一意孤行。」

香港歐洲商務協會的內部評估報告顯示,根據中國的疫情發展,香港的「半封關」狀態可能還會維持一段長時間,這或將引起大量外資公司和員工外流,危害到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

報告估計,會有越來越多跨國公司把以中國為重點的團隊遷往大陸,或者把亞洲地區團隊轉移到新加坡或韓國首爾

新加坡從去年夏季開始逐步開放邊境,美、英、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的旅客,若完成接種疫苗,入境時無須隔離檢疫。

新加坡學者:香港資訊管制新加坡更嚴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與香港相比,新加坡的政策無疑對金融業更有利。

莊嘉穎:「在新加坡工作的銀行界人士如果要出國跟客戶見面或者拉生意的話,他們還是可以這樣做,沒有像香港的限制那麼多。如果希望跟新加坡銀行界和金融界做生意的人也還是可以進來。」

莊嘉穎身邊一些專業人士近期也選擇從香港搬到新加坡。他說,新加坡吸引他們的除了相對寬鬆的出入境限制,還有其他因素。

莊嘉穎:「在(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之後,新加坡的環境對於生兒育女會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資訊公開對他們可能從事的行業會比較重要。在金融界你如果需要有更開放的資訊的話,現在香港的環境可能比較不如新加坡。(新加坡)的資訊即使有管制,也沒有香港管得那麼嚴。」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29/170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