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對仗很工整的3副對聯,風趣幽默,讓人感嘆古人的才華

第1副對聯:庭前花始放;閣下李先生。

這是歷史上極為出名的「無情對」。

明代大才子李東陽不但位高權重,而且頗有才華。

有一次,李東陽和翰林院的才子們閒聊,李東陽對翰林院才子們說:「我有一個上聯,大家來對下聯。上聯是:庭前花始放。」

翰林院的才子們都是大明朝排名前列的文壇高手,聽到這樣的上聯,都忍不住露出微笑。

原因很簡單,這個上聯太簡單,太沒有難度了,實在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

所以,才子們隨便對了十幾個下聯,隨便應付下李東陽。

畢竟,這種難度的上聯,真正的才子也不會提起興趣。

但是呢,李東陽頻頻搖頭,對大家的下聯都不滿意。

眾人都很納悶:「李大人,你說我們的下聯都不好,那麼,什麼才是好下聯?」

李東陽笑着說:「你們的下聯都不如『閣下李先生』。」

翰林院的才子們一聽,哈哈大笑,拍案叫絕:「妙啊,太妙了!」

李東陽這個下聯,是站在翰林院才子們的角度說的,也就是說,本來這個下聯應該出自才子們之口。

所以「閣下李先生」,指的就是李東陽自己,而不是別人。

為什麼說這個下聯最妙呢?因為這個下聯的每個字,和上聯的每個字一一對仗,比如「庭」和「閣」都是建築物,「花」和「李」都是植物……

仔細品味這個下聯,確實最見聰明才智,最見幽默風趣。

正如才子們想的那樣,上聯本來很簡單,本來很普通。但是因為下聯的關係,上聯也跟着沾光,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對聯,讓人們津津樂道。

第2副對聯:鳥入風中,銜去蟲而作鳳;馬來蘆畔,吃盡草以為驢。

古代有兩個秀才,一個姓「鳳」,一個姓「蘆」。

有一天,兩個秀才一起喝酒。蘆秀才喝酒喝得很痛快,忽然來了靈感,笑嘻嘻對鳳秀才說:「仁兄,我突然想起了一個絕妙上聯,還和你有關呢。」

鳳秀才很感興趣,連忙追問:「仁兄請仔細說來,小弟洗耳恭聽。」

蘆秀才哈哈一笑,然後說:「鳥入風中,銜去蟲而作鳳。」

鳳秀才一聽就覺得這個上聯暗藏玄機,稍微一想,就發現這個上聯純粹拿他取樂呢。

繁體字的「風」,裏面有個「蟲」,所以古人有個字謎「蟲二」,就是「風月無邊」的意思。

上聯的意思是說,把「風」裏面的「蟲」給換成「鳥」,就成了「鳳」。(鳳,這裏也是繁體字的寫法。)

顯然,上聯是用了「拆字法」,表面是個字謎,其實有嘲諷「鳳秀才」之意。

上聯的言外之意,是說鳳秀才只不過是「蟲鳥之輩」,不值一提,絕非什麼「鳳凰英物」。

鳳秀才也是聰明人,自然不能白白讓蘆秀才取笑。他必須奚落一下蘆秀才,這樣才找回面子,免得以後被蘆秀才取笑「技不如人」。

既然蘆秀才從「鳳」這個姓氏着眼,那麼鳳秀才也從蘆秀才的「蘆」入手。

他靈機一動,大笑着對出下聯:「馬來蘆畔,吃盡草以為驢。」

蘆字去了草字頭,再加上馬字旁,正好是一個「驢」。

顯然,鳳秀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巧妙還擊,把「蘆秀才」嘲諷為一頭「大笨驢」,可謂針鋒相對,不落下風。

蘆秀才聽到鳳秀才的下聯,拍掌叫好:「仁兄真有才,喝酒,喝酒!」

上聯下聯都運用拆字法,都有言外之意,幾個動詞也用得巧妙,可謂珠聯璧合,絕對無雙。

這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就這樣見證了兩個朋友的玩笑,見證了兩個朋友的才華和友誼,讓老百姓們津津樂道。

第3副對聯: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

古代有個窮書生,家徒四壁,窮得叮噹響。

到了過年的時候,窮書生只能吃青菜豆腐過年。他看到隔壁家大魚大肉,心裏十分難受。

窮書生心裏想:「別人家人丁興旺,我卻連個老婆都沒有,成了個老光棍,做人真是太難了!別人家有大魚大肉,我家卻只有青菜豆腐,真是太失敗了!」

窮書生想了想,飯也吃不下了,拿起毛筆,寫下了一副極品對聯:「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

窮書生雖然窮,但是才華還是有的。

這一副對聯既有消極沮喪的意思,說過年難,結婚難,成家難,做人難。

同時對聯也有積極面對生活的一面,有一種「打不死」的頑強精神。

在感嘆了「年難過」之後,書生仍然要「年年過」。就算一個光棍不成家,但是書生表示這也是他的家,還是對未來抱有希望的。

關於這個對聯,民間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年難過,難過年,年年難過年年過;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

據說有個教書先生家境貧窮,借了親戚不少錢。到了年底,各路親戚都上門催債,讓教書先生疲於應付,真心討厭過年。

就在教書先生抑鬱寡歡的時候,隔壁鄰居家的財主忽然去世了,哭聲震天,傳到了教書先生的耳朵里。

雖然不是「幸災樂禍」,但教書先生得到了一絲安慰:「至少我還活着,比財主老爺還長命呢!」

想到那個財主平日裏貪生怕死,教書先生忽然來了靈感,寫下了趣味對聯:「年難過,難過年,年年難過年年過;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真游泳的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11/169446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