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層次高的人,看誰都順眼

世界是一面鏡子。

俗話說:「相由心生。」

一個人看到的外界是什麼樣子,不僅僅與外界的樣子有關,更與他的心態、認知有關。

一個大度能容的人,會發現可以責備的人,越來越少;

一個充滿怨氣的人,會發現周圍的一切,總是能夠輕易牽引他的怒氣。

01

看不慣別人,是因為位置不同。

這世間的黑白,並非輕易就可以辨別清楚。

當我們發現別人「犯了錯」,不必忙着指責別人,而要先考慮他們所處的處境如何。

比如:在生活富足的時候,人們對於客人,也會表現得慷慨大方;

在貧困的時候,人們對於自己的親人,也會表現的吝嗇。

這並不是他本來就吝嗇,而是他所處的處境,導致他難以做出大方的行為。

張愛玲說:「如果你認識以前的我,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

我們看一個人的行為處事,不光要看他當下做了什麼,還要看他經歷過什麼。

只有以發展的、全面的眼光,去看一個人,才能對他做出最客觀的評價。

有人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痛苦,可能會覺得別人不夠大度;而一旦經歷過別人的痛苦,也就更容易理解別人所謂「錯誤」的行為了。

02

看不慣別人,是因為認知狹隘。

解決一個問題,只有一種方法嗎?顯然不一定。

某一種「特立獨行」的行為,就一定是錯誤的嗎?也不一定。

認知狹隘的人,或者有點「資歷」的人,他們對於自己的行為處事的方式,最容易有着「迷之自信」。

所以,他們一旦看到別人的認知與自己的有差異,便會毫不猶豫地大加批判。

這種「唯我獨尊」的心態,讓他們難以發現自身的不足。漸漸,他們便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變成別人眼中的「頑固派」。

而真正思維開闊、有見識的人,則不然。

他們即使聽到別人不合理的理論,也會允許別人講完,最後,他們經過詳細的分析,才會下結論;

他們看到別人「不合理」的行為,也不會立馬攻擊,而是會慎重分析,看其是否合理。

正是因為他們不局限於自己的認知,用開放的心態,來迎接別人的不同。所以,他們才能夠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見識越來越廣闊。

事實上,成長型的人,最喜歡不同的東西,因為不同的東西,可以讓他們不斷進步;

而故步自封的人,最討厭不同,所以,他們的認知,只會越來越陳舊。

03

欣賞別人,才會被別人欣賞。

有人說:「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

同樣,一個人即使再不堪,也必然有其閃光點。

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一雙慧眼,能夠發現別人所難以發現的閃光點。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欣賞與認可的。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不吝惜自己的讚美、欣賞,那麼,必然也能夠擁有更加和諧美好的人際關係。

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我們所給出去的善意、敬意,到最後,也終會回歸到自己身上。

我們努力的去發現別人身上的長處與美好,去欣賞別人,最終,也往往會換來別人對我們閃光點的發掘。

反之,如果我們對別人不屑一顧、傲慢不遜,那麼,換來的,也必然是別人對我們的厭惡、蔑視。

有人說:「世界是一面鏡子。」

我們是什麼樣子,鏡子裏便會呈現出什麼樣子。

所以,修煉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善良、充滿陽光的人,那麼,世界,自然也會變成溫暖而美好的模樣。

做人當如竹,紮根向下,虛心向上。

做人當如傘,為別人遮雨,就是為自己鋪路。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愛智慧的石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07/169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