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一代才女」陳衡哲:中國第一位女教授

她是中國第一批公派留美的學生,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位女作家,也是執教北大的第一位女教授,林薇因、蕭紅、張愛玲等民國才女都曾是她的學生,接受過她的引導,被譽為「一代才女」。

她就是被楊絳讚譽為「才子佳人兼於一身」的陳衡哲。

陳衡哲出生於1890年的江蘇武進。她原名陳燕,祖籍是湖南衡山。她的祖父陳鍾英、父親陳韜都是當時比較著名的學者。她的祖母和母親也都是比較有文采的,其母莊曜孚是當時著名的畫家和書法家。陳衡哲就是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長大的。

陳衡哲的父母都是比較開明的,在當時還有許多地方有纏足陋習,她們當地也有,但是陳衡哲的父母卻在她表示強烈反對之後就遵從了陳衡哲的意願,同意不給她纏足。也因為父母的開明,之後的陳衡哲沒有像當時的大多數女子一樣被困於一隅,才可以見識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陳衡哲自幼天資聰穎,學起東西來很快。她家裏也並不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那一套,相反,陳衡哲的父母很重視她的教育。她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着自己的父母學習。

在陳衡哲九歲的時候,她來到了自己的外祖父家。在這裏她遇到了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老師——莊蘊寬。莊蘊寬是陳衡哲的舅舅,但是由於長期在廣州生活,莊蘊寬十分熟悉西方的科學知識。於是,小小年紀的陳衡哲在跟着父母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向自己的舅舅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

莊蘊寬很喜歡陳衡哲,在給她知識的同時,也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都告訴她,也是他鼓勵陳衡哲大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做一個大家閨秀將來成為一個賢妻良母。

在莊蘊寬的教導下,陳衡哲很小就有求學和反抗精神,她拒絕了父母給她纏足,也拒絕了父母的包辦婚姻。

陳衡哲小小年紀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她13歲的時候便決定外出求學。1903年的時候,陳衡哲考入了上海愛國女校,在這裏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之後在聽說了清華準備派遣留美學生後,經過她的不懈努力,最終成為最早的官費留美的學生之一。

來到美國後,陳衡哲並沒有被眼前的繁華迷住而放縱自己,她依舊努力學習。好在她的舅舅教過她英語,於是她很快便適應了在美國的留學生涯。

來到美國後,陳衡哲經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當時美國最著名的女校之一的紐約瓦沙女子大學,主修西洋史。

在1907年的時候,當時正在外求學的陳衡哲突然接到父親的電報要她迅速回家,不然就斷了她的經濟來源。而在陳衡哲匆匆趕回家中之後,陳衡哲才明白父親的用意。原來,父親認為當時已經17歲的陳衡哲已經到了年紀,該結婚了。

於是,陳韜精心挑選了一位男子,他們兩家門當戶對,而且對方品學兼優,在合過八字之後更是。於是,陳韜便把陳衡哲從外地召回,希望她能同意這門婚事。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個在父母眼中是天作之合的婚事,在接受了西方教育,反對包辦婚姻的陳衡哲眼中無疑是一件壞事。於是,陳衡哲很堅決的拒絕了婚事,甚至為了打消父母的想法還說出了自己永不結婚的想法。

這在當時的父母心中無疑是晴天霹靂,她的父母是勃然大怒,表示如果不結婚以後就斷了她的經濟來源。

但是,在經過幾周的抗爭之後,陳衡哲的父母選擇了妥協,他們不再逼着陳衡哲選擇結婚,也鼓勵陳衡哲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陳衡哲考入了瓦沙女子大學以後,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她在這裏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在這裏,她發表了自己的許多作品,引起了國內的熱議,也有了自己的筆名莎菲。

在瓦沙女子大學畢業以後,陳衡哲更是經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美國的芝加哥大學,並取得了碩士學位。在美國留學期間,陳衡哲發表了自己的許多文章,遇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也有了自己的信仰。

今天的我們提起陳衡哲或許會感到很陌生,但是其實陳衡哲在中國近代史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胡適,陳衡哲便是他的至交好友,大家都知道胡適提倡白話文運動,卻很少有人知道陳衡哲1917發表的文章《一日》才是近代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

陳衡哲在美國的時候認識了胡適、任鴻雋,並和他們結為好友。而且有傳言說胡適和任鴻雋都喜歡陳衡哲,只是後來胡適不得不接受母親安排的婚姻,但任鴻雋卻沒有放棄。

陳衡哲在自己17歲的時候便宣言要做一位不婚主義者,儘管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或許有一些年少輕狂,但是當時的陳衡哲是知道不願意為了婚姻而放棄自己的事業和信仰。也或許,陳衡哲反對的不是婚姻,而是各項腐朽的制度和傳統。她需要的是一位真正懂她愛她的人,而不是做傳統的包辦婚姻的犧牲品。

在1915年的時候,陳衡哲因為一篇名為《來因女士傳》的文章,和當時擔任總編的任鴻雋結緣,任鴻雋先是被她的文字觸動,認為她文采斐然,二人在見面後,任鴻雋更是對陳衡哲,開始了對陳衡哲的追求之路。

任鴻雋在追求陳衡哲的時候曾經幾次向陳衡哲求婚,但是都被陳衡哲拒絕了。但是任鴻雋並沒有輕易放棄,在1919年的時候,任鴻雋再次向陳衡哲求婚,同時他表示自己並不會因為結婚就約束陳衡哲,想法,他會繼續支持陳衡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這樣的真情表露下,30歲的陳衡哲終於被打動,放棄了自己的不婚主義的觀念,答應了任鴻雋的求婚。

陳衡哲與任鴻雋結婚後,選擇回到祖國,之後兩人一起被聘北京大學的教授,陳衡哲也就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女教授,之後更是培養了許多人才。

而陳衡哲的幾個孩子,也都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長女任以都,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在美國任大學教授;次女任以書,畢業於美國瓦莎女子大學,後任教於上海外國語學院;小兒子任以安,獲美國地理學博士學位,也留在了美國任大學教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陳衡哲憤然致電抵制日本人,六年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陳衡哲被迫逃離北平,幾經輾轉,才在1942年回到了重慶江北人家花園,全家人得以團聚。1976年1月,因肺炎及併發症病逝於上海,享年86歲。

在社會變革中,陳衡哲代表了「試圖在漩渦中掌握自己命運」的那部分人,可以說她是幸運的,從一名大家閨秀到知名學者,陳衡哲為新時代的女性做出了表率,也給後世留下一段精彩的傳奇。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民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07/169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