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刺激房市,中共多地方政府發補貼;7成中國年輕人下班就躺平;

「重度癮君子復吸」,中共又大放水啦;中共國企秘魯犯眾怒不得已停運;中老鐵路開通,老撾陷危機;絕不能膽怯:我們沒那麼依賴中共;中國房地產危機傷及重要行業,給經濟敲響警鐘

外媒分析報道,中國房地產行業危機已經蔓延到鋼鐵和工程機械等相關行業,給中國經濟敲響了警鐘。

中共害怕中國經濟崩潰,一方面多個地方政府發消費券與補貼,刺激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近期接連向市場釋放流動性資金,開始大水漫灌,給房地產開發商輸血,不過有分析形容這是重度癮君子復吸。

中共在國際上的名聲越來越壞。日前開通的中老鐵路,讓老撾政府隨即面臨龐大的債務困境。中共國企中國五礦集團在秘魯因因觸犯眾怒,迫不得已停產停工。

日前德國議員表示,中國對立陶宛的經濟制裁,歐盟絕對不能膽怯。德國在經濟上並沒有人們聲稱的那麼依賴中國。

調查顯示,近7成中國年輕人,下班回家就「躺平」。

中國房地產危機傷及重要行業,給經濟敲響警鐘

路透社12月19日消息,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問題現已蔓延至中國工業引擎的重要動脈:鋼鐵行業;並開始波及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其他關鍵領域。

在該報道中,路透社分析稱,房地產相關行業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單一貢獻行業,佔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8%,不過仍然低於2016年的35%這個近期峰值。

房地產公司的資產負債危機蔓延,對中國的政策制定層來說是一記警鐘,因為鋼鐵行業的波動,將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面臨需求的下降,水泥、玻璃和家用電器等都十分脆弱。建築活動占金屬消費量的一半以上,而由於建築活動的需求放緩,鋼鐵價格已經從今年早些時候的歷史高點回落,鋼鐵製造商的股價也受到了打擊。

自9月以來,房地產行業的放緩也使中國每月的粗鋼產量下降了20%以上;而建築材料螺紋鋼和線材的期貨價格,分別從歷史高位下跌了24%和31%,幾乎抹去了今年全部的上漲部分。隨着鋼鐵生產商踩剎車,煉鋼所用的關鍵品也受到了衝擊,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較5月份的紀錄下跌了45%以上;螺紋鋼的毛利潤已從9月底的峰值開始下降。

中國100個最大城市的未售出住房存量在11月達到了5年以來的高位。預計到2022年,住宅需求將進一步放緩,從而讓下游家居產品製造商受到打擊。此外,建築材料水泥的產量在9月至11月同比下降約16%,與2017年至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近幾個月以來,挖土機的需求也有所下降。

刺激房市買氣,中國多個地方政府發消費券與補貼

11月以來,大陸至少有10個城市出台鼓勵性購房政策,包括獎勵消費券、契稅補貼、打折等「花式」多樣。

為了刺激第4季的房地產市場交易,近日廣西桂林市政府發佈獎勵措施,只要在今年12月間,於市內的象山區、秀峰區、疊彩區、七星區、雁山區等5區購買全新建案,就依成交額的1%發送消費券。

根據這份公告,該消費券可在中國本地商貿企業購買百貨、家電等,有效日為領券日至明年3月31日。

對房企而言,202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對五城區單個樓盤銷售面積3000平方米以上的進行排序:排第1位,發放30萬元消費券;排第2位,發放20萬元消費券;排第3位,發放10萬元消費券。

據桂林市政府網站消息,在該通知發佈前,市內臨桂、靈川及全州等地已通過補貼契稅形式穩定當地房產市場。

無獨有偶,12月13日,蕪湖市住建局等五部門聯合發佈《蕪湖市青年英才購房補貼發放實施細則》,對符合條件青年英才給予購房款最高10%的補貼。其中青年英才購、租房補貼不同時享受。

11月底到12月初的這段時間,已有重慶、湖南衡陽、呼和浩特和開封等地以不同形式,對購房進行補助和補貼、

「重度癮君子復吸」,中共政府又開始放水啦

2021年11月15日,中國央行發佈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將會開展10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就是中國金融圈俗稱「麻辣粉」。

中國人民銀行12月15日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平均準備金率降至8.4%,釋放流動性約1.2萬億。

對於此番操作,自由亞洲電台的《中國最錢線》節目評論到,重度癮君子復吸,中共政府又開始放水啦。

先來看看中共放水成癮的歷史。中共政府自疫情爆發以來,整天指責歐美國家「放水輸出通貨膨脹」。但實際上呢,自2019年底以來,雖然美聯儲開足馬力釋放流動性,中國新增信貸總量,也就是俗稱的「印錢」,仍然比美國多出20%以上。

最近十年來,中國放出的流動性佔了全世界的一半。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地位還不如紐西蘭元,這些錢,可都是被中國人自己消化了,化作了各地無人的新城,一二線市民漂亮的紙面財富,各地奇奇怪怪的產業基金項目。

儘管「房住不炒」的口號一年比一年響,但M2增速卻獨步全球,中國政府靠放水連帶着中國城市的房地產價格衝到了人類歷史的高位,部分城市普通人不吃不喝要50多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

中共大搞基建則從2008年的四萬億開始。在2014年,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漲到在當時被認為難以接受的地步,實體經濟在四萬億那一波之後已經顯露頹勢。為了刺激經濟,印鈔的閥門啟動了。

2015年習近平的國師們提出了一個看似聰明的決策:漲價去庫存。主要採取的方式是所謂的「棚改貨幣化」,用多印出來的這些錢去推動各地進行所謂舊區改造,讓一大堆三線四線乃至十八線居民拿着這些錢住進了嶄新的三十三層鴿子籠,一下子無中生有般激活了當地本死水一潭的房地產市場。地方政府有了一筆賣地收入,可以繼續滾動開發。這一過程的直接產物,是大大加快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很多人片面地認為:地產吸收了中國的過量貨幣,是「貨幣蓄水池」,如果房價不漲,那麼天量貨幣就會使物價上漲,造成不可收拾的通貨膨脹。實際上如果我們看看貨幣創造的全過程就會發現,房地產不僅不是蓄水池,反而是「印鈔機」。無論是分期按揭購房,還是以房產作為抵押去貸款,實際上都派生出更多的貨幣。因此房地產投資就成了普通個人最有可能接觸到廉價貨幣的途徑。

那些掏空六個錢包勉強上車的接盤俠,雖然很多幾乎要把全部收入拿去還貸,但大部分也獲得了一波紙上富貴。地方政府則在滾動開發過程中,積累下天量的債務,依靠城投公司融資平台借新還舊。但城投借錢是需要用新項目作為抵押,為了能保證融資能力,新城堆水泥的遊戲只能滾動玩下去,直到超過本地人口、經濟和政府財政能力的極限。

看過中共大水漫灌的歷史,下次節目再來看中共這次放水的深層原因,以及這次放水能產生預期的效果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20/168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