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帶頭脫離蘇聯而獨立的國家,為何如此憎恨俄羅斯?

昔日歐洲大陸霸主

立陶宛,位於歐洲中東部,西瀕波羅的海,北與拉脫維亞接壤,東、南部與白俄羅斯比鄰,是一個擁有輝煌文明的歷史古國。

立陶宛面積最大時,曾達到100多萬平方公里,是東歐最大的國家,如今的國土面積卻只剩6.5萬平方公里。

立陶宛首都紐紐爾維斯

昔日的歐洲大陸霸主,風光了幾個世紀的立陶宛為何會淪落成如今的歐洲墊底小國?

早在舊石器時代,立陶宛便已經有人類定居。12世紀,立陶宛人趁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分裂的機會,建立了一個由黑海延伸到波羅的海的立陶宛大公國。

約蓋拉

14世紀,波蘭和立陶宛遭到了條頓騎士團的攻擊,兩國都無力單獨抵抗。1385年,為了共同抵抗條頓騎士團的進攻,立陶宛國王約蓋拉和波蘭11歲的女王結婚。從此之後,波蘭和立陶宛成為了一個共主聯邦。

最終,立陶宛聯軍贏得了與條頓騎士團的戰爭,最後一場關鍵性戰役——格倫瓦德戰役,成為了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戰役之一。此戰過後,條頓騎士團徹底走向了衰落。

立陶宛順勢將騎士團國的領土納入了自己的版圖,此時的立陶宛波蘭聯盟的疆域達到120萬平方公里,成為了歐洲大陸當之無愧的一方霸主。

遭遇強敵,慘被瓜分,國土越來越小

當立陶宛波蘭聯盟打敗條頓騎士團後,他們發現東邊的俄國正在迅速崛起。強盛的莫斯科大公國打敗蒙古軍隊獲得獨立後,繼續對外擴張。

起初,波立聯盟迅速挫敗了莫斯科的攻勢;1605年,波立聯盟與俄國再次爆發戰爭;1610年9月27日,波立聯盟的軍隊佔領了莫斯科,並且在名義上把俄國變成了自己的附庸國,這是波立聯盟的巔峰時刻。

緊接着,在全歐洲混戰的三十年戰爭中,波立聯盟成為了戰敗者,莫斯科大公國趁機入侵波立聯盟的東部,在此雙重打擊下,波立聯盟迅速走向衰落。

18世紀後期,衰落的波立聯邦被困在了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包圍之下。1772年,這三個國家為了各自的利益,簽署了第一次瓜分波立聯邦的條約,這一次,波立聯邦喪失了占其總面積30%的土地。

1793年,沙俄和普魯士再次瓜分波立聯邦,這一次波蘭成為了沙俄的附屬國。1795年,俄、普、奧三國為了徹底消滅波立聯邦民眾的抗爭,第三次瓜分聯邦,這一次立陶宛大公國的大部分領土被沙俄佔領。

帶頭脫離蘇聯,與俄羅斯什麼仇什麼怨?

立陶宛和俄羅斯的恩怨,源於歷史上俄羅斯對立陶宛的長期統治,以至於每一個立陶宛人都對俄羅斯深惡痛絕。

波立聯邦解體後,雖然波蘭和立陶宛各地都爆發了獨立運動,但最終都被沙俄鎮壓,沙俄對立陶宛的統治一直持續了100多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15年,立陶宛被德國吞併;1918年,德國宣告投降,立陶宛人民藉機宣佈獨立。

獨立後的立陶宛和波蘭因處在德國和蘇聯之間,依舊成為了大國爭奪的對象,二戰時先後被德國和蘇聯佔領。

蘇聯佔領立陶宛後,將大量俄羅斯人移民至波羅的海三國,並將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和愛沙尼亞人遷往西伯利亞和中亞。

二戰後,蘇聯直接將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收入囊中,成為加盟國。但這些國家並不認可,一直在尋找機會獨立。

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蘇聯國內開始出現危機;1989年,波羅的海三國爆發的「人牆運動」:兩百多萬人手拉手組成一條650公里長的人鏈,並高呼「自由」、「脫離蘇聯」、「俄羅斯人從波羅的海滾出去」等口號,極大地震撼了世界。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第一個公開宣佈「獨立」,雖然最後因無法承受蘇聯嚴苛的經濟封鎖而失敗了,但這次事件如同推倒多米諾骨牌一樣,讓一個接一個的加盟國宣佈獨立,最終,蘇聯解體,立陶宛正式獨立。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放大鏡看美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01/167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