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瀝泉:對普通人而言,戰爭只有犧牲者或倖存者

作者: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全面侵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關於抗日戰爭的具體時間,至少有三種說法:從「九一八事變」開始計算的「十四年抗戰」,從「七七事變」開始計算的「八年抗戰」,以及從1941年中國政府正是對日宣戰開始計算的「四年抗戰」。「四年抗戰」,既諷刺,卻有着更深刻的現實意義——因為決定抗戰開始和結局的,居然和美國對貿易制裁/援助相關。

▍八十多年前的「難民危機」▍

日本侵華始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造成了遠比今天歐洲聲勢浩大的「難民危機」,大量東北難民逃離家園,赴關內求生。美國學者蕭邦齊在《苦海求生》中,以一個「外人」的視角,描述他們顛沛流離的生活:「來到故土之外的陌生的世界,在一個沒有關係、只有危險與威脅的地方,成為可憐的『客人』。」在難民眼中,抗戰是十四年,他們已經被捲入了戰爭。

九一八已經是我們那一代人共同的苦難。——齊邦媛

然而,張學良的二十萬東北軍,在一萬多日軍的入侵中,未開一槍就選擇了撤出東北。對國民政府來說,戰爭在此時並未開始,而是始於六年後。這六年的時間裏,民眾在戰爭中的苦難被抹掉了,而政府的功能也是缺位的——並未盡到保護民眾的責任。

對日本來說,也同樣如此。馮學榮在《日本為什麼侵華》一書中,透過史料指出:日本一直有對華的溫和派,在戰前甚至佔據了上風,「九一八事變」是一場意外的軍隊獨走事件,日本國內對此的反對聲音很大。比如,首相犬養毅就對軍隊非常不滿,有傳聞說他曾暗示中國軍隊,面對日本軍方的挑釁要予以還擊,還主張「把東北還給中國」、「不承認滿洲國」等等,但最終被日本軍人刺殺。留下的遺言竟是「把那兇手叫過來,我要和他辯論!」

犬養毅至死都沒明白,也許在日本政府眼中,戰爭並未開始,可在狂熱好戰的軍國主義者眼中,戰爭已經開始,戰爭只有暴力,沒有道理,根本無從辯論。

而民眾則無從選擇,只能無條件的服從命令,被國家機器徹底的裹挾而加入戰爭。在強大軍國主義面前,個人的善惡和良知過於渺小。這種處境被猶太思想家阿倫特總結為「平庸之惡」,但在阿倫特眼中,平庸之惡也是不可饒恕的惡。

1936年二二八兵變:軍國主義者綁架日本的前奏

▍美國對日本的貿易制裁和對中國的援助▍

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對日正式宣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間點呢?我們都知道南京大屠殺,日軍在七七事變後幾個月就攻陷了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製造了罄竹難書南京大屠殺。然而,在首都被屠殺四年多後,國民政府才選擇了宣戰。為什麼會這樣?

原來,為了抑制日本的入侵,美國在這一年對日本發起了貿易封鎖和石油禁運。儘管日本將自己視為一個復興的強大帝國,狂熱的挑戰世界秩序。但在貿易封鎖面前,卻徹底原形畢露,面臨國內的經濟危機,只好鋌而走險,向美國主動挑起戰爭。

1941年12月7日,日本襲擊美國珍珠港。僅僅兩天後,國民政府就同美國一起對日宣戰。國際法意義上的中日戰爭才正式開始。之前十年裏戰爭帶給民眾的巨大苦難,之前的四年裏諸多戰士的浴血奮戰,在法理上居然是不存在的。這個事實既諷刺,卻又十分重要。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在廬山宣佈「抵抗暴力」

作為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場經濟的代表,美國在二戰時GDP佔全球的40%,工業佔全球一半,在極短的時間內生產了150艘航母、30萬架飛機、10萬坦克和裝甲車,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三分之二的軍事裝備和物資都是美國生產的。正如羅斯福總統所說,「美國是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可以認為,美國的經濟實力和道義優勢,決定了它的參戰將直接左右二戰的結局。國民政府儘管在軍事上不算成功,卻因為這個明智的選擇而搭上了便車,在死守中等來了日本的失敗,成為了二戰戰勝國,以及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對民眾而言,戰爭只有犧牲者和倖存者▍

抗日戰爭究竟是多少年,背後揭示了一個秘密,即政府和民眾對一場戰爭的理解是不同的。無論勝負,民眾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當我們討論一場戰爭的勝利與失敗時,必須要講清楚一個事實——戰爭的勝敗,意義更多在於政府,而非人民。

中國等來了最終勝利,卻付出了3000萬民眾的傷亡,以及後來的歷史動盪。曾經昂首挺胸、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吞下了戰敗的苦果,眾多對國家忠貞的軍人在天皇宣佈投降時切腹自殺。可他們被迫低頭的子孫,卻在一個被美國接管的日本埋頭發展,迎來了經濟繁榮和戰後復興,成為世界上最富有和文明的一群人。歷史的弔詭之處,莫過於此。

無論戰爭勝敗,普通人都是炮灰

然而,這絕非粉飾日本失敗的理由,日本作家小熊英二在《活着回來的男人》中,講述了他的父親——一位普通的前日本侵華士兵的一生。他在國家機器的強制下毫無選擇,為國出征,卻又被國家出賣,作為戰敗的「賠償」而在蘇軍戰俘營做苦力,這讓他失去了一個肺,日本經濟的惡性通脹又讓他失去了全部積蓄,墮入了社會中「下層的下層」,這讓他看清了這一切的本質,在戰後積極反戰,為受害者聲討日本政府——無論受害的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這個故事最大的意義在於,他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人。為什麼我們要關注戰爭中的普通人,不僅因為普通人是最大的受害者,還因為普通人有着最普遍的意義。一個普通人會遭遇的經歷,可能是所有人會經歷的遭遇,一個普通人採取的行動,可能是所有人會採取的行動。

對於普通人來說,戰爭沒有浪漫,沒有勝利者,戰爭永遠只有犧牲者。

傷口觸目驚心,然而更可怕的是,太多人會去逃避真正的反思,他們會選擇兩種方式去美化下一次戰爭:一是對戰爭的浪漫想像,將戰爭賦予某種或「宏大」、或「神聖」的意義;二是受害者意識,歸根結底希望的是報復,甚至復仇。

「台兒莊的每一寸泥土裏,都浸滿了鮮血。」

當年的日本正是如此。荷蘭學者伊恩布·魯瑪在《罪孽的報應:德國和日本的戰爭記憶》中,一針見血的指出,戰爭中的日本社會有兩大神話,一是「戰爭受害者」的神話,二是「廢墟上的浪漫」,他們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英勇抵抗的受害者,領導着亞洲的黃種人反抗西方。這種想像建立了舊日本的國家認同,也讓他們走入深淵。

為什麼我們拒絕去美化戰爭?因為真正的尊重與敬畏,是正視戰爭的醜陋和罪惡,以及他帶來的創傷與苦難。我們凝視深淵,是為了讓自己不再成為惡魔。

歷史的真相從來不是只有一面,在「七七事變」紀念日,先知書店從「戰爭中的難民」「淪陷區的'灰色地帶'」以及「日德如何反思戰爭」等角度,策劃「反思抗戰」書單,推薦理由有四:

Ⅰ.內容真:多國視角還原被宏大敘事遮蔽的歷史真相

Ⅱ.視角高:跳出宏大敘事的泥潭,解讀、反思這場戰爭之殤

Ⅲ.主題新:一反控訴戰爭的慣用主題,回歸人性,理解戰時人們在面臨道德和求生困境中的抉擇

Ⅳ.作者牛、版本佳:精選歐美日等國名家大作,其中兩本來自理想國「M」系列,另兩部出自著名漢學家之手,商務印書館、漢唐陽光出品。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先知書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27/167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