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哈佛新研究:關於油脂 最關鍵不在於「攝入量」

一直以來大眾熟知的觀念是,攝取過多油脂會增加膽固醇血管堵塞,進而提升中風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哈佛大學最新研究顯示,油脂攝取的種類,比攝取的總量更重要,料理時以植物油為主能降低中風風險達12%,若以紅肉等動物性油脂為主,風險上升16%。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道,哈佛大學團隊8日在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1科學年會公開的研究指出,在引發中風風險方面,油脂攝取的種類比攝取的量更重要。研究團隊追蹤超過11.7萬名平均年齡為50歲的美國醫護人員的飲食習慣,一共追蹤逾27年,每4年就以問卷形式調查參與者的油脂攝取量,期間一共有6789人中風。

研究結果顯示,料理時主要以橄欖油、玉米油、大豆油等植物油為主的參與者,中風風險較最不常攝取植物油的參與者降低12%;經常食用豬油、紅肉、加工肉品等動物性脂肪的參與者,中風風險較最不常食用的參與者高出16%;另外,主要從奶油、起司等乳製品中攝取脂肪的參與者,中風風險沒有增加。

研究第一作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衛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營養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王峰磊(Fenglei Wang)表示,研究顯示,在預防包括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方面,飲食中攝取的油脂種類及油脂來源,比攝取的總量更重要。

報道指出,人類生存需要油脂,油脂能幫助人體從食物中吸收維生素、維持賀爾蒙運作、建立細胞、補充活力、保暖等,攝取源自蔬菜、堅果、魚類的不飽和脂肪能降低膽固醇,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心血管營養實驗室(Cardiovascular Nutrition Laboratory)主任莉琪登絲坦(Alice Lichtenstein)指出,這類油脂包括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液態油脂,這幾種油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芥花油、橄欖油則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相較之下,專家認為肉類中大量的飽和脂肪會增加體內的壞膽固醇,鹽會讓血壓上升,這兩種物質都會增加中風風險。此外,紅肉在加工過程中添加的化學物質會破壞細胞,進而提升癌症風險。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取的紅肉或加工肉品不應超過70公克,相當於2片培根或1根香腸。

不過研究團隊也坦承此份研究為觀察性研究,無法證實油脂攝取與中風風險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也未納入生活型態、人種等其他因素。目前這份研究尚未經過同儕審查,也尚未發表在任何期刊上。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中時電子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14/1671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