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錢眼看人: 反美必窮,是魔咒還是必然?

當今世界,美國的觸手已經伸向了全球的各個角落,而對於美國的態度,總的來說有三種——接納、中立與反對,如果嘗試給作出不同選擇的國家貼上標籤,很多人會發現,那些反對美國的國家,往往會十分貧窮,尤其是那些反對態度十分明顯的,像古巴、伊朗委內瑞拉等,發展得都不怎麼樣,甚至多數都很窮困或正在由原來的富裕走向貧困的路上。

疑問隨之萌生,為何「反美」會導致窮困?

從結果上看,那些貧困的「反美」國家面臨的狀態十分窘迫,不但對美國不服氣,在發展層面還比不過美國,戴着「窮困」的帽子在輿論戰場上吃盡苦頭。就像是一個勤勉求學的學生,對囂張跋扈的「壞孩子」嗤之以鼻,但最後發現自己在學習上竟然比不過TA,這就十分尷尬。

說到反美必窮,除了根本性的制度原因外,就不得不從現代化進程說起。

現代化進程從西方世界展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這股狂風席捲到全球,而窮國因此陷入了被動。現代文明萌生前,傳統農耕文明是發展的主題,想維持自給自足的局面,只需要調整好分配關係,不需要推動國際合作,因此傳統農耕文明存在一定的封閉性。

然而,現代文明茁壯成長,改變不僅發生在國內社會,使各行各業的生產者產生社會交換,同時也開闢出國際合作的道路。對於發展較為先進的大國而言,在成熟的生產鏈條上建立國際合作關係是得心應手的一件事,但窮國的處境就相對比較難堪。一方面,窮國面臨着不具備完整產業鏈條的挑戰,另一方面,富國憑藉着更強大的國際影響力能輕鬆影響窮國的命運。

有人可能會認為,窮國回到自給自足的社會,不進行現代化改革就能成功消除富國帶來的壓力。如果放在過去的環境中,這種生產關係的確可行,但如今人口規模早已超過以往,單純依靠過去的生產模式,完全不依靠工業化、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很難滿足國民的基本需求,這意味着進入現代化已經成為一個難以避開的道路。

而一旦走上現代化的道路,就難免會受到美國的影響,因為美國如今是全球經濟秩序的締造者與維護者。

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為什麼在發展經濟時往往身不由己?其實還是因為美國在世界上的巨大影響力,美國的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位於世界領先地位,又處於全球化產業鏈上的上端,盤踞在利益鏈上最關鍵的位置,無論是想獲得巨大利益還是混口飯吃,都要看美國的臉色——藉助美國科技推動現代化發展,貿易需經過美國維護的海上航線等,這些諸多因素讓各國不得不低頭。

再來看看一些被制裁、封鎖的國家的命運,如果單純從發展前景來看,一些國家擁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未來發展十分可觀,像伊朗有大量石油,朝鮮也擁有豐富的礦藏,但美國的制裁施加之後,這些先天優勢在國際市場卻成為一堆廢料,因為它們無法繞開美國的制裁在國際貿易市場將資源變現。這就是老天賞飯吃,但美國把飯碗砸了,只能望之興嘆。

實際上,不僅「反美」國家苦美許久,全球都活在美國的陰影下。擁有着強大國力的美國,其佈局囊括在多個方面——不斷創新的先進技術讓美國在全球化鏈條中不斷獲得最大利益;軍事實力讓美國在全球遍佈小弟,震懾力不斷增強;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和結算體系讓美國能夠揮舞制裁的利器。

這種局面目前很難打破,其市場佈局、技術水準、經濟實力、軍事力量、利益鏈條等都十分成熟,發展不及美國的大部分國家只能遵守美國制定的生存和發展規則。他們清楚地知道,如果選擇逆風向發展,除了碰一鼻子灰外,自己還可能失去發展機會。

中國就曾經有過一段韜光養晦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努力融入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經濟體系,最終才實現了財富和國力的增長,以及科技的進步,並使中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從國家綜合實力來說,距離美國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這也是許多理性的人能夠看到的。

從人類歷史發展來看,「海上馬車夫」荷蘭,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日不落帝國英國,拿破崙時代的法國,到美利堅合眾國,都出現在世界大舞台的中心,而每一個主角的崛起都跟人類科技和生產力發展的規律息息相關,實現「C位」替換的時間常常以世紀為單位,沒有足夠耐心是無法想像的,盲目冒進甚至是災難性的。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錢眼看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11/167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