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成年人最扎心的社交真相:你的付出,99%是沒用的

作者:
你有用的時候,朋友最多。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生活中有哪些殘忍的真相?

有個高贊答案這樣說:成年人之間的社交,99%的付出都是沒用的。

細細想來確實如此。

與人交往,我們總是期待真心換真心,渴望付出被珍惜。

但現實卻是,大多數時候,你的付出都是無用的。

01

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換來感情。

人生路上,我們會結識形形色色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深交。

岳雲鵬曾在節目裏講過自己的一個故事。

上學的時候,他有個關係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幾乎形影不離,無話不說。

即便畢業好多年,他對這個朋友一直都是掏心掏肺,有求必應。

每次朋友遇到什麼事,他都不遺餘力地幫忙,朋友管他借錢,不管是什麼理由,他都毫不猶豫地借給對方。

結果時間久了,他突然發現這位朋友有個毛病:就是永遠只先還他一小部分錢,然後再向他借更多的錢。

比如借3萬還8000,然後繼續借5萬。

一來二去,朋友總共管他借了好多錢,但卻沒有任何要還的意思。

後來他才打聽到,這位朋友整天不務正業,常常出去跟人打牌鬼混。

那一刻他才明白,原來他拿人家當朋友,可人家只拿他當利益,一心只想着從他身上索取。

發現了這一點後,岳雲鵬直接給了那位朋友一萬塊錢,買斷了兩人之間的關係,跟他徹底絕交了。

這世上不是所有真心,都能換來感情。

也不是所有付出,都能換來同等的回報。

有些人,你對他再好,他也不懂得珍惜。

正如有段話所說:

「你有情,別人未必有義;你全心,別人未必全意。你贈出一顆真心,未必會有好結果。」

人心換人心,換不來就轉身。

人到了一定年紀,虛情假意的朋友,就不必深交了,不值得的關係,就不必勉強維繫了。

02

大多數社交,都是無效的。

看過這樣一段話:

「無效的『好友』就和多餘的物品一樣,看着實打實地存在,實際上壓根沒什麼用。

只會佔據你的空間,把你的世界攪擾地擁擠不堪。」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朋友越多越好,社交越廣越酷。

實際上大多數社交,都是無效的。

微博里有位網友講過自己的經歷。

他說他以前只要不工作,就找朋友出去消遣,朋友也會帶自己的朋友來。

久而久之,他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每當他想出去玩的時候,總能找到一個人。

那時在他看來,自己朋友多,圈子大,大家都是彼此交心的好兄弟。

直到有一次,他家裏碰到一點事需要幫助的時候,平日裏那些經常跟他出去玩的人,一個個躲得比誰都遠,跑得比誰都快。

他這才意識到,以前那一場場推杯換盞,都只是一次次耗時耗力的無效社交,壓根沒有什麼用。

平庸的人用熱鬧填補空虛,優秀的人以獨處成就自己。 

思想越貧瘠的人,越熱衷於那些無用的,低質量的社交。

真正聰明成熟的人,都懂得把觥籌交錯的時間拿來做真正有用的事。

越優秀的人,越懂得割斷沒必要的社交,把時間和心思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因為他們明白,太熱鬧的交際往往是空洞無物的,它只會浪費你的時間,消耗你的精力。

除此之外並無他用。

03

你有用的時候,朋友最多。

社交的本質是互惠,你不優秀的時候,認識誰也沒用。

綜藝節目《聽姐說》裏,演員顎靖文講過自己的一段尷尬經歷。

曾經,她立志要通過社交認識行業內一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終於有一次,她被朋友邀請去參加了一個有知名導演在場的飯局。

飯間,一向不善言辭的她鼓起勇氣主動出擊,給導演敬酒,遞名片。

雖然導演並不認識她,但特別幸運的是,她在那場飯局上加上了大導演的微信。

那時她別提有多高興了,以為加上了導演的微信,就是有了人脈。

之後,為了讓導演對她有點兒印象,每次過年的時候,他都會給導演發新年祝福。

哪曾想等到第三年她再發的時候,發現她被導演拉黑了。

我們總以為,只要認識一些業界大咖,行業牛人,就等於有了人脈,多了條路。

卻忽略了,在自己實力有限,影響力不夠的時候,認識再牛的人也沒有用。

因為社交也需要勢均力敵。

旗鼓相當,實力對等才能相互吸引,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當你實力足夠強,價值足夠大,自然會吸引更多厲害的人向你靠近。

社交場上一個不變的真相永遠是,你有用的時候,朋友最多。

在你還沒有足夠強大、足夠優秀時,先別花太多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應多花點時間讀書、提高專業技能。

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人生路上,比穿梭於燈紅酒綠更重要的,是提升你自己的實力;

比混跡於各種社交,拼命鑽研人脈更有用的,是你自身的價值。

所以,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結識一些無關痛癢的人,把精力浪費在無意義的社交上。

不如努力沉澱提升自己,先要把自己變得足夠優秀。

當你優秀,不用你去追逐和討好誰,多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奔向你。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11/165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