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物語:面對故意讓你委屈的人,最高明的應對就是平心靜氣。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職場感悟: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沒有一份工作不委屈,成年人哪有什么小確幸,有的全是生活的暴擊和無處可說的委屈。
雖然職場中並不全是黑暗面,但身處其中確實不易。因為這裏有形形色色的人,有責任,有利益,有等級,經常是:你明明比別人都努力,卻總是被批評,還得面對老闆喜怒無常的脾氣。
很多人開始選擇隱忍,後來實在忍不了了就辭職。但往往換了一個環境,依然如此。
也有人說,幹嘛要忍,可以解釋清楚,據理力爭啊!但職場經驗告訴我們,老闆生氣時,解釋只會火上澆油,適得其反。
難道就只能一直這樣「委屈」下去?當然不是。
職場受委屈在所難免,但我們可以學會保護好自己的情緒,甚至從中獲益,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只要遵循簡單三步就可以。
01第一步:跳出「戰逃反應」
在遠古時代,人類時刻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機當中。野獸進攻、自然災害、部落衝突……由此,人類的大腦演化出了一套「非戰即逃」的即時反應模式,就是當威脅來臨時,大腦不需要思考,瞬間就給身體發出指令:戰鬥,或者逃跑。
幾億年來,這種反應模式始終根植在我們的大腦之中,讓我們對威脅時刻保持十二分的警醒,並對其做出激烈的反應。只不過,到了現代社會,這個威脅之物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他人針對自己的批評,不同意見,以及激烈情緒等等。
所以在職場中,我們對來自上級的批評總是特別敏感。如果老闆對你的工作做了極高的評價,但是在一大堆讚美之詞當中夾雜着一條批評,那你就很有可能只關心這條消極評論。當最小的那個事情出錯時,大腦就會把焦點放在它身上,不再關心其他事情。
腦科學研究表明,當受到批評時,我們的大腦杏仁體會向下丘腦發出信號,隨後下丘腦會立刻召集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醇等應激激素。這會讓你心跳加快,感到生氣、慌張或者難過。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採取「戰鬥」模式,據理力爭。但別忘了,你的解釋,同樣會引起老闆的「戰鬥反應」,特別是在他生氣的情況下。
除了少數境界極高、胸襟極為寬闊的老闆外,大多數老闆都是普通人,他們會把你的解釋看作是不同意見,是攻擊,是對他們的不滿和挑戰。因為他們掌握着權力,所以肯定不會「逃」,而是會對你燃起熊熊戰火,甚至會不顧及你的尊嚴。
如果你採取「逃」的模式,不回應,默默忍受,逆來順受,結果同樣糟糕。因為這樣時間長了,你會變得壓抑、不自信,唯唯諾諾,怨天尤人,你的性格都可能被扭曲。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正確的做法是——讓自己第一時間跳出「戰逃反應」。
首先,當你了解到「戰逃模式」的知識後,你已經贏了一半了。那些不了解的人,很可能一生都受困於此而不自知。
下一次,當再遇到上級的批評和怒火時,你可以觀察一下自身:自己的心跳是不是加快了?呼吸是不是變得急促?是不是連臉都紅了?觀察到這些,說明你的大腦開啟了「戰逃模式」,你可以告訴自己,我的大腦誇大了威脅,事實並沒有那麼糟。
接下來你要想想自己曾經做得好的地方,這會給你帶來信心和勇氣,讓你平靜下來,不至於不知所措。
02第二步:分離事實與情緒
脫離「戰逃反應」後,你就可以冷靜分析一下老闆批評你的內容了。要分別從「事實」和「情緒」兩方面來看。一般來說會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批評是中肯的,你確實在某方面做錯了或做得不夠好,並且批評者的情緒是相對穩定的;第二種,批評是中肯的,同時老闆的情緒很不好,沖你發火了;第三種,你根本沒有犯錯,只是老闆情緒不好,心裏不爽,把你當成出氣筒了。
為什麼要從「事實」和「情緒」兩方面分析呢?原因就在於——我們可以承認自己做錯了事,但沒有任何義務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有錯就改,這是必須的。如果一個老闆經常對你提出中肯的、具有建設性的批評,你一定要感謝他。因為這會非常有助於你的成長。你要做的就是虛心接受,默默努力,爭取達到,甚至超過他的要求。
但對於老闆的呵斥、怒火甚至是謾罵,你大可不必往心裏去,因為他的壞情緒不是你造成的。
我們通常認為,一個人的情緒,是由他人、外界刺激引起的。從心理學上來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事實上,一個人的情緒是由他自己的想法決定的。
比如你在兩家不同的公司,曾犯了同樣一個錯誤,兩個老闆的反應很可能截然不同:一個只是平靜地指出錯誤,要求你改正,而另一個卻大發雷霆。這種差異的原因,不在於你,也不在於錯誤,而在於兩位老闆的想法不同。
前者想的是,這只是一個錯誤,改正就好了,員工也有能力改正。而後者可能想的是:他怎麼這麼不認真?是不是在應付我?是不是看我好說話就糊弄我?!……後者會有這些想法,說明他自身非常焦慮,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他的發怒,只是其自身性格弱點的折射。
至於那些毫無緣由就大發脾氣的老闆,更是說明其情緒控制能力很弱。特別是當他遇到其他不順心的事,心情不好時,可能你無意中一句話,就能引起他強烈的「戰鬥」反應:他覺得你在威脅他,在挑戰他的權威,所以反應會非常激烈。
總之,你要知錯就改,但不必驚慌害怕,更不必對自己說:是我讓老闆生了這麼大的氣。當你明白,自己不必為別人的情緒買單,就不會總是自怨自艾,滿腹委屈了。
03第三步:理性回應進退有據
分離了批評中所包含的事實和情緒後,你已經可以做到心平氣和了。但你還可以更進一步:採取一些巧妙的回應方式,讓批評者也消除情緒,以儘快結束這場不愉快的談話。
前面說過,當批評者正在氣頭上時,任何的解釋都是火上澆油。所以正確的回應方式,應該是順着對方的話來說。這不是讓你委曲求全,只是一種兩不相傷的策略。
如果對方的批評是事實,很簡單,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做錯了,誠懇表示自己會改進就行了。如若對方的批評不合理、不公平,甚至是子烏虛有的,你可以採取以下3種「含糊」回應方式:
一是「部分同意」。很多老闆批評人時,都會誇大其詞,把一件小事上升到道德層面,嘮嘮嘮叨叨說出一長串的指責。這時候作為被批評者,你可以從中挑出某個點,只同意這一點就行了。
比如老闆批評你弄錯了報告上的一個數據,然後說,你是不是太不負責了?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別人都沒出過這種錯。你知道這會給公司造成多大損失麼?如此等等。
這時你在分離了事實和情緒後,只需回答:是的,我是寫錯了一個數。其他的都可以忽略。
二是同意「可能性」。凡事皆有可能,所以在回應不公正批評時,你可以說:「你可能是對的。」即使你認為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仍然可以由衷地說一句,它是可能的。
三是同意「邏輯」。比如老闆說:「你的做法是錯的,這樣會導致客戶不信任我們,影響公司的聲譽!」如果你不認為自己有錯,可以回答:「如果客戶不信任我們,公司的信譽度確實會下降。」
這種含糊回應的好處是:既能讓對方接受,從而快速結束指責,同時你又不必真的承認什麼,可以很好地維護自己的自尊。等到老闆完全消氣了以後,你可以再找適當的時機,在雙方充分尊重的基礎上,冷靜客觀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跳出「戰逃反應」、分離事實與情緒、理性回應,就是我們在職場中遭受不公正指責時可以採取的三個步驟,文字很長,實際操作起來,一兩分鐘就可以完成。其實不僅是在職場,當你面對任何人的憤怒指責時,都可以採取這種策略,這會讓你變得更加自信、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