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美國海關「小黑屋」

往返中美的旅客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圈內自嘲為「候鳥」,他們要在每年規定的時間入境美國,目的:照顧第三代。這群候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六七十歲還會如此折騰過上半年美國,半年國內的遷徙生活。

候鳥完成一次遷徙,或許要穿越幾十個國境線,只要有強健的體魄和正確的方向感,一定能到達目的地。爺爺奶奶們要是具有候鳥的那身本領,他們也就不會有出入境的困惑。在入境美國時,這群候鳥最大擔心就是被官員叫進海關「小黑屋」。關於「小黑屋」的傳言遠遠多於走進「小黑屋」的人,所以「小黑屋」真實面貌的陳述和小道的傳播眾寡懸殊,人們聽到更多的是誇張的小道消息,於是在候鳥中「小黑屋」是一種神秘的存在。

大約在十年前,我入境俄羅斯被叫到小屋裏約談過十幾分鐘。其實,在小屋裏什麼也沒有發生,喝了一杯水,和邊境官員聊了十分鐘天,一些無關痛癢的閒聊。在那次以後,我發現每次出入境都很不順利,都會出現或長或短的「卡頓」現象,遞上護照,海關官員朝我打量一番,然後將護照交到裏面去,讓你站在原地乾等,官員沒有一個問題,只是無聊地看看你臉,看看你手,實在沒啥看了,站起身伸出頭看看你穿的鞋。後來我知道,那段卡頓時間裏,有人在辦公室核查我的護照、簽證、行李。這樣的卡頓持續有一年多的時間,後來出入境變得順暢,反倒感覺不習慣了,一次我笑着跟出入境官員談起了曾經的不公遭遇,他笑着說,也許懷疑你與一起案子有關,如今這個案子破了,也就沒你事了。如果俄羅斯那間屋子也算是「小黑屋」的話,那我也可算是有過「小黑屋」經歷的人。

和俄羅斯小屋一樣,美國海關「小黑屋」也有門有窗有燈,不小,更不黑。「小黑屋」名字從何而來?我猜想「小黑屋」是這樣誕生的:入境手續通常是在大廳櫃枱辦理,有時也會突然叫你去辦公室完成進一步的詢問。這個具備細節審查條件的辦公室就是民間傳說的「小黑屋」。它的確切身份也可以理解為美國海關的接待室。由於人們對它不了解,但凡被領進屋的人心生恐懼,因恐懼產生害怕,而害怕往往與黑暗有一定的關聯,接待室的屋子與大廳相比,又小了很多,小還有神秘的意思。也有人說,因為要求每個進屋的人關上手機等一切通訊設備,人瞬間變得與世隔絕,宛如跌落到了一間烏漆墨黑的小屋子。其實小黑屋的名字由來不重要,在了解了「小黑屋」的真實身份後,走進這間屋子就不會過度緊張,神情自若面對海關官員提問,這才是重要的,在那種場合自信尤為重要。被拒絕入境的多半是從「小黑屋」出來的人,這話沒錯。但是,這和進「小黑屋」約談的人多半被拒絕入境是倆回事。

我不敢想像,走出「小黑屋」被拒絕入境的候鳥心情。在上海美國領事館簽證處,我遇到過一對來自貴州的老夫婦遭拒簽的事件。每每想到這件事情胸口便扎扎的疼痛,真不忍心去回想那個場景。那天,我辦完簽證,他們在底樓大廳,互相攙扶着,東張西望。我從他們身邊走過,老太認出了我,手伸過來拽住我的手臂,問道,過了嗎?我說,護照收了進去。老太大聲哭了出來,不明真相的旁人紛紛向四周閃去,像蔓延的漣漪,而我們仨成了湖心。

老太哭着向我傾述了一場「災難」。女兒在西雅圖臨近生產,懷得還是雙胞胎,不料產期提前了一個月,亂方寸的還有更大的突發事情,女兒的兩胎只誕生了一條活生命。心急火燎的老兩口,這次帶上了去美國的行李,機票也買了,準備拿到簽證直接飛美國。這下好,落了個拒簽。老頭說,美國去不成,家也難回啊!我說,為什麼?山里人,為了給他們餞行,一個小村子熱鬧了整整一個星期,酒也喝了,禮也收了,回家怎麼交待?一旁的老太暈了過去,把我急得滿頭大汗,我也沒了方向,一汪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六年過去了,這對老夫婦最後見到女兒沒有,甚念。也許因為自己也加入了候鳥隊伍,每當想起這件事情,心裏泛起的疼痛非但沒減弱,還有加劇的感覺。都說候鳥去美國是享受天倫之樂,誰知個中別樣的情!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重來文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11/164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