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國民門神秦叔寶,為何在凌煙閣排名倒數第一?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當初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命令閻立本描繪了唐初二十四功臣的畫像,懸掛於長安城太極宮西南三清殿旁的小樓——凌煙閣,這便是世人常說的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中國安徽省黟縣西遞古村追慕堂凌煙閣匾額掛畫。攝影/秋影隨風,來源/圖蟲創意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為: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尉遲恭)、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徐茂公)、秦瓊。

這個排名說很奇怪,其中秦瓊,也就是秦叔寶,《舊唐書》中評價他是跟程咬金、尉遲恭等齊名的猛將。秦叔寶這麼厲害,為何在凌煙閣中卻排名倒數第一?

排名不按功勞大小

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不是按照「功」來排名。

如果是按照功勞大小排名,那麼李世????就不應該在倒數第二,即使不在前一兩名,起碼也該在張亮之前。

李世????被李世民稱為「唐初三大名將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李道宗和薛萬徹),曾負責唐朝北邊防禦16年,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唐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時,李世????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世????率軍從柳城郡出發,一路高歌猛進、無堅不摧,最後攻克了隋煬帝三次出兵都沒有打下的高句麗重鎮遼東城,震動整個高句麗。可以說,如果唐軍不是最後在安市城無功而返,那麼高句麗就亡國了。

第一次征討高句麗時,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也就是水軍總司令,率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今山東掖縣)泛海向平壤。張亮率領的水師雖然攻克了遼東的卑沙城,但是此後水軍就一直在各地遊蕩,基本上沒有為唐軍攻打遼東城、安市城發揮什麼作用。

張亮在夜襲卑沙城大獲全勝後,屯兵建安城下(今遼寧營口)。然而,張亮的營寨還沒紮好,敵人的大軍就打過來了。張亮生性怯懦,對此毫無對策,只是坐在胡床上一言不發。軍中將士卻以為張亮臨危不懼,在副將張金樹的率領下,唐軍個個不顧生死、奮勇作戰,才將來襲的高句麗軍打得大敗。但是唐太宗心知肚明這件事的真相,回國後就將其逮捕,不過他也知道張亮沒有將帥之才,所以放過了他。

由此可見,功勞根本不是凌煙閣排名的指標。 

唐閻立本《步輦圖》描繪的唐太宗。來源/網絡 

秦叔寶雖然勞苦功高,但也並沒有《隋唐演義》裏講的那麼誇張。

秦叔寶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他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也就是說,他的戰鬥力超級強悍,以至於被老百姓把他和尉遲敬德的畫像一起貼在家門,作為看家護院的門神。

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來源/網絡

但是,他的戰鬥力只體現在單兵作戰上,《舊唐書》記載:「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

但他並沒有李世????這樣統兵作戰的將帥之才。連張亮都好歹有過一次率軍打下卑沙城的記錄,而秦叔寶卻沒有。秦叔寶就像是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沒有大將之才。

要知道,唐初三大名將之一的李道宗也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曾在遼東城外率四千多兵力打垮高句麗派來的四萬援軍,而李道宗卻沒有名列凌煙閣。李世民最心愛的藩將契苾何力,曾在白岩城外率領八百鐵勒騎兵干翻一萬多高句麗援軍,而他也沒有名列凌煙閣。

因此,秦叔寶能名列凌煙閣最後一名,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沒參加玄武門之變?

有一種說法,秦叔寶因為並未參加玄武門之變、保持了中立,所以才有此等待遇,但此說法經不起推敲。

李孝恭也在玄武門之變保持中立,卻排名第二;李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排名第七;而當時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張士貴以及宇文士及,並未列入凌煙閣功臣。

更何況,《舊唐書》說秦叔寶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事後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食益州實封七百戶。只不過和尉遲恭在現場衝鋒陷陣不同的是,秦瓊擔負着保衛秦王府的重任,因而才讓人以為他在玄武門之變中保持了中立。

沒錯,秦叔寶玄武門之變中只是一個輔助角色,因此事變後的封賞只有700戶,比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的1300戶差很多,比參加事變的張公謹、侯君集都低,人家好歹還參與了。魏徵不僅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還是太子李建成的人,而魏徵卻位列凌煙閣功臣的第四名。

 alt=

影視劇中的李世民與長孫無忌。來源/電視劇《武媚娘傳奇》截圖

因此,這裏涉及了一個邏輯問題。

尉遲恭是玄武門之變最大的功臣,危急時刻是尉遲恭一人殺死了李元吉和李建成,還救了李世民一命,隨後又是尉遲恭逼迫李淵退位,李世民這才順利當上皇帝,所以尉遲恭的排名才那麼靠前。 

尉遲恭像。來源/網絡 

當初,秦叔寶在投靠李世民時,被任命為馬軍總管,秦叔寶之後跟隨李世民進入并州,與宋金剛、尉遲敬德等作戰。秦叔寶率軍大敗尉遲敬德,最後逼迫尉遲敬德投降李世民。

李世民如果細細捋一捋就會發現,沒有秦叔寶,尉遲恭就沒有為自己在玄武門賣命的機會。

所以,功臣是否參與過玄武門之變,不是凌煙閣功臣排名的指標,最起碼不是重要指標。

還有一種說法,秦叔寶在其他將軍之中,歸順的時間相對較晚,在大唐建立之後,秦叔寶才從王世充手下投奔大唐,之後跟隨李世民手下征戰。不屬於李世民真正的原班嫡系,或者說核心圈子,因此排名自然就靠後。

這在邏輯上也講不通,因為尉遲敬德、魏徵歸順李世民都要比秦叔寶晚。程知節(程咬金)是跟秦叔寶同時從王世充那邊投奔到李世民這邊,而程咬金卻排名在秦叔寶前六位。

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唐太宗「重文輕武」,所以凌煙閣功臣前六位都是文臣,秦叔寶作為武將,往後面排很正常。且不說唐太宗這個「馬上天子」是否「重文輕武」,第二位的李孝恭就不是文臣,而是有名的大將。李世民在北方攻城略地時,他的堂兄李孝恭先是平定巴蜀,接着平定長江以南,單從貢獻地盤面積大小的角度,李孝恭不比李世民差。

再看排名第9的蕭瑀、排名第20的虞世南、排名第22的唐儉,都是妥妥的文臣,他們可沒有因優待而被提到前面去。 

排名的真正指標

其實,凌煙閣功臣排序的主要指標是職事官位的高低,相同情況下以左為尊,比如左右僕射。

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官職是司徒,跟太尉、司空合稱為三公。三公是中國秦朝地位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秦朝以後多為虛職,地位上略低於宰相。儘管長孫無忌的司空只是虛銜,但可以看出他的地位在唐初是何等尊崇。

排名第二的李孝恭,他在貞觀十四年暴病而亡,死後追贈的官階是故司空,位列三公之一。

排名第三的杜如晦,貞觀四年去世,死後追贈的官階是故司空。

排名第四的魏徵,在凌煙閣畫像同年的年初去世,死後追贈的官階也是故司空。

排名第五的房玄齡,是當朝司空。

由此可見,排名前五的功臣都是三公級別、一品大員。可能是考慮到「死者為大」,所以三個故司空的排名都在房玄齡這個現司空的前面。

至於長孫無忌,他除了從很早就開始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其身份也很特殊,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他還是勸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主謀。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成功奪取皇位,長孫無忌立了首功。因此,長孫無忌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一位,當之無愧。 

影視劇中的長孫無忌。來源/電視劇《武媚娘傳奇》截圖 

基於此,李世民終生不忘長孫無忌的輔佐之功。他曾多次對大臣說:「無忌聰明鑑悟,雅有武略。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

排名第六的高士廉、排名第七的尉遲敬德都是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是魏晉至元朝時,朝廷對有功大臣功勞的重賜,意味着可以得到與三公一樣的待遇。

排名第八的李靖、排名第九的蕭瑀,官職都是「特進」。東漢時,特進位次於三公之下、諸侯之上。至唐代則是文散官中,僅次於「開府儀同三司」的官階。

排名第十的段志玄、排名第十一的劉弘基都是輔國大將軍。輔國大將軍是漢時期設立的高級將軍位,唐、宋為正武官名,正二品,為武官的第二級。

從排名第十二的屈突通開始,一直到排名最後的秦叔寶,他們都是尚書僕射、六部尚書、某某州都督這樣的官職,排名比較隨意。

例如,現洛州都督張亮憑什麼要比故徐州都督秦叔寶排名靠前?

再例如,同樣是光祿大夫+某部尚書,侯君集的排名為什麼要比唐儉和李世????靠前四五位?

但不管他們的排名如何,李世民正是憑着這些文臣武將的輔佐,才迎來了貞觀之治。評書大師單田芳在《隋唐演義》中講的結尾詩言猶在耳,恍如昨日:

隋末英雄起四方,龍爭虎鬥動刀槍。

多少英雄含恨死,一統江山歸大唐!

在《隋唐演義》中,秦叔寶是絕對的主角,以忠義著稱。小說中,秦叔寶在瓦崗寨屢次大破敵軍,加上跟隨唐太宗南征北戰的故事,戰鬥力強悍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這就使他雖在凌煙閣中排名最後,但知名度卻出奇的高。說門神是神荼、鬱壘沒幾個人知道,但都曉得一個是秦叔寶,一個是尉遲敬德。

在老百姓心中,門神就是家宅安全的保障,千百年來,人們願意將他當成可以保護自己的門神,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對他們品質的最高認可。

——————

參考資料:

1、劉昫《舊唐書》

2、李楠、張蕊編著《金戈鐵馬功蓋世:中國歷代名將沉浮》

3、王小雷《唐初凌煙閣開國功臣集團簡論》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05/164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