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企屢爆財務造假 專家:中共借監管割企業韭菜

中共加強監管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導致多個企業IPO中止審查、再融資業務暫停。

中國大陸頻頻發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中共監管機構近期針對一些中介機構立案調查,牽連其經手的42家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中止審核,另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重組、再融資業務也受波及。影響範圍之廣,受到外界關注。

中共國務院辦公廳23日發文稱,依法加強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對會計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從嚴監管,依法追究財務造假的審計責任、會計責任;加強財會監督大數據分析,對財務造假進行精準打擊。

截至8月24日,包括比亞迪半導體等在內,共42家擬IPO企業的審核狀態全部變更為「中止審核」,原因是相關中介機構被調查,涉及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開元資產評估、華龍證券、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

大陸《證券時報》報導,4家中介機構被查,與藍山科技項目爆雷、造假案有關。該公司2020年12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在此之前,4家中介機構皆沒有發佈任何風險提示公告。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還有19家已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可轉債、重組等項目審核,也受此影響。

財務造假屢禁不止加強監管能否奏效?

駐港金融分析師蔣天明對大紀元表示,中國公司的財務造假,一直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今年4月,被強制退市的康德新,賬戶上有122億元人民幣存款,卻還不起10億元的債務,被發現是財務造假。

5月,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被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暫停債務融資工具業務一年,原因是涉及康美藥業財務造假。

蔣天明說,「長期以來,中國國內財務造假的成本非常低,監管打擊率十分低落,這時候政府要加強會計監管,精準打擊財務造假,從表面上看,是件好事,但是,是否真能落到實處,還有待觀察。」

「中國公司不管是在哪上市,美國上市也好,香港上市也好,出問題的非常嚴重。中國的財務造假是屢禁不斷,監管起不到實際的作用。」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分析,若是會計師或某家會計師事務所有問題,相關的上市公司換一間會計事務所即可,突然打擊審計會計,或可視為加強財務監管的信號。

吳嘉隆說,「中央缺錢啊,簡單講要對企業割韭菜,然後要有錢人補稅呀,要割韭菜。」日前,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鼓勵有錢人捐款,「對有錢人課稅、對大型企業查財務報表,兩者是一樣的。」

多行業監管風暴引發市場擔憂

過去一個月,中共的監管風暴,蔓延多個各行業,造成中港股市下跌,最慘的是補教股,股價跌九成,地產股、科技股、遊戲股紛受壓,連外資青睞的白酒股、藥業股也成為新災區。

這次整頓會計審計行業,會引起什麼波動,引起投資人關注。

根據中共官方統計,截至2021年7月底,全國執業註冊會計師11.1萬人,會計師事務所8782家,為全國4000多家上市公司、1萬多家新三板企業和400多萬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審計鑑證等服務。行業年度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

國務院下發意見中說,將上下聯動、依法整治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較為突出的網絡售賣審計報告、泄露傳播涉密敏感信息等,堅決糾正會計師事務所串通舞弊、喪失獨立性等問題。

藉財務監管割企業韭菜可能嚇壞投資人

蔣天明認為,中共表面上是要整頓資本市場上一些不規範的做法,把中國資本市場變成一個合規、乾淨的市場,更有利於吸引投資者進來,「畢竟現在有很多投資者,在離開中國,北向資金現在外流還是挺厲害的」。

但是整頓資本市場的同時,有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蔣天明說,從券商、會計事務所入手,進行打擊,緊接着叫停多家企業IPO,本身對於資本市場即造成衝擊。此外,多家企業無法透過上市渠道獲得融資,在目前中國企業債務率飆升的現況下,無疑是雪上加霜。

吳嘉隆認為,中共藉財務監管割企業韭菜,可能會嚇壞投資人,「目前還有一些在中國的外資公司,還有很多沒有跑,這下子不跑也不行了,打跑了外資,在效果上等於促成經濟與金融進一步脫鈎。」

美中監管合作可行嗎?

蔣天明認為,中國企業財務造假屢禁不止,跟整個監管框架有關,「它其實是錯的,比如,中國資本市場設定IPO的條件,你要想上市,要保證企業連續幾年有利潤,上市後,若連續幾年虧損,就要退市,而財務報表上的數字是可以操作的。」「這就給了企業進行盈餘管理的動機,會計師事務所也幫着做,盈餘管理嚴重了,就涉及財務舞弊。」

蔣天明說,「那麼在這種監管框架下,中國財務造假可以說是如火如荼,這時候,再來打擊會計師事務所,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吧。」

美國最高證券監管機構3月下旬宣佈,如果外國公司不遵守美國的審計標準,將被從美國證券交易所退市。近期,更要求中國企業需披露中共干預公司營運的風險。

中共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4月表示,證監會將推進中美金融合作,只要雙方誠心誠意,就可以找到一個解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問題的辦法。方星海話語剛落,從滴滴出行事件後,中共祭出一陣監管亂拳,外資倉皇出逃。

8月2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再出面,稱要創造條件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能否達到安撫效果,不被看好。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記者駱亞、林岑心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28/163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