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讀完大學一身債?美國學者協會支三招

美國各地的大學僱用了大量「多元化、公平和包容」的員工。一項新研究發現,在許多學校,他們的人數超過歷史教授。(PIERO CRUCIATTI/AFP via Getty Images)

在過去的40年裏,大學的費用增加了一倍多。學生們為上大學支付了高昂的費用,甚至背上沉重的債務。與此同時,大學的管理費用和其它非教學成本也在膨脹。

隨着又一學年的到來,美國國家學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NAS)上周發表題為「學生債務嚴重影響大學畢業生。可以做什麼?」的文章,作者阿塞維多(David Acevedo)提供了三種方法,可以讓未來的學生更好地了解債務危機,並幫助那些已經陷入困境的人。全文以及相關報告摘編如下:

第一種方法:避免臃腫的官僚機構

NAS研究助理阿諾德(Neetu Arnold)最近在「定價——美國上大學要花多少錢」(Priced Out)報告中稱,行政膨脹是大學價格高漲的主要原因之一。看看這個發人深省的統計數據吧:「2018年,在4年制公立和私立大學中,每名全職教師就對應2.6名管理人員。」

越來越多地,這些管理人員被引入到「多元化、公平和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DEI)名頭下填補新設立的職位。這樣的新職位總會不斷增加——沒有減少的時候——而學生每次都必須買單。

簡而言之,學生在擇校時,以管理人員最少的大學為目標,尤其是注意DEI不斷擴大的學校,你的錢包會感謝你的,至少不會癟得太快。傳統基金會研究各大學中DEI人員的配置,其創建的「數據可視化」網站,可讓你輕鬆查看美國所有五強大學的DEI官僚數量和行政人員與教員的比例。(tinyurl.com/2r8du2ba)

例如,他們發現密歇根大學擁有163名DEI官員,而許多其他學校也不少,平均來說,DEI人員數量是歷史教授人數的1.4倍,有的學校是兩倍。

第二種方法:檢查所在領域的債務收入比

債務收入比(debt-to-income,DTI)是一個簡單的指標,可幫助確定特定領域的學位是否可能具有經濟價值。DTI為1意味着您賺的和欠的一樣多。小於1的DTI是最佳的,因為這意味着您的欠款少於您的收入。學生在DTI大於1時會遇到麻煩,說明他們欠的錢比他們賺的多,有時甚至多出好幾倍。

《華爾街日報》最近也發表了一個「得心應手DTI工具」,列出了各種領域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和專業學位的比例。例如,史丹福大學的JD(DTI=0.7)可能是一項不錯的投資。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紐約大學的音樂碩士(DTI=3.55)可能會花費你很多時間。教育部的DTI債務收入比數據提供了類似的有用信息。

一個簡單的DTI檢查,將幫助學生從白日夢中回到現實,為他們的教育投資做出明智的財務決策。

第三種方法:宣佈破產

如果所有其它方法都失敗了,並且學生仍然背負着永遠無法還清的債務,那麼破產應該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正如曼哈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施拉格(Allison Schrager)最近提出的那樣,學生(尤其是負擔沉重的研究生)應該能夠通過宣佈破產來償還貸款。

不過她也指出,這樣做並非易事,證明的門檻很高。但宣佈破產是讓大學和學生貸款方,對「向不太可能償還貸款的學生提供過多貸款」負責的關鍵方式。

她寫道:「破產的前景將改變私人學生貸款市場。私人貸方將不太可能向可能宣佈破產的人借出數萬美元。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分,從而使學生更加注重價格並要求更好的價值。」當然,這並不能解決其他90%的學生貸款的問題。「教育部」目前提供和服務美國大部分學生債務,而沒有對這個市場進行改革。

不過,學生債務危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來有效緩解——希望學生、立法者和高等教育機構在更多學生和家長陷入大學債務陷阱之前,能付諸實施一些策略。

美國學生貸款危機

在「定價」(Priced Out)報告中,NAS研究助理阿諾德提供了大量範例說明:大量心理健康中心在安撫學生,但沒有解決他們的問題;增加多樣性倡議,例如偏見反應小組,會不利於思想和言論自由;還有很多奇怪和多餘的工作。管理員就算不是有害,許多設置卻是無謂的。行政膨脹扭曲了優先事項,腐蝕了機構,並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質量。

報告說,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和聯邦政府在應對1960年代和1970年代學院的經濟和聲譽危機時,發起了根本性的重大變革,永久性地改變了高等教育的性質。兩個最重要的轉變是研究的商業化和大學營銷革命。

換句話說,學生債務危機源於過去60年的一系列事件和決策。報告認為,學生貸款危機已經扭曲了整個美國經濟。每個美國人都生活在一個由不斷膨脹的學生債務所塑造的經濟中,無論他是否上過大學或借過任何學生貸款。美國納稅人沒有償還其他人自願獲得的學生貸款的道德義務。但如果他們被動地讓問題繼續下去,從長遠來看,美國經濟和納稅人將遭受損失。◇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24/163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