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鍾原:中共高層對私企釋矛盾信號的背後

作者:

近日黨媒連續熱捧習近平,基本上把習近平曾經的各類講話都摘錄了一遍。8月17日,習近平在北戴河會議後首次亮相,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中共黨媒的報道卻忽然大幅降調,對私營企業釋放出了自相矛盾的信號,背後大有蹊蹺。

新華社報道的大標題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二是「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李克強、汪洋、王滬寧韓正都參加了會議。報道稱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但基本就是重複了標題,更多的內容都被冠以「會議指出」、「會議強調」,似乎主體內容並非習近平一個人的表態。這與近日來不斷突出習近平「一尊」的格調截然不同。

新華社的報道重複了「共同富裕」的套話,忽然稱,「會議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推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中共高層的財經會議重新撿起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發」話語,可謂相當蹊蹺。這並不是習近平「治國理念」的內容,因此只能稱「會議指出」,至於這是不是北戴河會議討論的內容,則不得而知;不過,這確實應該算作北戴河會議後的某種「新說法」。

不僅如此,報道繼續稱,「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

這同樣屬於老調重彈,而且與近期大幅度整肅私營互聯網企業的動作完全背離。北戴河會議前,第二次公私合營的說法開始流行,私營企業主應該人人自危。如今,私營經濟好像再度被肯定,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估計私營企業家們又糊塗了。

接下來就更糊塗了,報道還稱,「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這段話又說回了「共產」、「大鍋飯」的老路。報道繼續稱,「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要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堅決取締非法收入」。

新華社的這篇報道中,出現如此自相矛盾的觀點,或許是中共的又一次欺騙和障眼法宣傳,或許也是北戴河會議上某種妥協的體現。報道僅象徵性提到了習近平的重要講話,更多內容則是新舊提法摻和、互相牴觸,應該反映出北戴河會議沒能真正取得一致,或者說,實際沒有真正的勝出者,各方的態度、言論都需要被體現,結果就搞出了四不像的報道。

8月15日,中共的《求是》雜誌刊登習近平的文章,拋出了「看齊」論,大概不是空穴來風,「習思想」似乎並未被所有人認可。

外界原本不斷猜測可能還有更大的金融整頓,但此次會議卻有些輕描淡寫,僅稱「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務院金融委……推進工作,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力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穩定」。

看起來,「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後,大概暫時沒有進一步的行動了。報道最後也僅要求「提升金融系統幹部隊伍監管能力,提高監管數碼化智能化水平……做好金融市場輿情引導」。

這大概也是北戴河會議上各派勢力妥協的結果,也可能現任高層認為,會議前成功揪住了反對派的小辮子,在會議中起到了重要的籌碼作用,會議結束、過關後,現在可以暫時鬆手了。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金融政治運動似乎就這樣偃旗息鼓了,很多人又體驗了一次被捲入中共權貴內鬥的典型經歷。

中共高層暫停折騰,應該也與中國大陸目前的經濟狀況直接相關。8月16日,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要突出做好保就業工作」,「加強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和困難群眾就業幫扶,通過穩定就業保障群眾收入和生活」。

大學生和農民工無法就業,就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中共再繼續折騰,只能雪上加霜。李克強還要求「做好市場保供穩價工作,完善並落實重要原材料價格上漲應對方案」。可見幾個月的問題至今無解。何況中共的新一輪折騰,已經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外資逃離,顯然大事不妙。

李克強還提到了洪災和疫情,以及「國際經濟形勢錯綜複雜」。李克強的調子與黨媒近日高唱讚歌的「十四五開局」顯然不合拍。這或許再次表明,北戴河會議可能確實沒有分出高下,各自的利益範圍也不能輕易動;當然,面對內外僵局誰也都沒什麼好辦法,所以針對私營企業才出現了左右拉鋸的說法。

近日高調宣傳的口號,包括「領航掌舵」、「滿意答卷」、「時」與「勢」、「定力和底氣」和「決心和信心所在」都沒法再唬人,中共高層的窘境和無奈差不多一覽無餘了。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18/163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