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沒有規矩的家庭,比貧窮更可怕

孟子言:「無規矩,不成方圓。」

世間萬物,皆有規矩。規矩,是一種準則,更是一種分寸。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離不開規矩。

人若沒有規矩,容易走入困境;家若沒有規矩,容易支離破碎;國若沒有規矩,容易走向敗亡。

規矩,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一個人想要成功,需遵守規矩,一個家庭想要興旺發達,更需有規有矩。

有規矩的自由叫活潑

沒有規矩的自由叫放肆

《家庭教育》一書中寫道:

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覺得規矩會束縛孩子的性格,抹殺孩子的天性,殊不知,沒有規矩的自由恰恰是毀滅孩子的元兇。

要知道,規則看似是一種約束,其實更是一種保護,忽視規則,就相當於漠視生命。

身為父母,在告誡孩子規則重要性的同時,更需以身作則。

在國外,一個小男孩在超市購物時,不停用購物車撞前面男子的腿,而小男孩的媽媽卻對眼前的一幕熟視無睹。

最終,這位男子忍無可忍,直接將一瓶牛奶倒在了小男孩頭上。

一位作家曾說:

「孩子身上存在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一生領路人的父母,他們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想要給孩子光明的未來,最不能忽視的,便是規矩教育。

好的孩子,是父母精心教育出來的,壞的孩子,是父母一味放縱和溺愛出來的。

身為父母,或許可以一味包容孩子,但社會永遠不會慣着孩子。

那些被包庇和掩埋的錯誤,就像一個定時炸彈,藏在孩子的體內,終有一天會讓孩子自食惡果。

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

將來一定有人給他長教訓

老話常說:「3歲看小,5歲看老。」

一個孩子長大後的模樣3歲便可從中窺探,5歲時便能猜到年老時的生活。

因此,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必先從小做起,正所謂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不成材,只有從小開始好好管教,長大後才能懂道理,明是非。

若是選擇無底線滿足孩子,不教導孩子明道理、懂規矩,最終被毀掉的是孩子自己。

有這樣一則新聞,一位父親和孩子在餐廳吃飯,孩子吵鬧不停,鄰座的人好心送來花生讓這位父親管教孩子,家長非但不制止孩子的行為還反過來威脅鄰座的人少管閒事。

隨後,熊孩子更是變本加厲,往對方的水煮魚中吐口水,幾次挑釁後,對方拿出刀子捅死了家長,並將熊孩子按在水煮魚中窒息而亡。

經調查,原來兩男子都是通緝犯,身上還背負着人命。

《遜志齋集》中寫道:「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

身為父母如果不給孩子正確的教育,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那麼自然會有人幫他長教訓。

在一個家庭中,規矩如同賽車的方向盤,一旦失去了方向,輕則失靈,重則「車毀人亡。」

有這樣一則視頻,一個涉嫌電信詐騙的孩子與母親抱頭痛哭。

視頻中,母親心痛地說道:「我教不了你,就社會教你,社會教不了,就是公安局、法院教你。」

《顏氏家訓》裏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身為父母,必須要擇善而教,只有給孩子制定好規則,才能讓他們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規矩,是孩子一生的「保護傘」,懂規矩,守規矩的孩子,才能走向光明寬廣的未來。

家庭想要興旺發達

就離不開規矩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

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的家庭都需要好的家規,古往今來,凡是長盛不衰的家族,都有着自己的規矩。

顏氏家族能夠延續繁榮500年,離不開《顏氏家訓》。

一代聖人孔子,其孔氏家族,綿延傳承了2500年,也正是因其「詩禮傳家」的家風。

禮,即是規矩,不守規矩,何以成人。

著名奧運跳水運動員郭晶晶對於規矩也是十分重視,在一次採訪中郭晶晶談到自己的孩子時說:

「孩子的爺爺經常會在孩子學習時過來看望,但我都會讓他把功課做完,才去跟爺爺玩。」

對於這個事情,郭晶晶從不馬虎,在她心中認為這就是規則。

要知道,規則,是育兒的根本,只有讓孩子守規則,懂規矩,才能讓他們茁壯成長。

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真正的愛是帶有規矩的愛。

韓非子曾說:「萬物莫不有規矩。」

不要覺得有規矩的孩子吃虧,正所謂龍游淺灘遭蝦戲,龍終究是龍,總有一天要上天下海的。

有規矩有原則的孩子才能更好地行走於世,失去原則和規矩的孩子,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

一位心理學曾說:「播下行為,收穫習慣;播下習慣,收穫性格;播下性格,收穫命運。」

規矩在無形之中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想要擁有好的前途,必然離不開規矩。

有規矩的家庭即使再窮也會發家,因為心存敬畏,沒有規矩的家庭縱然再富也會敗光,因為家風不正。

好的家風,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16/163326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