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以靜制動,是做人的大智慧

01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在一座寺廟裏,一老一小兩個和尚在讀書。

一個香客闖進來,講述了自己內心的痛苦。他和女朋友一直爭吵不休,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

老和尚說:「隨她去吧,你又何必管呢?」

香客一臉茫然,百思不得其解。但也不好多問,只能低着頭離開了。

過了幾天,香客又回到寺廟,感謝老和尚開悟。

原來,香客想通了老和尚的話,然後不再去理會女朋友的憤怒了,兩個人的感情反而變好了。

等香客離開後,小和尚問:「師傅,為什麼他們會和好呢?」

老和尚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大部分的爭吵,是因為互不相讓造成的。如果有人什麼都不管了,也不在乎了,自然就好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煩惱不休,總是與人爭執,不是生活過不下去了,也不是爭奪巨大的利益,而是內心「不服氣」。

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實已經生活夠好了,只是你不懂得滿足而已。

人心安靜了,世界就安靜了,煩惱就消失了,爭吵也消失了。「以靜制動」的智慧,前提是「安靜」,如果你無法安靜,那麼就制服不了任何人和事。

02

《道德經》裏寫道:「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做人應該要穩重,藏起自己的鋒芒,管好自己的嘴,控制自己的內心。

管好了自己,然後再去反觀別人,就能夠洞察到一切了。別人的美,別人的丑,別人的惡,別人的善良,別人的愛情......如果和自己無關,那就都別去管了。

讓別人成為別人,這是一種莫大的善良。

自己的美,自己的丑,自己的惡,自己的善良,自己的感情......能夠管好自己,就是善待了自己,就能夠做更好的自己。

靜觀其變,才能穩步推進,才能「無為而治」。

有些事情,需要人工干預。比方說,引水入稻田,你需要建設一條渠道。

有些事情,無需干預。比方說,老天爺要下雨,要打雷。

管好能夠管好的事情,放棄註定管不好的事情,人生就輕鬆多了,也不會活得迷茫。

03

《道德經》裏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善良的。就像春天的風和雨,潤物細無聲。

但凡貪求回報的善良,都不是真正的善良,都不會是安靜的。

在朋友圈裏,看到這樣的一個小故事:一個年輕人,手裏拿着七八個紅包,發給窮苦的人。他一邊發紅包,一邊讓周圍的人拍照,還擺出了很多種姿勢。

後來,年輕人被當地評為「好人」,得到了想要的榮譽。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年輕人」,比比皆是。為了榮譽,故意去做一件好事,還放肆宣傳,把自己當成了大人物。

可是,這樣的榮譽,會令人心安麼?

大善人曹德旺說:「人要有良心,我對社會始終抱着感恩的心態,我是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幫助社會。」

做人,要講良心,而不是講榮譽,更不是講面子、講排場。

當一個人帶着功利心去做某件事的時候,內心就是浮躁不安的,反而容易被別人牽着鼻子走。

比方說,一個愛榮譽的人,會被人要挾着去做某件好事;一個愛面子的人,會被「人情債」困住;一個愛佔位置的人,不知道進退。

唯有捨去功利心,堅持做善良的人,並且不圖回報,內心就安寧了。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個人的初心,而不是一場走秀和鬧劇。

「人在做,天在看」,善良的人,會得到老天爺的幫助,任何事情,都能水到渠成。這是「一報還一報」的智慧。如果你做了很多好事,但是沒有得到實物的回報,那麼你的內心安寧了,就是最好的回報。

真正懂得以靜制動的人,不是對一切都坐視不理,也不是一直在暗處,而是積極主動去做好事,對於「回報」的事情,卻無動於衷。

04

很欣賞這樣一句話:「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決不淹沒你的優長;你低我便湧來,決不暴露你的缺陷。」

遇到強大的敵人,你就委屈一時半會,別與人爭鋒,因為你爭不贏別人。等你真正強大了,你反而不想和別人爭了,因為你學會了惠及周圍的人,懂得幫助弱者。

不與別人鋒芒相對,你才能保全實力,才能在別人的眼皮底下,慢慢變強,做成自己。

求財的人,懂得「悶聲發大財」,發出的聲音越小,越不會引起別人的嫉妒,也不會引來過多的競爭壓力。

求學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師」。把身邊的人當成老師,自己謙虛一點,別人的智慧,才會像流水一樣,湧進自己的生命。

聽別人說話的人,懂得沉默。當自己閉嘴了,別人才能好好說話,才能吐露心聲。

觀察別人的人,懂得不動聲色。讓別人自由自在地生活,你才能觀察到別人最真實的一面。你一旦干預了別人,就會讓別人有所警惕,從而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

制服別人的時候,要「知己知彼」,不能貿然行動。了解了別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才能勝券在握。

幫助別人的時候,要「對症下藥」,幫扶的辦法要精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如何把「漁」送給別人,需要你看清別人的家庭真相。

以靜制動,是成熟的大智慧——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皆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13/163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