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新華社新定性立陶宛反共 斷交威脅雷聲大雨點小?有說半年後大使悄聲回職

作者:

立陶宛地圖©維基百科照片

中共官媒新華社針對中國召回駐立陶宛大使發表評論文章聲稱,立陶宛在反中道路上愈走愈遠,是因長期親美路線,且藉此向拜登政府表忠。但立陶宛此舉難以影響中歐合作大局。不過美國與歐盟均明確表態支持立陶宛對台政策。

據中央社今天報道說,新華社稱立陶宛「反華」有美撐腰,但無礙中歐關係。新華社10日晚間以「立陶宛為何在反華道路上越走越遠?新華社發文解讀」為題發出的文章說,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由於歷史恩怨等因素,對俄羅斯疑懼心理突出,在安全上高度依賴美國,長期採取親美政策,對俄態度強硬。文章宣稱,中美關係發生變化前,立陶宛對中政策「相對比較務實」。隨着美國對中國採取遏制打壓政策,立陶宛的對中政策逐漸走偏。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期間,立陶宛開始在一些涉中問題上「隨美國起舞」。2019年2月,立陶宛安全部門發表報告,將中國稱為「國家安全威脅」。

2019年7月,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更表示,中資可能會威脅立陶宛國家安全;2020年10月,立陶宛中右翼執政聯盟上台,對中政策明顯轉向激進。拜登政府上台後組建反中聯盟,立陶宛成為歐洲國家中的「反華急先鋒」。

文章又說,立陶宛在台灣議題上的「拙劣表演」,背後「有美國的慫恿默許」,一系列反中操作都與美國有直接關係。特別是歐洲國家在拜登政府上台後,在中美間選邊站隊壓力加大,對美國需求甚多的立陶宛選擇倒向美國,配合推行「價值觀外交」,並對中國進行戰略競爭。因此,立陶宛急於向拜登政府示好。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將外交重心轉向中東歐,加強在波羅的海三國軍力部署。但拜登上台後,美國將法、德等西歐大國的協調合作列為重點,對中東歐重視度下降。而波羅的海三國視俄羅斯為心腹大患,依賴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加上俄羅斯近年來動作頻頻,立陶宛等國對美國的安全需求有增無減。

文章引述中國專家聲稱,立陶宛將其外交政策與美政府利用台海問題遏制中國的戰略重點相對接,企圖通過打「台灣牌」提升自身在美戰略中的地位「竭力討好美國」,促使美國重視其需求。這篇文章又宣稱,立陶宛一些政客「曲解」中國與中東歐「17+1」機制,認為中方對立陶宛「重視程度有限」,投入偏向其他國家,且讓立陶宛對中國出現貿易逆差。

文章引述中國專家認為,中共與立陶宛關係趨冷對中歐關係不會產生實質影響。一是立陶宛體量和在歐洲聲量有限,難以影響歐洲輿論。二是歐洲其他國家與立陶宛的觀點立場不盡相同,不會輕易跟風,大多數中東歐國家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無意傷害對中合作關係。三是立陶宛退出「17+1」機制及「打台灣牌」,是為獲取美國支持的主動行為,他國沒有跟進必要。

據新頭殼今天報道稱,台灣將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此舉引發中共外交部的不滿,在10日宣佈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立陶宛同步召回的駐中大使,立陶宛議員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在臉書發文表示,中國每次只要一不開心就會召回駐外大使,但通常在半年後就會默默回來,每次都是如此。

馬爾德基斯表示,由於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引發中共外交部召回駐立大使,感激中國給予立陶宛壓力,這讓立陶宛更能從中看出利益合作關係,了解到需要和像台灣這樣強大的民主經濟體系合作,而這對我們的未來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是立陶宛目前最需要的。

馬爾德基斯提到,他無意干涉中共內政,也不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他強調不能不看到世界的真實現況,並順帶一提指出,梵蒂岡甚至早已承認台灣。

對於召回駐外大使,馬爾德基斯表示,近年來,中國只要不開心,就會這樣做,但通常半年後就會悄悄回來,每次都是如此。

該報道稱,立陶宛外交部也回應此事,對中方此舉表示遺憾的同時,立陶宛外交部藉此機會重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我們決心和歐盟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發展與台灣的互利關係。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12/163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