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一切收入都歸中央 中共國經濟發展模式已迎來巨變!

作者:

最重要的新聞是: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稅務總局、人民銀行(請注意是四個部門聯發),公開了《關於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礦產資源專項收入、海域使用金、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四項政府非稅收入劃轉稅務部門徵收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決定將由自然資源部門徵收的上述四項非稅收入,全部劃轉給稅務部門負責徵收。

其中從河北、上海等七地開始試點,2022年1月1日起在全國全面實施這項征管劃轉工作。

這七個地方是:河北、內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島、雲南。

也就是說,一出台這個《通知》,天子腳下的河北和內蒙,長三角的上海和浙江,已經被管了起來。

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標誌着一切權力歸蘇維埃。

事情可以從1980年代說起。

當時我國改革開放,首先是解決價格雙軌制問題,也就是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價格不一樣,差別可以很大。

國家一直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但是1990-91年經濟不振,體制內外價格差別不大,這個問題就順勢解決了。

然後就是1994年的分稅制。

實行分稅制的本質是調動地方積極性,因為如果地方政府有自己的收入,就會積極發展本地經濟。

因此,當時把稅務局分成國稅和地稅,地稅歸地方所有。

當然詳細的規定更複雜一些,比如還有中央和地方共享稅,在核定地方收支數額的基礎上,實行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制度等。

再後來是1997年的放開房地產,賣地收入歸地方。

有了這三大改革,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被充分刺激起來,加上當時我國的內外部環境不錯,於是各種開發區蓬勃發展,各個地方政府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但是搞着搞着,差別就出來了。2010年以後,長珠三角、北京、一些省會仍然搞得不錯,但越來越多的地區,經濟越來越不行了。

也就是說,如果任由地方發展,就會形成良性和惡性循環。

這是體制決定的。沒辦法。

國家的應對是:儘量把一切權力收歸中央。

比如,2018年,國稅、地稅又重新合併了,改名為稅務局。1994年開始的國地稅分開的歷史,已經徹底結束。

全部稅收,被中央牢牢抓在手裏。

現在,又把四項政府非稅收入劃轉稅務局,地方政府已經幾乎沒什麼財權了。

在這四項收入里,賣地收入是絕對的大頭,正規的名稱是"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20年,賣地收入是84142億元,同比增長15.9%;今年前4個月是21383億元,同比增長35%。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2020年,全國稅收收入是13.68萬億元。

因此,賣地收入相當於稅收的60%,這是個巨大的比例,也是地方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

和賣地收入相比,其他三項都是毛毛雨。比如,2020年我國礦產資源專項收入是977.54億元,連一千億都不到,和8.4萬億的賣地收入完全無法相比。至於海域使用金、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但不管怎麼說,蚊子肉也是肉,現在都歸稅務局了,也就是歸了中央。

以前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分權,是被香港經濟學家張五常極力誇讚的"諸侯經濟"模式。張五常認為,地方有了充分的財權,就有發展經濟的動力,市縣長、書記們利用自己的行政資源,以遠比市場機制速度更快、範圍更廣的方式來調配生產要素,從而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張五常是一個很有水平的經濟學家,他的《經濟解釋》三卷本寫得非常好,也是我國享譽世界的不多的幾個經濟學家之一。

但是從2014年開始,他的"諸侯經濟"的說法,在我國逐漸轉變為負面。

比如2014年1月《中國證券報》就發文有文章說:

從壞的方面看,這種模式就是廣受病垢的各界指責的"諸侯經濟"發展模式,為了地方局部利益,他們大搞重複建設,惡性競爭,甚至相互封鎖、相互拆台。

大致劃分起來,從改革開放之初到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地方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所帶來的效果是利大於弊,我國中低擋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了,並在世界上佔據了優勢地位,從而造就了所謂的"中國經濟奇蹟"。

但是,次貸危機爆發之後,這種模式產生好的效果幾乎都消失了,而壞的效果則進一步凸顯。

說得更通俗一些,百廢待興時是增量經濟,各地方政府的競爭是良性競爭;但到了存量競爭階段,諸侯經濟就是惡性競爭了,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

其實這件事情,2012年袁劍出版的《大拐點》,說得更加透徹。

在《大拐點》中,他提出了五個基本判斷。

1、社會反向運動造成整個社會成本上升。

什麼是"社會的反向運動"呢?這是指當市場和政府把社會壓縮到極點的時候,在隨後的歷史過程中會發生一個反向運動。具體到經濟上,則表現為企業成本(包括環保和人力成本)的劇烈上升,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變化。

2、2008年後,中國經濟進入泡沫化階段。顯然,是"四萬億"讓他做出的這個結論。而2013年之後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4和2015年之後的……,仍然沒有完全消除。

3、全球市場擴張體系終結。奧巴馬階段已經表現出了這個苗頭,特朗普階段基本上是赤裸裸了,而現在是拜登階段。因為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都寄生在以美國為主的全球市場擴張的過程中。那麼,當美國在經濟上轉入防守狀態時,這個擴張體系必然會終結。

4、資本外逃。

5、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蜜月結束。袁劍認為,中央和地方的蜜月從2008年開始就逐漸結束了。張五常所謂的"諸侯經濟",在袁劍看來,是中央給予地方不恰當的激勵造成的,因而不可持續。

而一旦不可持續,中央和地方的蜜月關係會從此結束。

2012年開始的大力反腐、2016年的樓市限購限貸、2018年的國地稅合併,極大加劇了這個進程。

現在,四項收入又歸稅務局徵收,象徵着地方政府已經幾乎沒有財權了,中央和地方的蜜月,已經徹底結束。

而2014年的全民創業,則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地方更大的權力,現在來看只是短暫的蜜月重溫,是歷史大趨勢下的一個短暫迴旋。如此而已。

那麼,為什麼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關係會這樣發展呢?

袁劍更強調社會和文化的因素,他認為殺雞取卵的經濟增長模式對社會信任造成了很大破壞,從而造成社會成本的上升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不可持續。

由此他提出要改革……袁劍還認為,解決之道是不再是人為地拔高經濟增長速度,而是要儘快建立一個經得起衰退衝擊的社會結構及政治結構,以免衝擊突然從天而降之時,中國社會成為一片廢墟。

以上都是在2012年《大拐點》中的觀點。

深不深刻?前瞻不前瞻?

老鄧在2017年就有以下觀點,今天來看仍然沒有過時。

一、當今我國的三大矛盾,都極難解決。

第一大矛盾是收入差距矛盾,包括行業、行業內部、地區、以及城鄉收入差距。

第二大矛盾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第三大矛盾是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之間。

迄今為止,這三大矛盾解決得怎麼樣呢?

好像只有第二個貌似得到了解決?但是收歸財權,真的解決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了嗎?

希望以後越做越好吧。尤其是當中央已經完全收攏了財權,或許可以解決所有這些矛盾了。

矛盾是貧富差距、文化差異、人口增減而帶來的。我只能說:隨着時間流逝,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錢肯定越花越多,能不能解決還不知道。那麼,這三大矛盾有沒有統一的解決辦法呢?

當時我還有四個觀點,都列在下面。

二、正式去槓桿是2017年10月份,未來幾個月乃至更長時間,去槓桿將相當嚴厲。

現在來看,國家全面收攏了財權,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動力將大幅削弱(而且現在考核幹部也不看GDP了)。那麼,中國長期的高槓桿問題,有望從根本上得以解決。

很可能會以某些房企的轟然倒塌為標誌。

三、2018年,大通脹將全面開啟。

四、廣東將成為中國經濟最主要的發動機,醫療行業會長牛。

現在來看,是不是全說對了?

只是在2018年,我對去槓桿的觀點有所反覆,一度以為去槓桿已經結束。

現在來看,國家一直在去槓桿,哪怕一些巨無霸房企有可能倒掉,也在所不惜。

當時我的文章叫《未來幾年中國的大趨勢(重磅文章!)》,有興趣的可以在網上搜搜,應該還有。

好了不再回顧過去,現在既然國家收攏財權已經大功告成,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可能發生什麼。

按時間順序,可能會有以下結果。

一、十幾個一二線城市將抓住最後的窗口期大力賣地,準備養膘過冬。

既然《通知》從2021年7月1日就開始在河北、內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島、雲南試點,現在對於廣東、江蘇、北京、一些熱門省會和城市來說,還有半年的窗口期。地方政府一定會利用好這半年時間和剩下的兩次集中賣地,爭取多賣收入,準備養膘過冬的。

這裏面有幾條最大的"漏網之魚":廣東(包括廣州、深圳),江蘇(包括南京蘇州),以及北京、重慶、武漢、長沙、成都、廈門……這些熱門城市。

很多這些城市,一年的賣地收入都在千億以上,少說也有大幾百億。這些地方政府的領導,當他們看到現在的上海和杭州已經不再能獲得一年大約2000億的賣地收入時,會作何感想?

利用這半年窗口期,好好賣一把,以後就是裝樣子了。

二、地方政府尤其是熱門城市的基建,將面臨大幅減少。

我們要知道,那些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地鐵、大廈、廣場之類的,現在基本上是地方政府靠賣地的收入在修建。

幾百上千億的投入都是賣地得來的。如果賣地收入歸中央,以前沒有完工的工程要想不爛尾,就不得不向中央請款。雖然不一定請不到,但地方政府為了減少麻煩,大概率會不再規劃新項目,先把手裏的做完再說。

比如,2016年京津冀規劃了3500公里的城際鐵路,投資額可能達到6500億元,2030年完成。其中,北京至唐山的城際段鐵路里程149公里,設8座車站,建設工期4年,總投資449億元,要求2020年完工。但現在(2021年6月)還在施工中,說2022年建成。

為了支持建設,北京的土地溢價收益的50%,被納入了軌道交通建設基金。天津、河北也差不多,但它們遠不如北京有錢,所以這些建設以北京為主。當時北京的如意算盤是:開通了城際高鐵後,附近的地價都會漲,然後繼續賣地,繼續建設……大城市就是這樣吸納人口和經濟的,導致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不過後來北京驅趕"低端人口",還要把一大幫人遷往雄安,這應該影響了北京的賣地,房價也疲軟了好幾年,加上新冠,導致工程拖了又拖。

我估計,當北京完成這段149公里的鐵路後,大概不會有完成3500公里的雄心壯志了。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以後地方政府就是幫中央維持地方的機構,一切建設國家說了算。國家來設計,國家來安排。

但是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也不會完全為零,因為若明若暗的分成機制總是有的。只是國家有更大話語權,理論上說,地方政府已經完全要看國家的臉色行事。這對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積極性,肯定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三、地方政府人員的收入將明顯減少。

熱門城市的賣地收入除了搞基建,另一個大頭就是給地方政府人員漲工資。現在當一年一千多億的賣地收入被收歸中央,富裕地區的市屬工作人員的收入,將明顯減少。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蘇州市政府的公積金就比省直屬的明顯要高,因為江蘇要考慮全省,而蘇州只需要考慮自己就行了。而蘇州市政府有錢,當然可以多發。其實這在全國是普遍現象,富裕城市的市屬工作人員,平均收入(包括公積金)都是比較高的。

不是高一點,而是高很多。比如杭州的街道辦,一年收入幾十萬很平常。

以後這些富裕的地方政府會不會明顯降低人員工資,甚至裁掉一些工作人員和"臨時工"呢?嘿嘿,應該很有可能吧。

四、地方政府將鼓勵有實力的企業(主要是房企和國企)進行"舊城"改造。

也就是說,已經賣給企業的具有70年產權的地,企業怎麼搞是自己的事,地方政府有可能會抽取類似於管理費之類的各種費用,不再搞什麼大規模賣地了。

五、地方政府將開拓新的財源。

比如,各種罰款或管理費,當然搞大了也可能會納入中央管理。

這裏老鄧給大家說一個很多人忽視的"新思路",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設。比如"智慧停車",以前是各個街道辦建立小停車場,租給一些小公司經營。但現在信息技術發達了,完全可以納入市里統一管理。而且有很多地方只能設置幾個停車位,單獨安排個人收錢不划算,所以都可以納入"智慧停車",掃個碼交錢就完了,完全不需要人工。

這些收入歸誰呢?當然是市政府。

比如一個大城市有200萬輛車,收繳和開拓了100萬個停車位,每個停車位每天平均收入30元,一年就能收30*365*100萬=10.95億。雖然相對於賣地收入是毛毛雨,但現在聊勝於無,這些收入渠道多開拓一些,地方政府不至於啥也沒有。關鍵是,這些都是一次性投入,信息系統建好,停車位建好,以後的維護費用是毛毛雨,坐地收錢多爽。

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都在搞"智慧城市",以後恐怕會異化成搞很多收租金的場所,富裕城市的地方政府將不亦樂乎。目前這塊收入國家還沒盯上,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挺高。

為了當新型包租公,地方政府還是有一點發展經濟的積極性的。

只是我擔心"智慧城市"會不會讓更多人待業?普通老百姓就業或發財的機會更少了。拿停車來說,每個城市上千個收費工的工作,已經沒了。

六、熱門城市的熱度不會突然降低,目前房企在熱門城市的土地儲備,現有的存量房,將越發金貴。

好像房地產企業將迎來一波估值修復?但前提是渡過目前這波難關再說,而且也要看具體的房企在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儲備比例。所以對房企來說,還得看一段再說。

不過,熱門城市現有的存量房,房企在這些城市的土地儲備,肯定會越發值錢,尤其是在大通脹的環境下(後面再說)。

七、國家將承擔起全國的基建任務。

這是很顯然的。國家既然把錢都收了上去,為了解決全國的就業問題,當然就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因此從全國範圍來看,基建不可能不搞,甚至可能會繼續維持和擴大規模。

八、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通脹將繼續。

這是因為從總體上看,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既然總體上會降低,就業問題就會越發嚴重。而全國上千個市縣的賣地和經濟都由中央統一管理,效率也是一個問題。所以長期來看,國家的財政支出只能更大。

九、一切都在向過去的光榮時代前進。

比如,2021年3月18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了《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其中規定,學校應嚴格控制考試次數,不公佈考試成績和排名。6月1日教育部在《未成年人保護規定》中重申,禁止學校、教師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但要求學校採取措施,便利家長知道學生的成績等學業信息。

破除"唯分數論",很好,很好。但只要高考存在,我不知道"唯分數論"會破除到什麼地步。沒有了"唯分數論",寒門子弟的上升階梯還剩什麼?難道這意味着高考……?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稅收已經分成國稅和地稅,當初誰能想到分開?分開了還能合併?

房地產市場化,賣地收入歸地方,現在又歸中央,誰能想到?

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已經迎來巨變。

中國的發展模式,早已進入了新時代。

從更高的角度想想,國家把一切財權都收歸中央,全國一盤棋,是不是在為未來更嚴峻的局面做準備呢?

隨着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中產品的同質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消費者可以選擇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服務,品牌則成為顧客選擇商品的重要依據。可見,一個好的品牌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很多企業卻未真正意義上的明白品牌所蘊含的商機和其真正的概念,許多本土的企業(包括知名企業)並未真正意識到品牌在市場競爭、贏得消費者方面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08/162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