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雙減」的餘波震盪層層跌宕,A股、港股以及中概股集體大跌。
繼最開始的教育股之後,股市迎來了悲情的時刻!
根據雪球的數據,各種茅全崩!中國平安再跌5%,股價跌破55元;騰訊大跌7%,股價跌破500元;萬科在地板上再跌7%,股價逼近21元;片仔癀、復星醫藥、通策醫療盤中跌停;愛爾眼科盤中暴跌13%、愛美客暴跌17%、隆基股份跌超7%。
服務行業幾乎全軍覆沒。
最近一直持觀望態度的資金,開始明白這一次,和以往真的不一樣。
從生育、到教育、到樓市,政策力度在全面加深。
就在幾天前的7月24日,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在青島2021中國財富論壇做了一個演講。
中國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正向高質量快速發展轉變,過去那種過度追逐短期收益的投資模式已經不可持續。
今後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科技創新、綠色產業、先進制造、基礎設施的等領域。
在周一股市的一片哀鴻中,晶片半導體逆勢上揚!
這基本宣告了服務行業和高端製造業的一次徹底決裂。
經濟政策已經從過去一直堅持的以服務行業帶動經濟增長的格局,向高質量發展徹底轉軌。
所以,一個共識是,過往一路狂奔的服務行業,在將來,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
聯想到最近屢被打擊的互聯網,從螞蟻金服、滴滴出行被查,到在線教育被錘,騰訊音樂被擼,再到平台二選一被禁,平台抽成比例聽工會……
幾乎全部都是對於消費互聯網的遏制。
這背後,是互聯網行業的嚴重內卷,已經造成了社會摩擦成本急速飆升。
回溯歷史,當中國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時,已經是全球互聯網的成熟期,也是上一波全球科技創新周期的尾聲。
所以,在過去的很多年,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幾乎全部是在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模仿。
這導致國內互聯網很快進入到存量時代,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內卷嚴重。
一直以來,國內互聯網任何一種新商業模式,所依憑的唯一路徑就是燒錢。
誰的錢多誰就獨霸天下,成為稅收性壟斷企業。
但是,國家對於行業政策導向和邏輯都變了。
在之前幾十年,國內一直追求的是少數人先富起來,也就是效率優先。
原來高瓴的重點投資方向有三個:大消費、醫療健康和互聯網。
現在,互聯網則被——硬件和科技研發細分行業——取代了。
形勢永遠比人強,人只能跟着形勢走!
時代的產物終究要歸於時代!
再聯想到最近的房地產。
劉煜輝說過一句話:
和房地產、互聯網綁定的通脹股都涼拌了。
正是從今年開始,高層對房地產治理邏輯完全不一樣了。
先是從金融端控制了從土地開發最終銷售的產業全鏈條。然後,又通過二手房價格管制,控制了收益預期。
即打破了地產是最大剛兌的基層認知,又通過制約二手房交易,限制了房地產的流通性。
招招都在誅心!
就在最近,中介要被重拳整理已是共識。
在7月24日,住建部聯合8部門共同出手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的文件中,立下了三年的軍令狀,而中介正是要大力整頓的事項之一。
接着就有了交費中介費被限制的內部消息。針對這一消息,媒體求證各中介門店,均表示「沒收到」。
無風不起浪。不管會不會出重拳,中介肯定會規範。獨家房源,統一合同,監管備案,價格登記紅線等等都會受到監管。
高層不可能讓中介成為樓市調控的博弈對手和制約調控效果的」不穩定因素。「
再聯想到最近中概股的另一個新聞是聯通退市紐交所。
雖然這是從五月份就已經確定的事情,但是聯想到滴滴事件,這背後是有深意的,則在中概股。
聯通就是中概股回流的表率和先鋒。
大概率,中概股都將會逐漸回流。包括最大的中介貝殼。
在聯通的帶領下,形式很明確,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作為最大的中介平台,貝殼只要回歸,就會被收編,然後再主板上市。
這個意義在於,在此之前,新房是容易控制的環節,因為是計劃經濟,從土地到開發到交易都可控制。
唯有二手房,因為是C2C的市場經濟,所以很難控制。
現在,控制了貝殼,就控制了二手房交易的最大平台,就等於是控制住了二手房交易。
也等於是將二手房從市場經濟重新拉回了計劃經濟。
毋庸置疑,關於樓市的全鏈條都已經處在」改革大旗「的籠罩之下,更多的政策將會接踵而來。
樓市調控已經走向縱深,地產全鏈條終將無一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