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上任 透着古怪

中共顯然成了驚弓之鳥,假如美國真不打算承認中共政權,怎麼會派副國務卿去天津對話呢?中共的「三條底線」之首,實際暴露了中共高層內心的虛弱,中共再次的戰狼表演,更像在試圖掩蓋自身的虛弱。不過,秦剛低調赴美卻等於直接向美國露怯了。

7月28日,中共駐美大使館網站發佈了新任駐美大使秦剛的致辭,但一直沒有看到中共黨媒和中共外交部公佈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秦剛的任命。(網站截圖)

楊威評論文章:7月28日,中共駐美國大使館網站發佈消息,「新任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秦剛抵達美國履新」。多日來的猜測終於得到了證實,同時卻現出了蹊蹺,外界至今沒有看到中共黨媒和中共外交部公佈習近平對秦剛的任命。

假如沒有習近平的任命,秦剛自行接任駐美大使,好像不大可能,但目前的情形的確本末倒置了。按照中共的規矩,只有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有權任命駐外大使,然後向派駐國元首遞交國書,方可上任。

一般來說,中共黨媒新華社是公佈習近平任命駐外大使的權威機構,中共外交部時常同時發佈。如今,無論新華社或中共外交部網站,都沒有看到習近平任命秦剛接任駐美大使的主席令,中共駐美使館網站就自行公佈秦剛到任的消息,顯得不大尋常。

有大陸網站及時證實了秦剛上任,但中共黨媒和中共外交部卻沒有第一時間通報。習近平的任命應該已經在內部下達,為什麼沒有先公佈,卻讓秦剛「自行上任」呢?

這樣的蹊蹺當然反映了當前中美關係的尷尬態勢,應該也與中美天津會談直接相關。看來,中美天津會談的安排拖延了比較長的時間,中共高層一直想讓秦剛置身事外,也許想讓他向美國傳遞某些不同的信號,但只能在私下裏、不能公開。

7月27日,有多家媒體報道,秦剛在上海浦東機場搭乘飛機前往美國,恰恰是中美天津會談結束的第二天,這自然不是巧合。中共故意等到中美天津會談結束後,才令秦剛赴美上任,硬生生拖了一個多月。

6月21日,中共原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出了《致全美僑胞的辭別信》,結果繼續留守了30多天,應該也算外交領域的一大奇觀。不知在中共的外交史上,這算不算破天荒的一次。當然中共真正的外交史也並不長,1979年美國正式承認中共政權後,更多國家才正式與中共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把中共高層帶到世界的舞台也不過才42年。

秦剛低調赴美表明了中美關係的極度低潮,中共也自行揭開了戰狼外交背後的孱弱。剛剛結束的天津會談,中共刻意宣傳給美國「上了一課」,但美國新政府至今沒有派出駐北京大使,中共卻不敢輕易召回駐華盛頓大使,或令其對等空缺。

中共沒有提前公佈秦剛的任命,或許還擔心秦剛能否順利上任,美國政府是否會阻撓甚至不接受。若中共提前公佈任命,結果未獲美國認可,豈不是太丟人,因此中共高層只能讓秦剛悄悄赴美,能夠順利通過美國海關,最後走進駐美使館的館舍,應該才算石頭落地了。

實際上,美國政府沒有理由拒絕中共派駐的大使,除非是一個證據確鑿的罪犯,但中共的擔憂卻實實在在。在7月26日的中美天津會談上,王毅提出「中美關係的三條底線」,第一條就是美國「不得挑戰」中國共產黨制度。可見,中共高層確實擔憂美國政府可能不承認中共政權,當然也會擔憂美國拒絕中共新任大使。

中共顯然成了驚弓之鳥,假如美國真不打算承認中共政權,怎麼會派副國務卿去天津對話呢?中共的「三條底線」之首,實際暴露了中共高層內心的虛弱,中共再次的戰狼表演,更像在試圖掩蓋自身的虛弱。不過,秦剛低調赴美卻等於直接向美國露怯了。

7月28日白天的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能否證實秦剛赴美上任,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僅稱,「相信你很快會看到有關消息」。直到最後一刻,中共都不敢公開秦剛的任命。

王毅對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說,「不是要挑戰美國,也不是為了取代美國」,這根本不是一個正常外交會談該說的話。中共很想取代美國,當着美國的面卻一再試圖解釋不想取代美國,這算示強還算示弱呢?

中共也試圖在談判中喊高價,最重要的本應要求美國在關稅、科技制裁、人權制裁上讓步,卻放在了「三條底線」的第二位;之前划過紅線的「涉疆、涉藏、涉港、台灣、南海、東海等問題」被放在了第三位;要求繼續獲得美國承認被放在了第一位。在正常的外交談判中如此表述的,全世界估計難找第二個國家,只有自認不合法的政權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秦剛是否到任,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可能很有限,無論中共駐美大使、外交部或外事辦,都需要按照中共高層的旨意行事,沒人敢自我發揮。秦剛被選中,自然也因為最讓中共高層放心,不會自行其是。

正是在中共高層的授意下,秦剛赴美上任搞成了烏龍;王毅在天津會談繼續被要求假裝強硬,實際透漏了內在的虛弱。相信美國國務院應該及時撲捉到了這些信號,中共高層早就沒招了。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耐着性子完成了新一輪的摸底試探,美國新政府對中共的下一步策略也該清晰了。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30/162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