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千億債務壓身中國最大「紅頂商人」大廈將傾

近些年許多名噪一時的民營資本系財團,如德隆系、明天系、萬向系、安邦系、寶能系、海航系等,因這樣那樣的原因爆煲,最後或煙消雲散,或被打散重組,安全上岸的也是謹言慎行,公司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近些年許多名噪一時的民營資本系財團,如德隆系、明天系、萬向系、安邦系、寶能系、海航系等,因這樣那樣的原因爆煲,最後或煙消雲散,或被打散重組,安全上岸的也是謹言慎行,公司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如今,大名鼎鼎的泛海系,也因債台高壘,面臨着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務危機。泛海的流動性危機,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就已顯現徵兆,迫使公司大舉拋售資產自救。

有媒體統計,最近2年泛海系通過出售資產,累計套現超過230億元,大部分用於償債,包括兩次轉讓旗下最賺錢的民生證券的股權給上海國資背景的股東,獲得66.5億元資金。可即便這樣,公司的債務壓力也未有明顯緩解。

最新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泛海控股的負債高達1460億,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合計接近500億元,而公司手持的貨幣資金僅有194億,完全無法覆蓋債務。而此時,盧志強持有的泛海控股股權,已經有超過95%被質押。

01

甩賣泛海?!

從未見過泛海如此密集的拋售資產,但它真實的發生了。

——2019年初,泛海控股以近149億元的價格,把最核心的物業資產北京泛海國際項目、上海董家渡項目的部分地塊,轉讓給了融創,其中現金支付125.53億元,沖抵債務23.34億元。

——2020年初,泛海控股宣稱以12億美元價格賣掉美國三藩市的相關資產,另外還宣佈對旗下控股子公司民生證券擬增資擴股,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募資不超25億元。

——2021年1月,泛海控股將其持有的民生證券40%的股份轉讓他人,回血66億元;同月,泛海以30.6億元拋售了其核心的武漢CBD項目,又在3月以5.45億元轉讓武漢萬怡酒店用於抵債。

——2021年4月,因債務糾紛,泛海控股控股股東中國泛海所持的8.03億股公司股份,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其中的2.94億股隨後在阿里巴巴司法拍賣網平台上被公開拍賣。

——2021年6月3日,泛海控股宣佈,以13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的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賣給美國黑石。IDG是全球知名的市場研究、科技媒體、數據和營銷公司,2017年泛海將其收購,盧志強曾親自站台出任董事長,並宣稱IDG將「為集團多元化佈局提供助力」。持有不到四年,這一「重要資產」就被泛海轉賣脫手。

此外,在2021年6月-8月間,泛海控股到期兌付境內債券本金餘額達37億元,其核心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公司因未清償山東高速融資租賃款20億元,名下兩個地塊被查封,持有的瀋陽泛海建設100%股權被凍結;要出售的美國三藩市項目,也因為工程款糾紛被當地分包商起訴,被迫終止出售,並面臨數億美元的訴訟。

東方金誠、聯合資信等評級機構,也先後在今年5月下調了泛海控股的長期信用等級,評級展望維持負面,導致泛海的發債成本直線上升。

引人注目的是,被稱為中國「最神秘商會」之一的泰山會,今年1月傳出因內部分歧較大矛盾較深,已經自行解散的消息,而盧志強作為泰山會的重要成員,在會中威望頗高。

在一些人看來,如同泰山會,傳奇如盧志強和他的泛海系,在當下似乎也逃不過沒落敗的宿命。

02

大佬的帝國版圖

泛海的掌舵人盧志強,無疑是中國商界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盧原本只是山東濰坊技術開發區一名處級官員,因升遷無望,36歲開始下海經商。在教育和培訓行業賺得第一桶金後,對政策走向十分敏感的盧志強,看到國家有跡象啟動住房改革,意識到房地產市場將大有前景,於是果斷調整業務方向,創立了山東泛海集團公司,開始涉及房地產,1988年又在北京創立了中國泛海控股集團。

此後,中國房地產市場步入上升周期,泛海的地產生意也隨之越做越大,開發了武漢CBD項目、北京「泛海國際居住區」、杭州「民生金融中心」、深圳「泛海拉菲花園」等一系列知名項目,甚至到洛杉磯、三藩市、紐約、夏威夷等海外地區收購大量商業地產。房地產業務不僅給泛海帶來滾滾財源,更成為泛海商業帝國的最強有力的根基。

房地產以外,盧志強還瞄準了金融業,很早就開始籌劃他的金融版圖。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金融業向民營資本開了一個口子,盧志強在「泰山會」(即泰山產業研究院,是中國最知名的商會之一)和全國工商聯的加持下,參與了國內首家民營銀行——民生銀行的發起設立。

2000年民生銀行上市,泛海控股持股9.42%,成為第二大股東;2002年《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出台後,民營企業被准許進入證券業,泛海控股隨即主導了民生證券(原黃河證券)的增資擴容,拿下了民生證券,並投資了海通證券。

同年,盧志強還參與發起設立了國內首家民營制壽險公司「民生人壽」。至此,泛海在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關鍵金融領域初步完成佈局。

2009年,泛海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成為了健特生物(000416.SZ)第一大股東,隨即將之更名為民生控股。依託民生控股,泛海系加快了金融擴張的步伐,相繼把民生期貨、民生保險經紀收入囊中,並通過旗下民生電商控股投資了金聯金服、興民保險經紀等互聯網金融企業。

2012年,泛海獲批重組中國旅遊國際信託(即後來的民生信託),2014年3月又投資10億元參與設立了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民投)。

2014年8月,「新國十條」發佈,國家態度鮮明要大力發展保險行業。剛剛宣佈要從地產業向「地產+金融+戰略投資」轉型的泛海集團,旋即大舉進軍保險業,一年之內先後發起成立亞太再保險公司、亞太互聯網人壽保險公司兩家公司,收購了民安財險51%股權,一連串動作讓人目不暇接。

有統計顯示,在2014年提出轉型後的三年時間裏,泛海集團耗資近400億元在金融領域佈局(其中證券業120億、信託100億、保險90億),拿下了全部金融行業最為值錢的牌照,旗下擁有民生證券、民生信託、民生期貨、亞太財險、民生保險經紀、泛海基金、民生基金、民生典當、民生財富、民生融資擔保、泛海資管、民金所、興民保險經紀等十餘家控股金融機構,並先後入股了鄭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大連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構建起一個涵蓋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互聯網金融在內的龐大金融王國。

除了兼併收金融機構,泛海系還通過入參股等方式,對聯想控股、九芝堂、陝西煤業、匯源果汁、銀泰商業、紅星美凱龍、西鳳酒等國內40餘家知名上市公司進行了投資,涉及生物醫療、能源化工、食品消費等諸多領域,而且大部分是業內龍頭。

在海外,泛海則收購了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香港全牌照券商華富國際等重量級國際金融公司,並試圖用27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長期護理保險公司Genworth集團,跨入美國保險市場,與民安保險形成保險行業國內外佈局(今年4月收購Genworth的計劃被終止)。

憑藉對住房改革、證券市場改革等重要歷史節點和國家政策走向的精準把握,憑藉上袖善舞的商業手腕以及在政商兩界的豐富人脈,盧志強只用了不到40年時間,就將他的泛海系,從山東本地的地產公司,擴展為橫跨地產、金融、能源、上市公司、境外投資的龐大商業帝國,泛海系的資產規模一度高達3300億,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金控之一。

盧志強本人,也因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山東省工商聯副會長的身份,而被稱為中國當代的「紅頂商人」、「大佬背後的大佬」。

03

槓桿釀造的苦果

和其他民營金控財團一樣,泛海也是通過發行債券、股票循環質押、定增配股、關聯貸款等融資手段,利用各種槓桿撬動資產運營,支撐它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

隨着近幾年國內不斷加碼調控房地產和金融去槓桿,收緊企業的海外投資,以地產、金融為核心主業的泛海系,債務危機日益顯現,公司開始為過去那些年的急速擴張和疏於風控付出代價。

一方面,不斷飆升的負債讓泛海承受着巨大的財務壓力,光支付利息每年就要掏出20億;另一方面,公司的經營業績連續滑坡,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168.76億元、124.04億元、125.02億元,同比變動-31.59%、-26.50%、0.79%,淨利潤為28.91億元、9.31億元、10.95億元,同比變動-7%、-67.81%、17.62%,前後波動很大。

而在2020年,泛海控股雖然實現營收140.57億元,同比增長了12.17%,但淨利潤卻是虧損46.21億元,同比下降了522%,如此大的降幅,在公司歷史上從未有過。

2021年一季度,泛海控股再度虧損,預計虧損金額為1.2億元至2.2億元。公司解釋稱,財務費用上升、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投資收益大幅下降,是公司整體虧損的主因。

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商業地產盈利造血能力下降、高槓桿擴張帶來的財務壓力、以及子公司投資踩雷(比如民生信託有多個信託項目發生延期,並牽扯到金凰珠寶80億「假黃金」大案之中),都與泛海當前的財務危機有直接關係。

千億債務壓頂,泰山會解散,聚集在泛海系和盧志強頭頂的神話色彩,如今正慢慢褪去。人們也不禁好奇,「紅頂商人」盧志強除了加速賣房、質押股權、引入戰投,還能出什麼大招,扶大廈將傾於即倒。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一點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29/162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