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為送孩子進國際學校 這群爸媽裸辭搬家到東南亞

目前,中國大陸的國際學校數量達到了1400多所,提供IB、A-level、美高、AP、加拿大課程等等,國際化教育選擇其實非常多。但即便如此,近些年有大批的家庭居家搬到東南亞國家,到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入學。這樣做背後的考量是什麼,這些家庭滿意自己的選擇嗎?

為了讓孩子進入更好的學校,各位家長可謂費勁心思!每年升學季,各大熱門學校前總是聚集着一群求學心切的家長和學生。

有這麼一批家長決定不走尋常路,換條跑道超車,將國際化學校的擇校範圍轉移到了東南亞甚至是南亞國家,孩子入讀當地國際化學校,自己做起跨國陪讀家長。

不要覺得這只是一小群家長的倔強,此前《南華早報》、《環球時報》還專門做過中國家長送孩子去泰國國際化學校讀書的新聞報道,不斷來到泰國求學的孩子及家庭甚至帶動了當地教育配套產業鏈,中文字幕學校宣傳廣告、中文入學培訓機構、學區房等等。

圖片來自《南華早報》

中國大陸約有1400所國際化學校,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地區。近年來,二、三線城市的國際化教育也迎來蓬勃發展,IB、A-Level、AP、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課程到中西融合課程......總體看來,學校及課程的選擇數量很多。

既然身邊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還要飛去東南亞擇校呢?這當中肯定是有一些原因。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去聽聽求學東南亞國際化學校的家庭心聲!

(因為去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及地區的小國際生已經比較普遍了,這裏就不再介紹,主要分析的是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擇校路線。)

01

不滿意國內學校的語言環境

北漂夫妻帶兩娃泰國求學

帶娃去泰國國際化學校求學,其實已經是小眾中的大眾了。

在小紅書上有一位泰國陪讀爸爸分享了他們一家為什麼帶孩子從北京去泰國求學,他的經歷和大部分去往泰國求學的家庭情況很相似。

博主是兩個孩子的爸爸,老大5歲,老二3歲。

老大面臨上小學擇校問題,一家人住在北京東五環一普通小區,劃片都是幾所很普通的小學。

他們一家是北漂,沒有北京戶口,即便選擇就近上學,到初高中,孩子還是得回老家參加考試。

爸爸媽媽都覺得,這樣來回兩地跑,既不利於學習,也特別折騰孩子。

之後,朋友給爸爸出主意,考慮下民辦的國際化學校、雙語學校,外地戶籍的孩子也能念,教育質量也很不錯。

可是在了解過一些條件匹配的學校後,爸爸有一些失望。

外籍子女學校,去不了,而條件上適合自家情況的學校,語言環境並沒有他預想的這麼好。

即便如此,學費一年動輒也要25-30萬,兩個娃加起來就要50-60萬,這還只是學費,沒算上生活費及夏令營等其他雜費,加上之後,這個費用可能一年得觸及百萬+,全家勉強可以供應,但隨後的生活質量會急速下降。

眼看大孩馬上要上學,夫妻四處找學校,考慮過國內,也想過乾脆早早送去英美國家,但幾個方案對比下來,都不是那麼滿意。

偶爾一次發現朋友圈中有家長送孩子去泰國學校讀書,夫妻規劃了一下:

泰國離中國很近,往返泰國和海南差不多時間,相比歐美長距離國家距離優勢很明顯,費用支出也比歐美便宜很多,之前去旅行,對泰國印象也很好,當地飲食適應,覺得生活條件上完全可行。

為了保險起見,爸媽先帶大寶到泰國考察,看了曼谷和清邁的學校,最後定在清邁的一所學校。

圖片來自unsplash

學校近80%以上的孩子都是非泰籍學生,學校提供英語、中文、泰語教學,老師基本都來自英語母語國家,幼兒園到高中每年學費折合人民幣約5萬-9萬,一家人對學校的設置、學費開支還有語言環境很滿意。

之後他們也在當地買了房子,爸爸自己也從一位陪讀爸爸,開始做教育相關的地產、學校顧問類工作,一家人在清邁定居了下來。

02

不想孩子學得太辛苦

上海設計師爸爸帶女兒定居檳城

接下來這一家人是上海人,普通白領家庭,爸爸是設計師,在孩子初中階段,全家去了馬來西亞,孩子也順利入讀了馬來西亞檳城的國際化學校。

根據這位上海爸爸分享,他和妻子與很多上海家長不太一樣,他們不雞娃。看到孩子在初中學習壓力大,力不從心,他們就計劃早點讓孩子轉到更重視多元發展的學校。

為了找到合適的教育和生活環境,一家人去過去澳洲、加拿大、新加坡,一圈下來發現,這些國家的入門硬指標讓他們這個工薪白領家庭吃不消,之後孩子的讀書或許可以咬牙支持,但是這些錢花出去後,整個家庭可能會陷入經濟困難。

另外,如果去澳洲、加拿大,夫妻很可能需要兩地分居,一方陪讀,一方賺錢,他們覺得這種方式壓力大,也不利於家庭關係。

一次偶然機會,爸爸到馬來西亞跟團游,他認識了一位在大馬發展的同胞,由此他對馬來西亞這個東南亞國家有了新的認識:

馬來西亞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對華簽證政策很方便,無時差,直飛航班很多,7個小時就能到,當地華人多,中英文無縫銜接,語言適應起來很快,消費水平和二線城市差不多。

圖片來自unsplash

當地有英語、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學校,國際化學校主要是英式美式教育體系。

他們一家沒花多少時間做準備,很快就舉家來到了馬來西亞檳城,在當地華僑華人朋友的幫助下,他們申請了馬來西亞第二家園卡(長期定居綠卡),之後又花了半個多月時間,帶孩子訪問學校、入學考試、找房租房,很快穩定了下來。

從爸爸的分享中可以看出,他是滿意帶孩子來馬來西亞這個決定的。

據這位爸爸說,孩子原先在學校里是邊緣生,來到這裏後,孩子有信心了,也開心了很多。學校在注重知識的同時,也很看重孩子情緒、潛力、智商、情商。

因為學校里有很多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孩子,學校專門有針對非英語母語孩子的語言系統培訓課程,孩子過渡兩個學期就能很好適應了。

但是到了升高中或者升大學的階段,學校對課業和入學就開始設比較高的要求。

馬來西亞檳城國際化學校的學費區間每年5-10萬人民幣左右,吉隆坡好一點的國際高中學費每年大約15萬人民幣左右,小學在10萬人民幣以下。

他們一家在檳城買了房子,基本就定居在當地,爸爸現在也在當地繼續做設計師,同時也兼職做外貿、定居置業等方面的工作,作為快樂教育的支持者,看到女兒在學校里快樂成長,這位爸爸對當時的決定很滿意。

03

在菲律賓的學校讀了6年

頑皮男孩拿到新加坡全額獎學金

除了新加坡之外,東南亞國際化學校求學三大目的地,泰國、馬來西亞,還有就是菲律賓。

菲律賓多年受西班牙和美國的管轄,英語是當地的官方語言之一,這也催生了當地的國際化學校,學校比較集中的區域在馬尼拉和宿務。

圖片來自unsplash

首都馬尼拉的國際化教育中心主要在BGC區域,附近有許多知名的國際化學校,中小學階段的學費在10-12萬人民幣/年,宿務的學費則相對低一點,大約一年8萬人民幣。

在各個平台上,來自家長的真實菲律賓求學分享不太多,僅找到了兩個簡短案例,這兩個家長都是看重了菲律賓的語言環境,將當地學校作為跳板,讀書一段時間後,就去了新加坡,還有一位回國讀書。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單親媽媽,去菲律賓時,她的兒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按照大眾眼光,她身邊的一些人都覺得這個男孩子很調皮,不太聰明,但媽媽覺得兒子是有潛力的,於是希望換個環境培養孩子。

她賣了老家的房子,一個人帶兒子去了菲律賓的小港口城市怡朗市讀書,他們去的是一所華人開辦的國際化學校,媽媽在學校找到了一份工作,孩子在學校上學。

可能是孩子很適合這所學校的氛圍,他過得很開心,也變得優秀。

他們在菲律賓生活了6年,兒子申請到了新加坡一所學校的全額獎學金,母子兩人就搬去了新加坡定居,繼續求學。

另一個經驗分享來自一對夫妻,他們帶着一個上幼兒園的兒子和準備上初中的女兒來菲律賓求學。

這對夫妻的心態也是把菲律賓作為踏板,孩子在菲律賓的一所國際化學校學習生活了3-4年。

女兒很優秀,很快就適應了這裏全英語的環境。夫妻也非常用心,在菲律賓期間,爸爸堅持陪讀,女兒放學回家後,爸爸專門給孩子輔導數理化課程(中菲同學段對比,菲律賓的數理化比較簡單)。

在孩子念完初中後,全家搬回了杭州。女兒報名了杭州的國際化學校,語言優勢很明顯,她很快適應了學校的節奏,大部分學科都能達到A的水平,被學校作為爬藤校尖子生來培養。

對於數年的菲律賓求學,這兩個家庭也都非常滿意。

(文中案例收集整理自小紅書、天涯論壇、知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04

不管送娃去哪讀書

規劃和定位都要提前考慮清楚

另闢蹊徑去海外選擇國際化學校,除了東南亞國家之外,還有家長會去南亞的印度、斯里蘭卡,在教育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印度篇中,就有一位為了孩子的教育,定居在印度的台灣媽媽,她覺得兒子在印度的國際化學校里成長很多,變得很自信。

分析這幾個家庭求學東南亞國際化學校的主要原因:

1.語言環境

2.平價學費、生活費

3.地理位置近,文化差異小

3.國際化的學習氛圍

4.快樂的教育理念

5.愜意輕鬆的生活環境

平心而論,同樣選擇國際化學校,求學東南亞確實有很多優勢,最明顯的應該就是全外語環境、平價學費、跨國文化氛圍這三個方面。

優勢不少,但各位家長需要謹慎規劃,不要覺得空手就能帶孩子去東南亞國際化學校讀書了,以上幾位家長雖沒有多說,但從一些細節能判斷出來,他們求學海外的投入也不少,可能將學費、生活費、安家費之類的全部加起來,數額並不比國內少。

就像北漂父母和上海爸媽,他們謙虛說是小白領家庭,但實際經濟能力也是相當不錯,帶孩子去求學的同時,他們還在當地買房投資,中間還有備用資金幫助全家熬過一段無工作、無收入的過渡期。

另外,對於為了孩子教育乾脆想定居海外的家庭,完全放棄國內的根基,重新開始,並沒有想像的這麼簡單。

如果不打算全家搬遷,夫妻分隔兩地,一方跟着陪讀,或者孩子低齡全托住校,正如那位上海爸爸所說,並不利於家庭關係。

教育值得我們為之付出很多,但讀書並不等於人生的全部,無論是哪種犧牲都需要有度。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遠播國際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24/162323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