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西坡: 這不就是內卷的鐵證嗎?

作者: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好為人師」了。今天看到一則報道,十年前「金融、銀行、保險、證券業」是吸納本科生就業最多的行業類;而現在,本科畢業生就業最多的行業類已經是「教育業」。

教育業儼然已經成了「支柱產業」,其所佔比例仍處於擴張過程中。根據麥可思《202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本科畢業生在「教育業」就業的比例,2016屆為13.7%,2020屆為17.0%。

接近兩成的本科畢業生成了廣義上的「老師」,真是一個不小的比例。這個趨勢的發展速度之快,更是引人注目。

智谷趨勢近日一篇文章提到:

2019年北大校本部2822名畢業生中,去向最多的行業不再是高含金量的金融業,不再是全國一流的互聯網大廠,而是教育行業,總數650人。

北大2020屆中國語言文學系的畢業生去向中,教育業居首,三個典型就業單位全都是培訓機構。

教育培訓機構熱衷於招攬清華北大學生並在宣傳中拿「清北名師」大做文章,是久已有之的現象。

「超300人畢業於清華北大」「清華北大名師資源超過20%」「清北名師帶隊授課」「清北名師帶隊教研」……類似廣告大家都不陌生。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2005-2009),同學裏就有不少去學而思等教育機構兼職,畢業的時候也有一些同學前去就職。但那個時候,教育業遠沒有現在這麼「主流」。

名校年輕人扎堆課外培訓機構,原因很簡單:錢多,人傻,速來。這是一個追求極速變現的年代,名校畢業生趁頭頂上的光環還熱乎着,將其置換成培訓機構的銷售賣點,是各取所需的買賣。

其實這裏邊是有認知誤區的,培訓機構如果居心不良,很容易誤導學生家長。考上過清華北大的人,一定知道如何教別人考上清華北大嗎?別忘了有個東西叫天分。

如果你相信學校教育的功用大於天分,應該去找清北畢業生的中學老師,而不是找清北畢業生本人。即使找清北學生,也應該在他們剛入校的時候就找,趁高中知識點記憶還深刻。

當然,名校光環在特定時候也可能是有用的,比如說能夠震住一些學生,讓他們專心聽講。

就個體而言,擇業是個人自由,人往高處走。名校畢業生去做教育培訓無可厚非,厚非也無用。

但是就社會整體而言,「名校畢業生教人考名校」這個循環終究是怪怪的。這麼大比例的本科畢業生從事教育業,也是值得深思的一個現象。

核心疑問是:教育資源是不是在空轉?

經過層層選拔,戰勝了無數同齡人的這批年輕人,本來被寄予厚望,人們希望他們能夠帶領社會向前走。結果他們轉過頭來,棄置大學期間受過的教育於不顧,憑藉早已泛黃的高考成績單去求職。這就好比科舉時代,一個人中了進士之後不去做官,而是回鄉開起了私塾。

科舉本來就是內卷體系。從這個側面來講,清北畢業生去搞教育培訓,比科舉還卷。

我看到這些新聞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就是內卷的鐵證嗎?

進一步思考之後,我發覺事情比較複雜。

首先,尊師重教,吸引高學歷人才從事教育事業,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2020年,社科文獻出版社與麥可思研究院聯合發佈的就業藍皮書提到,本科生畢業初期在政府及公共管理就業滿意度最高,而畢業五年後在教育行業就業滿意度最高。課題組分析認為,教書育人的工作更容易獲得自我和社會認可,因此其就業滿意度較高。

大學生不願去做教育,我們說「教育後繼乏人」;大學生扎堆去做教育,我們說「人才浪費」「社會內卷」。這好像是不對的。

這就跟公務員考試熱一樣。讓優秀人才進入體制內,不該簡單被視為一件壞事。

但是輿論對「公務員熱」「教師熱」「培訓熱」的警惕真的是杞人憂天嗎?我想也不是。

比教育資源空轉更可怕的是,教育資源的體外循環。就拿在線教育、課外培訓來說,本該是課堂教育的補充,結果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對課堂教育的擠壓與替代。2021年上半年,監管靴子突然落下,相關企業哀嚎一片。但是從深層邏輯來看,靴子落地並不意外。

近年來教育賽道迅猛擴張,多大程度是為了補充素質教育的不足,又有多大程度是利用家長的焦慮感圈錢?

年輕人湧向教育賽道,有多少是圖一份安穩體面的工作,又有多少是出於教書育人的使命感?

教育本該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不應該成為製造社會問題的機器。監管對在線教育、課外培訓的急剎車,應該在這個層面進行理解。

人們的憂慮還在於,公務員、教育這些賽道的火熱,還間接反映出其他行業、領域的吸引力不足。

是不是社會整體活力和創造力的下降,導致年輕人在擇業時過於保守?

我沒有做過全面的調查,不敢輕易下定論,留作開放式討論題吧。

三角筆記:教育本該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不應該成為製造社會問題的機器。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人間三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03/161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