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90%的人跑步時會犯以下9個錯誤,趕緊看看你有沒有

提起跑步,這項再簡單不過的運動,其實蘊含着很大學問,如果沒掌握正確的跑步技巧和要領不但傷膝蓋,嚴重者會導致癱瘓!今天就來說說日常生活中關於跑步我們存在的認知誤區以及我們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的膝蓋。

科學研究發現,90%的人在跑步減脂時會犯以下9個錯誤,趕緊看看你有沒有!

誤區一:剛開始就猛跑

很多人減肥心切,一上來就跑。事實上,這並不是最佳的減肥跑步法。人體內的能源分為快速能源和儲備能源。只有當快速能源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你體內的儲備能源「脂肪」才會開始燃燒。就是說,如果體能不太好,甚至有可能你已經跑累了,脂肪還沒開始消耗。

誤區二:不做拉伸運動就跑

想要有效地跑步瘦身,應該在跑步前先做些拉伸運動或放鬆運動,一方面可以熱身、防止受傷,另一方面可以先消耗一部分糖原,這樣接下來再跑步,脂肪的燃燒效率能大大提高。

誤區三:隨便穿雙鞋就跑

隨便套上雙鞋就去跑步,健身效果會打折,很多人喜歡穿板鞋跑步,專家表示板鞋鞋底太平,緩震功能不理想,也會間接導致膝蓋受損。鞋子是最重要的跑步裝備,選擇專業的跑鞋還得注意大小,原則就是寧願大一點也絕對不能小一號,否則容易磨傷。

誤區四:每次跑20分鐘

理論上說,在充分熱身前提下,慢跑20分鐘時是快速能源消耗得差不多,儲備能源脂肪開始調動起來準備燃燒的時候,如果這時候停止運動,就達不到充分燃燒脂肪的瘦身目的。所以,要想通過跑步來瘦身,至少要跑過20分鐘,45-60分鐘最佳。

誤區五:跑步速度很快

大汗淋漓、氣喘吁吁。這樣跑步的時間持續不長,更重要的是並沒有消耗什麼脂肪。人體能量系統有無氧的磷酸原和糖酵解,有氧的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兩大類。快速跑氧供應不足,機體只能進行無氧供能,因而脂肪是無法參與供能的,所以只有低強度的運動才能有有氧運動,脂肪才能被動員作為能量供應而被消耗。

如何判斷有氧或無氧運動

當你在跑步時感覺心跳加快,上氣不接下氣,這是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無氧狀況;當您跑步時感覺步伐呼吸均勻協調,並且還可以同旁人聊天而不感覺步伐呼吸變亂,這就是最佳的有氧長跑。

誤區六:跑步姿勢很隨意

正確的跑步姿勢是獲得最佳跑步減肥的條件,也是預防損傷的前提。跳躍跑、前傾跑都不對。正確的跑步姿勢應該是:抬腿跨步、腳掌落地、腳跟觸地滑行等。應注意身體保持直立不應前傾,也不應該用跳躍的方式跑步。

誤區七:跑完喝飲料

市面上出售的飲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通常一瓶350毫升左右):60千卡、120千卡和200千卡以上。60千卡屬於低能量,最常見的還是120千卡左右的,200千卡以上的在葡萄糖飲料等能量飲料中多見。而我們在跑步機上慢跑(時速8~9)一個小時大約消耗500千卡左右的能量,如果喝了一瓶350毫升的葡萄糖飲料,就等於你大概有半個小時是白跑了!

誤區八:跑完就坐下

跑步後,你是否就想趕快投入沙發的懷抱?請注意,如果你第二天不想腰酸背痛的話,且變成粗壯的肌肉腿的話,跑完後不要馬上停下休息,應繼續慢走幾百米,待全身放鬆後,做一些拉伸活動。

誤區九:天天都跑步

雖然慢跑有益於保持健康和瘦身,但專家並不建議天天跑,最好隔一天跑一次。至於中間不跑步的那天,可做做拉伸運動,增加全身的柔韌性,這樣很重要,是保證全身新陳代謝順暢的關鍵,尤其能防止脂肪和血液在四肢堆積。

但是,每個跑步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膝痛的困擾,有些人休息一下就好了,有些人卻已經造成損傷。

面對前文提到的這些誤區我們該如何糾正呢?

1、控制跑量:關於跑量的遞增量有不同說法,比如每周不超過10%,或是5%。但是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極大,而且跑量基數也不同,單純用百分比來控制只是一個統計學上的結果,並不非常合理。因此每次跑步時的感受非常重要。這種感覺就是肌肉和身體的疲倦程度。

在跑過一段時間後,都能夠比原來更精確的感覺疲倦。每天的溫度,身體情況,飲食情況等多種因素都會讓身體出現的疲倦點不同。腿部肌肉疲倦,除了速度減慢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步伐和落地時的控制變差。肌肉越疲倦,半月板承受的衝擊力越大,當超出了其的緩衝範圍就會傷害到股骨頭。而半月板和股骨頭的很多損傷是不可修復的。

對有經驗的跑者來說,在跑量遞增的賽前時期,先要感知一下跑與上周同樣的跑量是否更輕鬆,如果是的話,在超出的跑量部分任意點感到無法控制跑姿時都應該停下來。如果並不感覺比上周更輕鬆,則不要選擇增加跑量。在連續增加跑量或是高強度訓練進行3-4周後,要設計1周的間隔周,將跑量減至最高峰的70%左右,進行充分的恢復和休息。之後再繼續增加跑量和訓練強度。而對於新手來說,雙周增加一次跑量更為合理。相當於一周提高,一周鞏固成果。而增加量不必限制刻意的比例。關注身體,跑到覺得落地變重,或是膝部感覺有壓力時馬上停下來。

2、減少速度訓練:同等跑量的情況下,更高的速度意味着更大的衝擊力,對膝蓋傷害的可能更大。同時更高的速度,跑姿就會變形,為了拉大步伐,提高速度。不自覺的腿部在落地時沒有任何彎曲,喪失了通過關節彎曲時的肌肉緩衝能力,而將衝擊力直接傳給了膝蓋。這也是很多初跑者在跑步的前2個月,跑量很少的情況下受傷的原因。跑量雖然只有每天2,3km。但是急速儘自己的全力猛跑,在肌肉保護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就用巨大的衝擊力將膝蓋弄傷了。對於長跑和耐力跑來說,即使一個有經驗的跑者,速度訓練量一般也不會超過總訓練量的10%。而且每周一般只有一次的間歇速度訓練。而初跑者根本不用安排速度訓練。甚至可以開玩笑的認為在馬拉松成績3小時30以外的跑者都無需進行速度訓練。只要合理的累積訓練量,安排好休息成績就會穩步提高。

3、調整跑步姿勢:跑步姿態對膝蓋的衝擊在NHK的紀錄片《馬拉松軍團》中已經有詳盡的描述。合理的控制跑姿能夠讓帕特里克。馬考(馬拉松世界記錄保持者)比日本的頂級馬拉松選手減少25%以上的膝蓋衝擊力。雖然普通人無法做到馬考那種驚人協調的跑姿。但是普通跑者幾個對膝蓋損傷最大的姿勢如下:首先是腳落地的位置在膝蓋的前邊,造成膝關節伸直,甚至鎖死(在每次站起的時候,能發現膝關節在最後的階段仿佛卡起來了,這是個自然機制,為了增加站立的穩定性)。此時有相當向前的力量都通過地面反饋,衝擊到膝關節。所以,在落地的時候控制腳踝的位置儘可能在膝蓋的正下方,或是略偏後一點。膝蓋處的彎曲將起到極好的緩衝作用。

其次是腳部落地點儘可能控制在前腳掌,尤其是重心最好落在正對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的前腳掌位置。這個重力位置為腿部合理排列的受力點。受力點無論是更靠腳的外側,內側還是後部都會造成對膝蓋側向的衝擊力,導致受傷。還有就是控制身體的穩定,不要左右搖晃。因為左右搖晃會讓重心位置在側向不斷改變,給膝蓋側向衝擊力。而膝蓋正面承受體重的能力最強。因此在跑步過程中不要過度擺臂,過度向前跨步,因為這些都會造成身體不穩定性的增加。

以下這些保護膝蓋的習慣,你都有嗎?

1.準備好了再跑跑步之前的準備活動可以讓你減少運動損傷,尤其現在已經入秋,氣溫降低更容易受傷。針對膝關節的熱身動作有蹲起、原地高抬腿、後踢腿,另外拉伸大腿肌肉也有助於運動時保護膝蓋,準備時間不低於2分鐘。準備好了再跑,這個必須做到,沒得商量。

2.像選伴侶一樣選跑鞋跑步高手幾乎都是跑鞋達人,不是因為興趣愛好,而是一雙合適的跑鞋可以讓運動更安全、更有效。這裏所指的跑鞋是只為跑步運動而設計的鞋,不是室內運動鞋,也不是籃球鞋,更不是登山鞋。一定要在專業的運動品牌中挑選你的跑鞋。

3.鍛煉腿部肌肉保護膝蓋關肌肉神馬事?還真關它的事。肌肉包裹在我們的骨骼外面,它才是關節最好的保護傘。肌肉的控制力直接影響膝蓋的承受力,說一個例子你就懂了:舉重運動員為什麼能舉起超過骨骼承重極限的重量?

是因為有強大的肌肉在瞬間給予了支撐。跑步也一樣,那些長期跑步的人,一定都擁有肌肉量適中、線條漂亮的雙腿。如果你沒有運動基礎或習慣,想以跑步開始運動,前期練練肌肉力量很有必要。

4.跑步時間以外的保養你已經養成了跑步的好習慣,很好,但是還不夠。生活中養護膝蓋的好習慣會讓你的膝蓋在跑步時也偷笑的。首先就是避免着涼,降溫時該穿長褲就不要穿短裙,不要用涼水沖洗雙腿。另外要減少過度擠壓、扭轉膝關節的動作,比如蹺二郎腿、硬地跪姿做家務。最後,少穿高跟鞋。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一起戶外吧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29/161257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