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斯大林做了什麼,致蘇德開戰半年蘇軍損400萬人

1941年6月22日,德軍兵分三路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然而,軍力在歐洲名列前茅的蘇聯紅軍竟然在開戰後半年內損失兵力400萬人。蘇聯紅軍在戰爭初期損失慘重的背後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第一,斯大林肅反嚴重影響蘇軍的戰鬥力。

肅反是蘇聯政治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事件,如果我們用辯證法的角度評價肅反這件事,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從正面的角度看,肅反鞏固了蘇共的領導地位。

但是,蘇聯肅反擴大化嚴重破壞了民主法治和監督體制。肅反中的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手段嚴重踐踏了人權,扭曲了人的道德。

肅反弄得蘇聯社會從上到下人人自危,神經高度緊張,生怕自己無意間說錯哪句話或得罪哪個人而被他人誣告。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1893年2月16日—1937年6月11日),蘇聯最早的五名元帥之一

除了黨政系統的肅反,斯大林的「肅反戰刀」還伸向軍隊系統。1937年6月,蘇聯紅軍中素有「紅色拿破崙」之稱的圖哈切夫斯基被斯大林突然槍決。(根據事後公開的檔案顯示,圖哈切夫斯基冤案是蓋世太保親手策劃的冤案,圖哈切夫斯基給捷克斯洛伐克寫的信件為蓋世太保偽造。)圖哈切夫斯基被槍決後,蘇聯元帥布柳赫爾和葉戈羅夫於1938年和1939年被蘇聯當局槍決。蘇軍第一批誕生的5個元帥,就有3個人被蘇聯當局槍決。

根據後來統計,除了3個元帥被槍決,蘇聯紅軍中15位大將中的13人,85位軍長中的57人,195個師長中的122人在肅反中被處死。

蘇聯地圖

肅反給蘇聯紅軍帶來的負面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1930年代到1940年代的蘇聯紅軍處於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為了適應機械化戰爭的發展,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高瞻遠矚的提出了大縱深作戰理論,幫助蘇聯紅軍建立類似於德軍裝甲軍的機械化部隊。可隨着圖哈切夫斯基被處決,圖哈切夫斯基的學說也就束之高閣了。直至蘇德戰爭爆發前的1940年,蘇軍才重新開始組建機械化軍,但為時已晚。

這就說明,肅反在客觀上拖累了蘇聯紅軍現代化建設的速度。

蘇聯紅軍士兵在衝鋒

其次,蘇聯當局槍決了數百名將軍和大批富有指揮經驗的軍官,這就給蘇聯紅軍作戰帶來了不可逆的傷害:原先的有指揮經驗的軍官被斯大林自己「幹掉」,而軍校培養的新的軍官又沒有成長起來。這使得蘇軍指揮階層在肅反爆發後到蘇德戰爭爆發前這段時間裏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

基於以上2點,我們就能看出,肅反給蘇聯紅軍帶來的危害是極其巨大的。

上圖_1941年,德國士兵在即將進入蘇聯前從戰壕里觀察蘇軍情況

上圖_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高加索地區,圖為德軍士兵用登陸艇渡過頓河

第二,斯大林本人對德軍入侵蘇聯警惕性不足。

公允來說,蘇軍損失慘重,斯大林要負有一定的責任。斯大林對德軍入侵蘇聯有了一定的警惕性,但警惕性依然不足。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軍在東線和西線兩線作戰,最後戰敗。斯大林主觀上相信,希特拉領導下的德軍不會重蹈一戰時期德軍覆轍,兩線作戰。更為重要的一點,在蘇聯倡導建立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失敗之後,蘇聯就和德國於1938年8月23日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這一條約在客觀上麻痹了斯大林的神經。到1939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之後,蘇軍還出動軍隊,和德軍共同佔領波蘭。這件事情在斯大林看來是「蘇德友誼」的證明。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字現場

正因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和1939年9月蘇聯和德國共同佔領波蘭,讓斯大林放鬆了對德國入侵蘇聯的警惕。1940年西線歐洲戰爭全面打響後,斯大林還認為,德國最早會在1942年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但斯大林明顯低估了希特拉吞併世界的野心。隨着德國在不列顛空戰中遭到較大的損失,希特拉就積極部署蘇德戰爭。

根據後來公開的資料顯示,蘇聯紅軍在軍事部署上對德軍入侵早有準備。1941年2月,蘇聯針對德國可能的戰爭計劃制定了《動員41》計劃。同年5月,蘇聯又啟動了《國境線戰役掩護計劃》。蘇軍一線部隊共65個師積極備戰,第二梯隊共69個師開往邊境參戰。直至戰爭爆發前,蘇軍在西部邊境地區部署了170個步兵師、2個獨立步兵旅和12個空降旅。但由於斯大林對希特拉入侵蘇聯缺少特別足夠的警惕性,導致蘇軍各個部隊對德軍的入侵也缺少足夠的警惕性。

二戰兩名蘇聯紅軍戰士站在被擊毀的德軍坦克前

第三,蘇軍的部署出現了問題。

蘇軍在西部邊境地區部署了170個師,2個獨立步兵旅和12個空降旅的龐大作戰部隊,但蘇軍在軍事部署上存在嚴重問題:蘇軍第一線部隊總共部署了65個師,但這65個師全都是步兵師部隊,而德軍進攻蘇聯的部隊卻是包含坦克兵、炮兵和步兵的合成集團軍,德軍編制內還有裝甲軍(坦克軍)參戰。這樣一來,蘇軍一線步兵師將面臨德軍合成兵種集團軍的直接打擊。由於武器裝備上的差距,蘇軍步兵師面對德軍合成兵種集團軍、坦克軍的進攻勢必損失慘重,如果蘇軍將足夠多的裝甲師、炮兵部隊和步兵師一起配置在一線陣地,形成合力抵抗德軍,戰況的發展或許不像現實那麼糟糕。

一個叫狄克的德軍老兵在回憶蘇德戰爭時說到:「(蘇軍)缺乏防禦的準備和部署,縱深非常不弱,所以才會在突然打擊下潰不成軍。」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第四,斯大林的指揮存在嚴重失誤。

蘇德戰爭初期,斯大林的指揮存在嚴重失誤。這一點可以從兩場軍事行動中找到答案:

其一,德軍閃擊蘇聯之後,蘇軍一線部隊損失慘重。

但斯大林不顧一線部隊損失慘重的情況,向蘇軍發出「堅決反擊」的命令,讓蘇軍在缺少制空權的情況下對德軍展開堅決反擊。結果讓蘇軍一線部隊遭到了更加巨大的損失。比如,蘇軍第3機械化軍第2裝甲師於1941年6月23日以後向立陶宛小鎮拉塞尼艾發動進攻,但在德軍的裝甲部隊的反擊下,第2裝甲師和德軍反覆拼殺,最後於6月25日撤出陣地。根據德軍戰報,德軍炸毀了蘇軍第2裝甲師230多輛坦克中的180多輛坦克,就連第2裝甲師裝備的KV1重型坦克也被德軍炸成廢鐵。

莫斯科保衛戰,蘇聯士兵正在作戰

其二,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派出大軍包圍了烏克蘭首都基輔

為了集中兵力守衛莫斯科,朱可夫向斯大林建議,將蘇聯西南方面軍部隊撤出烏克蘭首都基輔。但是,斯大林拒絕了朱可夫的建議,導致蘇軍西南方面軍66萬人在基輔會戰中被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全部殲滅,就連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也在突圍中犧牲。

正是這以上4點原因,讓蘇軍在開戰半年內損失了400多萬部隊。但是,由於蘇聯的國防動員能力非常發達,蘇聯以超出想像的動員補充了一線部隊的兵員損失,還組建了很多新的部隊。蘇軍於1941年12月在莫斯科方向對德軍展開絕地反擊。希特拉看到了蘇軍部隊的缺陷,卻遠遠低估了蘇聯的戰爭潛力和抵抗意志。

————————

參考資料:

【1】《鐵血蘇德》徐焰著遼寧人民出版社

【2】《巨人的碰撞:一部全新的蘇德戰爭史》戴維•M.格蘭茨,喬納森•M.豪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歷史D學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27/161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