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復旦事件」後 想起在美國端7年盤子的數學天才

6月7日,上海復旦大學發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命案。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王永珍慘遭殺害,兇手是同院系的青年研究員、海歸博士姜文華

在此之前,王永珍曾代表學校,宣佈姜文華被解聘。

被捕後,民警現場對姜文華進行初步審訊,姜文華對殺人動機給出的解釋是:「受到了很多陷害,受到了很多惡劣的待遇。」

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網上眾說紛紜、觀點嘈雜,很多人將姜文華塑造成了一個被制度壓迫、奮起反抗的「老實人」。

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還需等待警方公佈權威的調查結果。

但有一個事實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譴責學術界的不良現象:官本位、潛規則擠壓人才;學術讓位官術,鑽營取代鑽研;論文數量第一,質量百名開外……種種亂象,已令本該清淨的學術淨土污濁不堪。

而這次的姜文華事件,讓我們不由想到了另一個搞數學的張益唐。

●張益唐

同樣畢業於國內一流大學,同樣留學美國,同樣是數學博士,就連在學術道路上的坎坷經歷都頗為相似。

但這樣的兩個人,卻最終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人生。

1、《十萬個為什麼》帶他走進數學世界

1955年,張益唐出生於上海。

父母親都是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因工作原因搬到北京,張益唐則跟隨外婆在上海生活。

●張益唐全家福

8歲時,張益唐用攢了兩個月的零花錢——六毛五分——買下了《十萬個為什麼》中的第八冊《數學》,這大概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觸這門學問。

之後,他又先後買下了第七冊《動物》和第六冊《地質地理》,三本書認真看完,他發現自己還是對數學最有興趣。

幼小的心靈從此埋下了一粒種子,他為此付出了長達一生的熱愛。

1978年,張益唐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他在這裏取得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並以優異的成績和卓越的數學天賦,獲得了去美國深造的機會。

●北京大學數學系八二級研究生畢業留念(二排左二為張益唐)

來美之後,張益唐進入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中國台灣代數專家莫宗堅。

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便完成了博士論文。

然而正是這篇論文,讓張益唐和導師莫宗堅反目成仇。

2、數學天才,淪為學術界笑柄

天才往往不甘平庸。

懷着遠大的理想,張益唐選擇了世界著名難題「雅可比猜想」作為自己的博士論文題目。

「雅可比猜想」於1939年被提出,是數學領域最難攻克的「災難性問題」之一,大多數數學家都不願涉足。

以這樣的題目作為博士論文,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但出人意料,張益唐只用了兩年,就得到了關於雅可比猜想的一些「結果」。

這在數學界可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許多專家都對張益唐的證明十分感興趣。

結果,在專家們的審查下,悲劇發生了。

張益唐的證明里引用了導師莫宗堅的一個已經發表的成果,專家們仔細審查後發現,他導師的這個成果,竟是錯誤的!

毫無疑問,這篇建立在錯誤理論上的論文,失去了它該有的價值。

導師莫宗堅的名譽和已取得的一些學術成就,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師徒二人的關係因此降到了冰點。

最後,在張益唐讀博的第七年,他才終於獲得了普渡大學的博士學位,並且,因為師生關係不融洽,他沒能拿到導師的推薦信。

一沒有推薦信,二沒有高質量的學術成果,更何況還是在異鄉美國,張益唐畢業後四處碰壁,沒有任何一家學校或科研機構願意錄用他。

他從一個備受矚目的天才,一下子淪為了被世界遺棄的孤兒。

3、「沒有成果,回國會受到歧視」

為了生活,張益唐在很多地方打過零工。

送過外賣,端過盤子,做過收銀員,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住在陰暗的地下室里。

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從未放棄對數學的熱愛。

無數個夜晚,他在昏黃的枱燈下埋頭鑽研學術難題,那一個個複雜的公式推論,成了他陰暗歲月里的唯一慰藉。

●張益唐在沙灘上散步,並寫下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

北大校長丁石孫得知了張益唐的困境,邀請他回北大任教。

但他拒絕了。

他覺得自己沒有研究出什麼大的成果,回到國內後會受到歧視。

他想爭一口氣。

這樣的日子一晃就是7年。

1999年,在英特爾公司工作的校友唐朴祁,找到張益唐,請他解決一個數學問題。

張益唐只用了一個星期,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這讓唐朴祁驚覺,7年過去了,自己的老同學,依然是那個才華橫溢的數學天才!

●張益唐(右)和唐朴祁

在唐朴祁和另一位校友葛力明的引薦下,張益唐進入新罕布殊爾大學,擔任臨時講師。

然而除了數學,似乎沒有什麼事情能夠勾起張益唐的興趣了。

熬了好幾年,張益唐才終於轉成了正式講師。

4、泣血之作,數學「掃地僧」一文成名

張益唐在新罕布殊爾大學默默無聞地幹了14年。

相比打零工的日子,他的生活條件改善了許多。

不變的,是他對數學一如既往的熱情。

閒暇的時候,張益唐總是在草紙上算着什麼,整個人孤獨而安靜,安靜到幾乎不會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48歲這年,他和一位華裔姑娘結了婚。

姑娘名叫孫雅玲,是紐約一家中餐廳的服務生。

她看不懂他的研究,但她理解他的為人,她能做的,就是儘量不去妨礙他。

●張益唐和妻子

2013年4月,凝聚着張益唐多年心血的力作《素數間的有界距離》誕生,一舉轟動了整個數學界。

他的研究,在「孿生素數猜想」這個此前沒有數學家能夠實質推動的著名問題上,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突破了困擾數學界近兩個世紀的難題。

一個有意思的比喻是,張益唐的研究成果,相當於是將「大海撈針」這件事,簡化成了「水塘撈針」。

並且,張益唐給出的方法,還可以將「水塘撈針」,繼續簡化成「浴缸撈針」「水桶撈針」「水杯撈針」,直至這個針被徹底撈出來。

數學界最高期刊《數學年刊》以評選嚴格著稱,幾乎所有論文都要1到2年的審核時間,但張益唐這篇論文,只用了3個星期就被該刊採納,創下了歷史紀錄。

數論界頂級專家亨利·伊萬尼克,罕見地公開了自己審稿人的身份,並高調地表示:

「作者成功地證明了素數分佈領域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定理。我們巨細無遺地研究了這篇論文,但沒有找到瑕疵。

他的論文將引發持續的雪崩式的優化和改進,以及隨之而來的理論創新。」

加州大學數學教授愛德華·弗倫克爾說:「張益唐的證明擁有『文藝復興之美』,儘管深邃繁複,但思路清晰明了。」

哈佛教授馬祖爾表示:「為他的堅韌、勇敢和獨立而感動。」

各種獎項和榮譽也紛至沓來——

羅夫肖客數學獎、麥克阿瑟天才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晨星數學卓越成就獎、美國亞裔工程師協會終身成就獎……

張益唐也因此躋身世界重量級數學家的行列。

成名之後,張益唐依舊低調淡定:「我的心很平靜。我不大關心金錢和榮譽,我喜歡靜下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也時常回到中國,開展學術訪問與講座。

當被問到當年為什麼寧願在美國端盤子做服務生也不回國發展,他的回答耐人尋味:

「國內的世俗壓力太大了,你躲不開,你要不出論文,你就會怎麼樣怎麼樣。

雖然我自己可以沉住氣,我不要這些東西,但你的家人、親朋好友不答應。

在美國就沒有這個問題。

我欣賞美國的地方是,你在一個快餐店打工,在一個超級市場收錢,沒有人看不起你。

在美國我還是我,但回了中國,我就不是我了。」

張益唐的話有着一個學術研究者一貫的實在和直白,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許多海外留學者的心聲。

這或許也是他們中的很多人不願回國的原因。

學術環境,評價體系,晉升機制,薪酬待遇……成了橫亘在這些人面前的一道道坎。

每跨過一道坎,都帶着顧慮。

很多時候與是否愛國無關,而是一旦回來,究竟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是像金子一樣閃光,還是大概率像石頭一樣被埋沒。

姜文華回來了,很不幸,在經歷了幾年他口中的「很多陷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之後,他拿起了屠刀,揮向了自己的上司。

一個現象是,這個實錘的殺人兇手,得到了網絡上一邊倒的同情。

這是很不正常的事情。

它為我們重重敲響了一記警鐘,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有失公平的地方普遍存在。

人們將姜文華的遭遇代入自身,產生了強烈的共情。

對此,復旦大學宣傳部在關於遇害人的悼詞中,提及「對犯罪嫌疑人如此人性泯滅表示極度憤慨,對在警方尚未公佈調查結果之前就妄加猜測、是非顛倒、黑白不分的網絡言論表示強烈譴責」。

我們自然堅決抵制姜文華的這種極端行為,但如何把同情姜文華的這股力量消除掉,絕不是復旦大學簡單的幾句譴責就能夠實現的。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世界華人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12/160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