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兩女生配一個男留 河北師大「多元課堂」翻車了

1

近年來,關於外國人,尤其是留學生在中國享受的「特殊待遇」,國人的意見是越來越大了。

一是互聯網的發展,令以前很多心照不宣的不合理現象浮出水面;

二是隨着國家發展,外來和尚好念經的濾鏡碎了一地,高校們對留學生投入大量資源,回報卻絲毫不成比例,反而在外國人心裏落下「錢多人傻」的印象,也令大家非常意難平。

教育是發展的根基,高校是教育的輸出終端,如果連高校都對外國人如此卑微,那我們這些普通人,又應如何自處呢?

今天之所以想起這個問題,是因為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張照片:

雖然有點低清,但是相信絕大部分人,一眼下去,最具視覺衝擊的,就是明顯具有外國人特徵的男子,以及和他們相鄰而坐的年輕女孩,再結合校服、大學教室和黑板投影,應該是某高校的女學生和男留學生們無誤了。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安排座位的人是什麼用意,特意讓女學生一個個分坐在男留學生當中。而且女生的數量明顯多於留學生,在邊上的好些位置,還形成了女生坐兩邊,一個男留學生坐中間這種詭異效果。

這張照片剛流傳出來的時候,配文是「疑似河北師範大學為巴基斯坦留學生準備的女學伴」,當然現在很多相關轉發都被刪,這裏就不詳細展開了。

「學伴」這個詞,還是山東大學帶到公眾視野的。

2019年7月,有網友曝光了山東大學的學伴制度,不但給每個留學生安排3名學伴,還在報名表上公然寫着「以便為你匹配到心儀的學伴」、「結交外國異性友人」等字眼。

給留學生找學伴,相互促進了解和學習,我覺得無可厚非,但是,3配1的比例是不是也太優待了?而且學伴就學伴,為什麼還強調「異性」?

本來留學生就以男性居多,而能和外國人交流的,則多是語言專業學生,女性為主。

要是官方不強調性別,大家也不太會往那個方面想,但「異性」這個詞一出,就變味了,整個活動都顯得有點居心不良。

所以事件一經曝光,山東大學被輿論噴成篩子,從開始的嘴硬,要求網友別歪曲學術的純潔性,到最後被迫下場道歉,至今污點都還沒抹乾淨,我覺得真的不冤。

回到今天的那張照片,難道這真的是河北師大的手筆,要步山東大學的後塵?

2

本來,這張照片在網上流傳度不高,也沒其他佐證資料,大家都處在猜測的階段。不成想,河北師大一則公告,將這個「謠言」坐實了。

不久前,河北師大官網發佈了一個闢謠帖,稱網傳的「學伴」截圖,是來自2019年3月的一場「多元課堂」活動。

然後就介紹了「多元課堂」活動的一些信息,反正都是促進交流之類的套話,再交代了當日上課的學生人數:18名巴基斯坦留學生、29名漢語國際教育系的女生、1名尼日利亞女留學生。

有一說一,這個「闢謠」,還不如不發。

首先,公告本身冗長,一大半都是套話,我聽了半天,只提煉出了兩個重點:

1.學校和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是真的;

2.全男留學生+全女中國學生,且女生數量明顯多於男生。

我明白,學校想澄清的應該是「沒有學伴,而是正常上課的同學」,但是,在公眾最關心的問題被解答之前,學伴還是同學,沒有本質區別。

大家最關心的,其實就是學校本身,有沒有給留學生特殊優待,以及對本土學生的誘導。

比如,雖然漢語言系男女比例肯定失調,但應該還未失調到29個女生當中,都還沒找到1個男生的地步吧,那為什麼這個活動只有中國女生沒有男生?哪怕有三兩個男生,也不至於被人噴成這樣啊。

那些參加的女生當中,是完全自願來上課的,還是被學校附加的學分補貼之類的吸引,最後被「選」出來的?

還有,那個座位安排又是什麼用意?

反正我是沒想到,有什麼課程,是需要這樣坐的。

官方的這份聲明,給人的感覺非常蒼白,不像闢謠,更像是被抓包後的欲蓋彌彰。所以我說還不如不發,或者直接認錯道歉,都比這個顯得誠懇。

我知道教室和課堂都是正經地方,也無意挑起任何不端的聯想,但問題是,明明有很多種方式來給留學生上課,但偏要弄得令人一看就精準地聯想到不好的地方,就挺離譜。

3

順嘴說一句,據官方介紹,那節課的正式名稱是「多元課堂」,主題是「茶文化」。

老實說,看這個主題,和上面PPT投影,下面一大堆正襟危坐在聽的課堂形式,我已經完全腦補出那節課是怎樣上的了。

來來去去,都肯定繞不過人們印象中非常具有「中國風」的東西,旗袍與茶葉齊飛,古箏共書法一色,夢回大清般的龍鳳圖騰,然後臉譜、窗花、功夫和中餐同燉一鍋,無時無刻都在散發着「中國文化多有特色啊」的氣息。

那是中國文化麼?是,但就如同我們在旅遊區買到的紀念品一樣,刻板且廉價。

任你天花亂墜說半天,用中國人自己都不會弄的玩意兒,天天對外國人輸出,但人家就是喝不慣清湯寡水的熱茶,中餐也只記得左宗棠雞;李小龍成龍的電影在今天也顯得老氣了,還不如看漫威;

到最後,也只有旗袍能帶來一些發自內心的讚美了,但那是因為人家中國姑娘好看,和文化不文化的又有什麼關係?

大概就是這種畫風

個人覺得,這種所謂的文化輸出搞了這麼多年,都依然吸引不了外國的優秀人才,不是沒有原因的。說是「文化多元」,實際就是把人按在座位上,給我老實聽課。

到最後整得別人真沒興趣,那就從別的地方給優待,給服務,侍候得妥妥貼貼,勢必要對方給個五星好評。

這哪叫中國文化,這叫主僕文化,課堂上我是主你是仆,其他方面倒過來,我叫你爺爺,你叫我孫子。

真正的文化多元是怎樣的?

讓中國學生和巴基斯坦學生分兩組,然後各自秀出本國的茶具、茶葉、沖茶方式等等,來個不傷和氣的battle,讓大家明白到同樣是茶,卻有這麼多不同的呈現方式。

最後我嘗嘗你那加糖加奶加肉桂的小甜水,我嘗嘗你那淡而無味的熱黃湯,喜歡的人自然會喜歡,不喜歡的,起碼也相互了解和尊重。

所以我說,很多高校,以及專門負責文化輸出的機構本身,自己都還不明白「多元」二字的真正含義,只能靠無盡的特殊優待和卑微的姿態,吸引外國留學生,錢像流水一樣往外花,卻連一個像樣的外國人才都留不住,還不如閉門整改一下自己。

4

當然,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並不在乎高校們怎樣給外國人上課,但關鍵是,別為了優待留學生,而委屈本國學生。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國內的不均就算了,但是外國人來到中國,都還能高中國學生一等,憑什麼?

比如,現在出國留學的小夥伴已經越來越多了,但你們聽說過,出國留學,可以不過語言關的麼?

雅思、托福曾令多少留學黨心力交瘁,但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不但上課不必用中文,就連日常生活,都有學校安排的「學伴」鞍前馬後。

同樣是山東大學,還曾經發生過1個不懂中文的留學生骨折住院,學校安排了25名學生陪護的魔幻新聞。

別說「每人輪一天而已」這類的鬼話了,就換位思考一下,受傷的是中國留學生,地點是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這事有可能發生麼?

除了「卑微」、「諂媚」,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可以形容的詞彙。

此外,高校們招留學生的標準,也是令人一言難盡,以致坊間出現了「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的說法。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留學生雖然多,但要不就是來自鄰國,要不就是國家對口援助的眾多第三世界國家。

並不是種族歧視,但這些地方來的學生,受教育的水平,真的匹配得上高校的教育嗎?

土話有道「人離鄉賤」,去到外國,無論是讀書還是生活,比本地人更艱難很正常,但只有在中國,是留學生立馬原地飛升的。

最令人心裏不平衡的就是,連留學生宿舍,都比本土學生的宿舍高大上一萬倍。

我至今清楚地記得,我讀大學那會,去探望一名高中同學。對方所在的是一間211大學的老校區,那宿舍大概是40年前的了,筒子樓,8人間,宿舍里沒有衛浴,就連書桌,都因為空間太少,只放了4張。就在這種我看了心裏都嫌棄的宿舍里,我同學住了4年。

但與此同時,同一間學校的留學生們,住的已經是獨立或者二人間的宿舍,一切都是當時最新的配置,還比所有本土學生的宿舍都先一步有了空調。

直到現在想起來,都依然覺得意難平,只覺得,憑什麼?

「艱苦奮鬥」四個字,就只配在中國人身上,才叫「可貴品質」?

河北師大的留學生宿舍

2019年山東大學學伴事件爆出之後,有網友找到了學校官網上的財政預算表,其中「來華留學教育」的開支是5950萬,「出國留學教育」的開支只有7萬。

錢的去向,最能體現真正想法,在學校眼中,孰輕孰重一目了然,我已經心累到不知怎麼吐槽了。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山東大學也好,河北師大也好,都只是這種畸形現象的縮影,且不看現在各大高校已經絞盡腦汁「培養」了多少留學生,但這些留學生,又為中國帶來了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對於外國人居留資格的審核比較嚴格,供外國人就業的機會也不多,所以留學生們畢業之後,大概率都是要回老家的。

根據人民網2017年的一篇報道,2016年中國的來華留學生已經超過44萬,但當年有合法的外國人就業證的外國人總數(不單單是留學生),也才23萬多。

留學生們無法在中國就業,對於社會整體而言,就是沒有價值的,甚至會「請神容易送神難」,造成了外國人非法滯留等一系列隱患,最典型的就是廣坎達。

而享盡超國民待遇、回到老家的前留學生們,就會幫助宣傳中國形象,令中國的軟實力提高嗎?

想多了,人家記住的,只有「錢多人傻」和「中國女生真隨便」。

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外國人撰寫的「如果在中國成為人生贏家」的帖子,幾年前在網上流傳過,具體內容就不貼了,非常辣眼。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外國人在離開中國之際,教其他外國人,如何陽奉陰違地和「討厭的」中國人打交道。

比如,要假裝非常喜歡中餐文化,和中國人一起吃垃圾中餐,喝垃圾白酒,上他們的老婆/女朋友/女兒,掙他們的錢,然後像紳士一樣跑路。(原文)

反正看完帖子,我的心是拔涼拔涼的,既有對這種洋垃圾的鄙視,也有對用「文化輸出」和特殊待遇來吸引留學生的制度的悲哀。

我知道不是所有留學生都是洋垃圾,但平心而論,像高校們現在這樣毫無自尊地討好外國人,真的值得嗎?

要是真的有學術實力和魅力,根本用不着討好,人家也自然會蜂擁而至。享受特殊待遇的留學生,不過就像伏拉夫那些「我愛中國,速來打錢」的視頻一樣,是虛假文化自信的產物,讓中國人在自我滿足中買單而已。

而且這裏的「中國人」,僅限於高校領導,中國學生和民眾們,可一點都不喜歡這種作派。

所以,麻煩下次高校們用財政撥款來優待留學生的時候,先問問大家的意見。

中國學生們卷了這麼多年,還沒得到應有的待遇,就要眼看着留學生們招搖過市,問蒼天問大地,還要點臉不?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毒哥的毒雞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09/160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