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魏晉:盤點現任七常委六四時表現 王滬寧最沒良心

作者:

今天是「六四」32周年紀念日。中共現任高層領導人在1989年學運中表現如何?他們在幹什麼?盤點一下發現還是蠻有意思。

李克強也是機會主義者?

1989年,在經過十年的經濟轉型之後,中國面臨著政治自由化的呼籲。當抗議在天安門廣場爆發,許多高校特別是北京大學這樣的名校,那些活躍的青年人物命運從此改變,這些北大人中有一個是現在的中共總理李克強,儘管角色不同。

這場運動以士兵6月4日橫掃北京城而結束,槍殺了數百手無寸鐵的抗議者和旁觀者。與李克強相熟的一些人入獄或流亡,被指控支持撼動共產黨的示威。

紐約時報》曾報道說,當時同是北大學生,李克強跟胡平王軍濤交往,這兩人是八十年代自由學生選舉的領袖。據說,李克強有時候加入校園沙龍,在那裏學生們辯論選舉政治,西方哲學和專制統治的弊病直到深夜。

王滬寧(圖片來源:美聯社

之後,李克強被黨政官員哄騙放棄去國外學習的機會,還成為一個共青團幹部。在「六四」後被監禁,1994年流亡美國的王軍濤提及李克強,「那時候,我們有很多共同觀點。」王軍濤說,「許多分裂我們的問題那時候還沒有出現。」

《紐約時報》報道說,王軍濤回憶最後一次跟李克強見面,他過去的大學熟人,是在1989年5月中旬。當時李克強跟一群官員試圖勸說學生停止絕食並回到課堂。「作為一個學生,他常常說出他的想法。」王軍濤說,「現在他的一些闖勁沒有了。他成為一個聽從上司的官員。」

「為了在黨內生存,你必須成為一個機會主義者。」王軍濤說。

王軍濤2004年12月30日在網絡上發表文章〈北大風雲舊友點評:胡平、張煒、李克強〉。

王軍濤回憶說:「讀者可能以為李克強與(胡平、張煒)他們有什麼本質不同,現在才站在完全不同的政治陣營中。其實,這至少不符合燕園讀書時的李克強的形象。當年,李克強是校園中一位思想活躍、言辭犀利的學子。」

王軍濤說:「我與李克強相識在常代會上。他是法律系77級的代表。在文科學生中,李克強發言較多,而且見解尖銳深刻。因此,在第一任常代會主席李林任滿離職時,我推薦李克強擔任主席並且很容易獲得通過。」

王軍濤也提及李克強在1989年「六四」時期的表現。他說:「其後,我與李克強在兩條不同道路上奮鬥,來往不多。但時常聽到他的消息。他像北大時期一樣,仍然看重思想和學識,在職攻讀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他曾在80年代作為團中央負責高校口的幹部,處理過幾次學潮,其風格也像當年北大一樣,控制學潮,但不搞政治迫害。1989年5月學生絕食開始,閻明復先生在統戰部抱病勸說學生停止絕食時,我與李克強相逢,匆匆幾句話交換看法,感到他比北大時期少了些獨立清高的風骨,多了些人情世故的穩健;然而,思想依然敏銳,心胸也依然開放。」

王滬寧因反對「六四」步步高升

有關王滬寧對六四的態度,部分海外媒體時常引述香港明報》的文章說明。

1989年「六四」,整場運動集中在大學、共青團和媒體機構,當時還是「一介書生」的王滬寧擔任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兼教授。

據《明報》刊文追述,知情者說,1989年王滬寧曾到美國訪學,「六四」後還曾避居法國3個月,並無支持學運的表態。

1989年4月,當民主運動在天安門廣場爆發並蔓延到中國各大城市時,王滬寧同上海的示威活動保持了距離。

當時復旦校園也出現絕食、演講、遊行。參加抗議的年輕教職工尋找資深教授們簽名請願信。他們找王滬寧簽名,但是他不肯。相反,王滬寧在一份反對抗議的文件上簽名。

不但如此,「六四」事件後,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召集上海學者開會,解釋對《世界經濟導報》的整風。大多數與會者發聲反對打壓導報,但是王滬寧公開支持,他的表現得到江澤民和曾慶紅的賞識。江澤民正是因為這場鎮壓上台。

1995年王滬寧被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正式收編,從此步入政壇。他被江調到北京。王滬寧的第一個職位是黨內智庫機構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組長。後來,他被提拔為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從那以後,王滬寧開始炮製對共產黨統治有用的政治理論。

2002年江澤民退休後,王滬寧再次被提拔進入黨內掌握重權的中央書記處。他還繼續擔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滬寧為胡錦濤服務十年。之後,他轉而效忠於繼任的黨魁習近平,成為習的幕後人物,也是其進行外事訪問時的重要隨行人員。

因「六四」事件流亡海外的前中共國務院政治改革辦公室成員嚴家祺,2019年5月接受香港《蘋果日報》專訪時曾向王滬寧喊話,要王去探望一下「天安門母親」丁子霖。

據悉,王滬寧當年若無嚴家祺的推薦,便無從踏入仕途,成為「三朝國師」。據報道說,嚴家祺希望王滬寧「聽一聽,讓六四恢復真相,翻六四的案,六四不是暴亂,而是共產黨對人民的犯罪行為」。

嚴家祺越說越激動,再次差點哭起來:「六四的案不翻,我要發瘋,我希望王滬寧聽到我的聲音之後,看着我的眼晴,看着我流眼淚的眼睛,請他們去看看天安門母親,請他去丁子霖家裏去看一眼,你先不翻案,去看看人家可以嗎,都30年啦。」

但王滬寧當然不會去看天安門母親。

據報,嚴家祺心中悲痛,不只是回不了中國,更是源於悲憤中國正義不彰,源於對妻子高皋的內疚,源於毀了拯救者一生,亦源於舊友、中共七常委之一王滬寧埋沒良心。

習近平在地方阻學潮

天安門事件發生的時候,習近平是福建省一個地方官員,遠離北京的抗議。但是他的父親習仲勛,一個共產黨元老,是經濟改革的支持者,也是被廢黜的前共產黨總書記胡耀邦的朋友。而胡耀邦的去世點燃1989年天安門學生抗議。

現任已進入中共總書記第二任期的習近平對1989年「六四」事件的真實態度備受關注。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在去年8月3日刊出「習近平在福建」專題第21篇,是當年在習近平麾下擔任寧德地區公安處處長的陳由誠接受專訪,罕見披露時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六四」期間是如何處理學潮的。

陳由誠表示:「習近平同志妥善處置學潮風波」。「妥善」是一種婉轉的說法。

據陳由誠說,1989年春夏之交,有一批溫州學生搞串聯,準備從寧德的福鼎入境福建,乘坐的汽車上都刷有刺大幅標語。習近平當時明確批示:「第一要認定中央、跟定中央,一切聽從黨中央指揮;第二要堅決阻止學生入閩(福建)串聯,汽車上的標語更不能進寧德、進福建。」

根據習近平的指示,當地幹部配合福鼎縣在省界分水關設立檢查站,一方面勸說學生返回各自的學校,另一方面把汽車上的標語通通洗掉。

陳由誠稱,其間,習近平還多次就有關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公安機關嚴密注視全區有關動態,做好社會穩定工作。

1989年7月30日,習在會見相關工作人員時強調:「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做好「清理清查工作」。同時要「縮小打擊面、擴大教育面,不搞人人過關,不要造成人人自危」,云云。

陳由誠在受訪時極力吹捧習近平,指習處理學潮「在關鍵時刻指揮有力、處置果斷和勇於擔當」。

習近平1985年6月15日履新廈門市副市長,1988年調任中共福建省寧德地區地委書記、寧德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八九民運後的1990年,習近平就升任中共福州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栗戰書、汪洋、趙樂際、韓正均在「八九六四」後晉升

栗戰書1986年4月任共青團河北省委書記,作為團幹部,又是在緊靠北京的河北,他同樣面對對學潮的態度問題。1990年11月,栗戰書升任中共承德地委副書記、地區行署專員。

1988年,33歲的汪洋任銅陵市委副書記、市長。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1992年,他又回到省城合肥,出任安徽省省長助理、省計委主任。

趙樂際在1989年「六四」期間正在青海省商業廳任副廳長、財貿工會主席,工會主席也是負責跟進單位職工動向的職位。1991年2月,趙樂際晉升省商業廳廳長。

韓正,1987年5月任上海膠鞋廠副廠長、黨委書記。1988年8月,任上海大中華橡膠廠副廠長、黨委書記。1990年6月,韓正任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主持工作)。1991年5月,任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而1989年學運期間,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正是藉「六四」冒升進京的江澤民。韓正後來成為江澤民的上海幫重要親信。

綜上,在1989年的民主運動過後,以上栗戰書、汪洋、趙樂際和汪洋這幾人均官運順暢,應該也因為對「六四」的態度跟隨中央強硬派之故。但目前沒有類似習近平這樣的內情披露。

後話:中共歷任領導人對「六四」事件態度

已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就因同情學生運動,反對鄧小平武力鎮壓的決定,1989年6月被撤職,後被軟禁時間長達15年,直到2005年1月間因病過世。

江澤民被認為是踏着六四學生鮮血上台,白宮密檔提及,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被認為是「六四」事件的協同者和最大獲利者。

據報,在2002年江卸去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時,他給政治局常委定了幾條規矩,其中一條就是不許給「六四」翻案,因為他是「六四」鎮壓最關鍵的參與者之一和最大的受益者。

港媒《爭鳴》2016年6月號刊披露,前中共政治局常委胡啟立持續14年吁中共最高層重評「六四」,還要求成立調查組對「六四」事件進行全面調查。如果屬實,這顯示胡錦濤執政時代對於六四事件相對寬鬆一點。

中共政府起初稱這場學運為反革命暴亂,後來在江澤民主政後期和胡錦濤主政時期改稱為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或1989年政治風波,2019年習近平執政時期又並稱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和反革命暴亂。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04/160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