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美媒:「躺平」為何在中國突然流行並引發爭議?

長平表示,躺平主義是一個權利意識和身份意識的覺醒。他說,其背景是中國的年輕人發現自己不是公民,而是屁民,甚至連屁民都不是,而是屌絲,後來發現連屌絲都當不成,是韭菜。所以「躺平主義」是一種權利意識的覺醒。

最近一段時間,「躺平」這個網絡流行詞在中國新聞中異軍突起。據維基百科解釋,這個詞源於百度貼吧,此後,豆瓣上出現「躺平小組」。

這個小組在上星期四被關閉之前,組員數量曾在一個星期之內,從三千增加到九千。

有部分分析人士甚至認為,躺平是對抗社會「內卷化」的一種方式,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中國一百年之後的「新青年新文化運動」。

「躺平主義」招致中國官媒強烈批評。中國共青團中央微博、《南方日報》和《光明日報》等,都刊文批評「躺平」,有清華教授也斥責躺平不負責任。

中國經濟觀察人士秦鵬表示,「躺平主義」在中國興起主要是因為80後、90後的青年一代面臨的巨大生活壓力,包括買房、租房、結婚、生子、買車等,而他們本身也在職場上面臨各種壓力,而中國輿論也在誘導年輕人多消費、多享樂,追求短平快。

他說:「作為個體來講,他們怎麼能夠獲得真實的快樂,以及在快樂和享樂之後,他們內心的空虛怎麼解決。對他們來講,這其實也是一種生命和如何去釋放,如何去找自己的生活目標這麼一個問題。當然在大的社會背景來看,我們看到現在是一分耕耘能不能換回一分收穫,整個社會的體系能不能保障公平正義降臨到每個人的頭上。」

秦鵬也表示,「躺平主義」的深層次原因在於中國的社會制度導致中國勞工長期低工資、低福利和低人權。

他說:「『996』根源是制度問題,同樣的生不起孩子的根源還是制度問題。當整個政府脫位了,沒有辦法為大家去創造8小時工作制,這是寫入《勞動法》的。這時候工作很累,又養不起自己的孩子,怎麼辦呢?它說讓你生個孩子去解決養不起的問題,這不是跟開玩笑一樣嗎?所以中國的問題說來說去都是一個制度的問題。中國包括996的問題為什麼在所謂的社會主義為了工人、農民當家作主的情況下,確實僕人們、中國共產黨的官員們享有最好的福利,最好的機會。而同樣跟他們捆綁在一起的資本主義者們,比如企業家們,他們能夠享有那麼好的待遇的東西,這事實上不能怪資本。當然對於『躺平主義』來講都會去罵那些資本,但事實上每一個人,我想絕大部分人都很清楚,他們只是不敢罵他們想罵的。所以他去罵了這些所謂的資本。所以他經常講996、007,我覺得這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或『躺平主義』的人再去喊的原因。我們知道從大的面來講,中國政府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要去搞這些996、007,放縱這些企業去做?根源上來講,它在中國要打造一個世界工廠,核心的價值不是高科技。因為高科技需要人才、需要開放教育,需要把人的天性解放,中國政府是不敢去解放的。所以它只願意去拿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甚至被污染的環境去換整個工廠。換完之後核心的目標是給中國的官僚體系和利益共生者更好的收入,或者全球性的投資,甚至老婆孩子轉移到發達國家去。實際上他們要去和發達國家的資本家們一起構造一套盤剝體系。所以這是他們為什麼能夠縱容這樣一套專治工廠,包括農民的身份,所謂的農民工—世界上污染最大的、污染8億多人的一個名詞。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勞工會長期處於低工資、低福利、低人權的原因。」

旅德資深時政評論作家長平認為,「躺平主義」可以被看成是一種反抗,或者是非暴力不合作,但中共當局從一開始就知道如何打擊反抗性質的「躺平主義」。

他說:「『躺平主義』作為一種反抗、作為一種非暴力不合作,在這個意義上說,這是問題的關鍵。在我看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有那麼多問題但是可以控制中國那麼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從一開始就知道怎麼打擊做為一種反抗的『躺平主義』。因為在中國,作為反抗的『躺平主義』可以說源遠流長。中國古人,特別是在知識分子中間,到處都是,而且甚至成為他們高貴的一種思想。所謂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個基本的道德標準就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或者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也就是說,我跟你合得來我就可以做官。就相當於周永康薄熙來,我跟你政見不合、搞不過你,我就去喝酒、罵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1949年中共建政以後,第一個運動就是『思想改造』運動。『思想改造』運動是什麼?在我看來,就是打消知識分子『躺平主義』的思想根源。每個人都必須仔細檢討,必須過關。而且先拿自我感覺良好的名人名流們開刀。而且用極其粗魯的詞去修飾他們。洗澡、脫褲子...這在相當程度上就是在打消他們高傲的『躺平』的可能性。」

長平也表示,躺平主義是一個權利意識和身份意識的覺醒。他說,其背景是中國的年輕人發現自己不是公民,而是屁民,甚至連屁民都不是,而是屌絲,後來發現連屌絲都當不成,是韭菜。所以「躺平主義」是一種權利意識的覺醒。

==========================================

嘉賓和觀眾聽眾發表的都是個人觀點,並不代表美國之音。

==========================================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美國之音 《時事大家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02/160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