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有一種聰明,叫做「拖延」

01

有人說:「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喜歡拖延。做事拖拖拉拉,出門磨磨蹭蹭,說話慢慢吞吞,工作不溫不火,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人,肯定沒有好印象。

其實,很多事情,都要一分為二來看。做事,要動靜結合、快慢適宜,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立即行動,馬上做完。

有一種聰明,叫做「拖延」。很多事情,忍一忍、等一等,就過去了,從某種角度看,就是「順其自然」。

02

當你生氣的時候,需要冷靜三分鐘。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

所有的衝動的後果,都需要自己買單。

前天下午,同事老劉非常生氣。他生氣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上司不讓他休假。

老劉把手裏的文件一摔,辦公桌上的杯子應聲倒下,茶水到處都是。

到了下班時間,大家都離開了,只有老劉,在忍氣吞聲地收拾桌子。

這段時間,單位上的事情很多,大家都很忙。上司考慮到單位的利益,建議老劉過一個星期之後再休假,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人這一生,難免會生氣。家人不和睦、孩子讀書不用心、自己的工作不順心、父母生病住院、遇到蠻不講理的人......只要你願意生氣,總會找到生氣的理由。

可是,生氣有什麼用?要麼給別人一個很糟糕的印象,要麼傷害了自己的身體,要麼把事情搞砸了。

柏拉圖說:「拖延時間是壓制惱怒的最好方式。」

當你冷靜幾分鐘之後,你就消氣了。忍住了自己的火氣,你的心情就順了。過一段時間,再去回想自己生氣的事情,也會覺得好笑。

03

當你隔幾天不聯繫一個人,就知道他是否在乎你。

當你在戀愛的時候,你隔幾天不聯繫對方,就能知道他的心裏知否有你。

心裏有你的人,在你「失聯」之後,會到處去找你,會主動和你的親戚朋友聯繫,打聽你的消息。如果你和他不在同一座城市上班,他會不遠千里來到你所在的城市,一定要找到你。

當你結婚之後,和愛人分別幾天,你就會想家,也會想念愛人和孩子。與此同時,你的愛人也會想念你。如果不是這樣的,說明你們兩個人的感情並不算好。

還有,朋友、父母、兄弟姐妹,隔幾天不聯繫,就可以看出你在他們心中的位置。

任何感情,一個不問,一個不說,感情就變淡了。

如果你善於拖延,那麼你不聯繫別人,別人也不聯繫你,一段感情就自然結束了。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很消極,但是你遇到不合適的人,採用這樣的方法,再好不過了。

不打擾不聯繫,可以試探出別人對你的感情,也可以讓一段不合適的感情結束。關鍵看你如何應用。

04

當你很想買點什麼的時候,等一陣子就不想買了。

上個月,我的表姐的兒子想要買一套音響。他想在家裏練習唱歌。

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說,練習唱歌,本來是好事,家長不應該反對。但是很多孩子,對於自己的愛好,就是「三分鐘熱度」。愚昧的父母,才會無條件滿足孩子。

後來,表姐拖了一個星期,沒有買音響。兒子再也沒有提這件事,反而喜歡上了繪畫。

一個人的愛好,往往是搖擺不定的。別說孩子,就是大人也會因一時興起,買一些毫無用處的東西回來。

比方說,有的人家裏買了啞鈴、羽毛球拍等,當時是想天天鍛煉身體,但是後來卻一直很忙,把健身器材放在家裏的角落裏,成為了灰塵的棲息地。

還比方說,你當時喜歡的衣服,買回來之後才發現不合適,就扔在衣櫃裏,再也不去管了。

凡是不會經常用的東西,都是雞肋。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一時衝動,花光了自己的錢。如果你善於拖延,你就守住了自己的錢袋子。

你到底需要什麼,喜歡什麼。你不要急着尋找答案,而是在你喜歡某樣東西的時候,等過一段時間,再去買。萬一過一段時間,你就不想買了,就說明你不是真的需要這樣東西。

05

拖延一陣子,你的想法會成熟,你也會變得理智。

很多事情,是不需要馬上去做的。學會慢生活,你才會感悟到生活的樂趣,才能夠看到真正的風景。

真心愛一個人,需要一輩子那麼久,而不是一陣子;做一件事,需要反反覆覆去做,才有成績;放下一個人,也是需要時間的。

還有,有的時機是需要等待的,而不需要你主動去爭取。比方說,小時候,你想考上好的大學,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寒窗苦讀十餘年,才能夠實現。

古人說:「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學會拖延,看似你什麼都沒有做,其實你的心態是積極的,而不是被動挨打。

用最無用的方法,去對付急躁的自己,不也是以柔克剛麼?

當然,「拖延」不是故意拖着,不是懈怠人生,而是學會安靜、等待、及時止損、調整自己、看清一切。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馬上去做。很多事情,其實是可有可無的,不去做反而更好,等一段時間再去做,時機就成熟了,一切都水到渠成。

春有百花盛開,秋有碩果纍纍,人生一世看似漫長,其實是一次開花結果的過程。

拖着拖着,時間就過去了,很多問題出現了,又不見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4/159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