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下周「全球為中國禱告」 數十人士吁終止中歐引渡協議

下周「全球為中國禱告」數十人士吁終止中歐引渡協議

隨着新疆局勢受到全世界的密切關注,國際社會再次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的人權記錄。近日,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正在籌劃一場「全球為中國禱告」的活動,以引發人們對中國宗教迫害的更多關注。另外,數十名流亡海外的中國活動人士日前致函歐盟成員國,呼籲他們終止與中國的引渡協議。

本台日前獲悉,來自全球六大洲的基督徒正在籌劃一場「全球為中國禱告」(Global Prayer for China)的活動,呼籲信徒們在本月23日到30日期間為中國教會和民眾祈禱,包括遭受迫害的新疆維吾爾人、良心犯、基督教神職人員、活動人士和在押港人等群體。

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緬甸仰光總主教貌波(Charles Maung Bo)今年三月呼籲全球信徒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為中國天主教會和所有中國人禱告(網絡投票)

為中國禱告一周

記者在官網上獲悉,這場活動是各地基督徒對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緬甸仰光總主教貌波(Charles Maung Bo)的一份近期聲明的回應。今年三月,他向全球信徒宣告,他代表亞洲天主教會,呼籲他們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為中國天主教會和所有中國人禱告。早在2007年,時任教皇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就將每年5月24日設為「為中國天主教會禱告」的全球禱告日,而貌波希望將這個禱告日延長為一個禱告周。

參與了活動籌劃的華裔加拿大活動人士盛雪周五對本台表示,他們希望藉此喚醒更多人對中國宗教迫害的認識。

「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宗教信仰迫害的受害者,而這樣的規模是我們所處的現代文明民主社會所不能允許的,所以我們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引起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她還透露,這場活動將主要由新聞發佈會和論壇兩部分組成,考慮到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活動全程計劃在網上進行。主辦方將邀請幾位長期關注中國宗教迫害的人士,向公眾介紹啟動「為中國禱告」這樣的活動的必要性。

 

天主教媒體亞洲新聞通訊社(AsiaNews)近日報道,這場活動的參與者包括美國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加拿大議員吉努斯(Garnett Genuis)、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等政治人物、活動人士和學者。

國際基督教慈善組織「敞開的門」(Open Doors)年初發佈《世界觀察名單》年度報告,中國名列全球迫害基督教最嚴重的20個國家之一。報告指出,中國有近一億名基督徒,但近幾年來,當局對官方和地下教會的打壓越來越嚴厲。據這家機構估計,2019年11月到2020年10月間,有超過三千間中國教堂遭到「攻擊或關閉」,遠超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盛雪說,她希望這場活動能促使更多的各界知名人士對中國宗教迫害說「不」。

「任何人,特別是一些更具影響力的人,比如一些國家的領袖、政治人物、社會活動家等在各領域有話語權的人,應該更大程度地就這個問題發聲。」

羅冠聰、艾未未等55流亡人士聯署吁全面廢止所有中歐引渡協議(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製圖)

呼籲終止引渡協議

另一方面,香港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中國知名異議藝術家艾未未、世維會主席艾沙(Dolkun Isa)等55名受中共迫害而流亡海外的中國活動人士,周三向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及成員國等多方發出聯名信,呼籲歐盟成員國終止與中國間的所有引渡協議。

信中說,歐洲是很多流亡海外的中國活動人士的避難所,但仍有10個歐盟成員國與中國保持着引渡協議,包括法國、希臘、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立陶宛、比利時、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塞浦路斯。這些協議不但威脅到了他們在歐盟內的行動自由,也妨礙了他們的結社和言論自由。

他們還表示,儘管歐盟成員國承諾他們不會允許他國濫用引渡協議達到讓反對派政治人物噤聲的目的,但中國政府長期通過指控相關人士存在經濟犯罪,規避這些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議會周四剛剛高票通過了凍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批准程序決議案,直到中國解除就新疆問題對歐洲議員和實體的制裁為止。另外,立陶宛議會同日認定中國對維吾爾人犯下了「種族滅絕」,而立陶宛正是與中國有引渡協議的國家之一。

聯名信簽署人之一、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倡議主管茱莫泰(Zumretay Arkin)表示,鑑於中國在人權問題上正面臨越來越沉重的國際壓力,她相信歐盟一定會有所行動。

「我並不認為歐盟可以忽視這封信,因為它獲得了來自不同群體的眾多活動人士的聯署。信中的很多聯署人都是非政府組織和公民社會組織的成員,我們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向歐盟施壓。」

中共外交部此前就一些國家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表示,這是在干涉中國內政,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2/159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