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寰宇大觀察:巴勒斯坦總統為什麼承認後悔了?(圖)

作者:

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我們中間也會有一些人,有着反猶主義的想法?這些人從來沒有接觸過任何一個猶太人,也沒有去過以色列。他們不了解猶太人的過去,也不知道猶太人的現在。但是他們,卻對各種道聽途說的陰謀論深信不疑,這使得他們去仇恨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人,仇恨從來沒有傷害過他們的人。他們一口一個「元首」,卻不知道他們的「元首」不僅迫害屠殺猶太人,也不願意承認所謂的雅利安人以外的其他民族的生存權。他們到處散播他們荒唐的想法,最終使我們這些正常人,也跟着蒙羞。

我向來不願意拿文理科說事,因為這顯得很幼稚。但是今天我想問一句,那些有着反猶主義想法的文科生,知道猶太人的歷史嗎?知道你們書上的馬克思是什麼人嗎?那些仇恨猶太人的理科生,知道愛因斯坦嗎?

1947年11月29日的聯合國181號決議說得明明白白:以色列人有權在他們的故地重建他們的國家。我們國家也是聯合國的創始國,更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難道這些人要否認聯合國181號決議的合法性嗎?

許多人從書中學到的東西是:這個決議對以色列人更有利。然而,這不是事實。當時的決議,實際上對阿拉伯人更為有利。

在土地上,以色列的土地的確要多一些,但除了臨海的、以及位於戈蘭高地西側的那一部分,其餘大多都位於南部的荒漠,去查查什麼是內蓋夫沙漠,你就知道了。而耶路撒冷周圍的土地,也就是整個核心地帶,全被聯合國劃給了巴勒斯坦。聯合國還決定耶路撒冷由國際共管。這難道不是一個對巴勒斯坦人有利的土地劃分嗎?

上圖中的藍色部分為當時分治計劃中的以色列,黃色部分為巴勒斯坦。白色部分為耶路撒冷。

聯合國對人口的劃分如下:

 

國家 阿拉伯人 猶太人
巴勒斯坦 725000 10000
以色列 407000 498000
耶路撒冷 105000 100000
總數 1237000 608000

聯合國分出來的巴勒斯坦國里,阿拉伯人佔據了絕對的人口優勢。而在聯合國劃出的以色列國里,猶太人的優勢卻很小,只比阿拉伯人多出91000人。在聯合國管轄下的耶路撒冷,也是阿拉伯人佔多數。

另外,在乾旱季節時,以色列境內還會有90000名左右的貝都因人,貝都因人是遊牧民族,也信奉伊斯蘭教。所以,聯合國劃出的以色列國,穆斯林和猶太教徒基本上是各佔一半。

無論是在土地上,還是在人口劃分上,聯合國的這個分治計劃都有利於巴勒斯坦。但是,巴勒斯坦人、以及整個阿拉伯世界拒絕執行聯合國通過的這個方案。

以色列根據聯合國181號決議宣佈獨立後的第二天,就被幾個阿拉伯國家的聯軍侵略了,這就是第一次中東戰爭。此後,戰爭又進行了很多次。決議是需要雙方共同執行的,當阿拉伯世界不執行決議時,以色列也就無法執行決議了。

聯合國181號決議是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的。中國當時投下了棄權票,並沒有反對巴以分治計劃。

在投贊成票的國家裏,還包括了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在投反對票的國家裏,除了希臘和古巴(當時的古巴還不是社會主義國家,否則,他們也會支持以色列建國),其餘的全是伊斯蘭國家。所以,巴以分治計劃得到了當時世界上兩個陣營的普遍支持,而反對的,都是出於宗教原因。棄權的國家,大都是南美洲國家,他們對中東事務既不熟悉,也漠不關心。

不知道今天那些說以色列建國不合法的人,知不知道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的想法?

Abbas confessed that the Arabs』 refusal to accept the partition decision was a mistake that he is trying to rectify.阿巴斯承認,阿拉伯人拒絕接受分治決定是他試圖糾正的一個錯誤。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cite_note-15

分治計劃有利於巴勒斯坦,阿巴斯現在當然後悔。但是當時的阿拉伯世界可不會預料到事情會發生到今天這般田地,他們當時想當然地認為可以直接一波就把以色列人推入地中海,建立一個沒有任何猶太人的國家。

猶太人從19世紀晚期就開始陸陸續續地大量移民巴勒斯坦地區了,當時的巴勒斯坦是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一戰後,這塊土地又歸屬英國託管。無論是在奧斯曼土耳其時期,還是在英國託管時期,移民而來的猶太人都是購買土地,這些土地都是他們自己的私有財產。所以,關於猶太人搶佔巴勒斯坦人土地的說法是沒有合理性的。當時的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都是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的臣民,是英國託管下的民眾。以色列建國前,也不存在什麼巴勒斯坦國。猶太人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幾十年、上百年了、幾百年了,並不是二戰後突然跑去的。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寰宇大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2/159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