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中國唯一的「加拿大村」 數十年經營 一夜間消失

1951年的一個夜晚,加拿大村的全體村民在關國暖的帶領下,做出了一個決定:全村搬到真正的加拿大。 這裏的村民本來都是加拿大華僑,在海外打拼多年,本來回鄉是想在老家安定下來,落葉歸根。但是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使得只要有海外身份就是一種罪行,更何況,他們家家都有豪宅、土地,又都被劃分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更是罪上加罪。

1

中國唯一的「加拿大村」

廣東省開平市赤坎鎮,是中國「五大名鎮之一」,而赤坎鎮最出名的一個村落,也就是中國唯一的「加拿大村」。

這裏最出名的,是獨一無二的村民豪宅,和豪宅背後的一場族群遷徙故事。

一說到開平,很多人都知道,這裏最出名的建築就是碉樓。一種集防禦和居住為一體的建築,盛行在兵荒馬亂、土匪橫行的年代。「加拿大村」的豪宅也屬於碉樓,但又與一般的碉樓不同,這裏屬於中西結合,既有中國傳統的灰塑、雕花,還有西方的羅馬柱、圓頂、塔尖,遠遠望去,有一種歐洲中世紀小城堡的感覺。

這些碉樓都是在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修建的,而在全部建成的數十年之後,這個村莊卻成為了一座空村,沒有一個人居住,這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呢?

「加拿大村」原本叫做蝦村,全村人都姓關。它所地處的開平市,是中國最出名的華僑之鄉,祖籍開平的海外華僑共有75萬人,而現在開平市的常住人口不過68萬人。而蝦村所處的赤坎鎮,更是僑鄉中的僑鄉,常住人口4.8萬,而華僑人數卻有7.2萬。

蝦村就是這座僑鄉最具代表性的村莊。

民國初年,蝦村迎來了一位海外遊子的歸鄉。這名遊子名叫關國暖,多年前獨自一人跑到加拿大闖蕩,如今衣錦還鄉。關國暖回鄉之後興建起了蝦村的第一幢豪宅,之後帶領着村民們一起去加拿大淘金,典型的一人帶動一村,先富帶動後富。

關國暖故居

全村人在關國暖的帶領下都在加拿大賺到了錢,紛紛回鄉買地建房,因為全村都成為了加拿大華僑,所以外人都不再管這裏叫蝦村了,改成了「加拿大村」。

「加拿大村」的人家不過20戶,全部都姓關,他們在海外發財後不僅僅是給自己蓋豪宅,還花費了許多精力和財力來建設家鄉。

2

數十年建設家鄉

想要「落葉歸根」

「加拿大村」所屬的開平市,在當初不過是一個中國沿海落後的小縣城。在中國歷史上,開平一直都是蠻荒之地,這裏地理位置特殊,處於「三不管」地帶,長期以來都是流寇和反政府人士的藏身之地,地方官府鞭長莫及。

為了鎮壓流寇和反民,大明洪武九年,官方在這裏設立了軍屯,稱「開平屯」,意思是是「開通敉平」,敉的意思是就是安撫和安定。開平市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明朝滅亡後,大量反清復明的人士又聚集到了開平,因為這裏進可以組織反清活動,退可以出海避難。

而到了清末民初,這裏又經歷了各種土匪的洗劫,長期處於動亂和貧窮之中。

為了活下去,開平的村民們不得不拋下故土和親人,遠赴國外打工。

所有人都懷揣着衣錦還鄉的夢想,但真正能夠做到的還是少數。

但這些少數衣錦還鄉的人,對於家鄉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開平一帶,民風彪悍,教育匱乏,各種陳規陋俗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發展。那些從海外歸來的開平人,不僅帶回了財富,也帶回了當時先進的國外文明。

比如當時開平的學校多為私塾,教授四書五經和八股文章。而在1905年,清政府就已經廢除了科舉,但中國的很多地方還是和開平一樣,依然在使用應付科舉的為目的教育。

華僑們覺得這種教育不僅落伍,而且是荼毒下一代,於是他們大力倡導新學。1926年,開平的第一座新式小學「小海平學」正式開學,致力於培養「具備民主精神之群眾,適應社會需要之公民,校里的各種東西,都致力於平民化、科學化、藝術化、秩序化。

當時開平的教育有多先進呢?他們引進了法國啟蒙時期的思想家盧梭關於教育的理論作為教學指導。當地華僑將盧梭的教育理論編成書,大力宣導,對開平的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給兒童自由發展的空間」。

比如當地宗族村落之間經常械鬥,這都是多年來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而造成,經常只因為一點小事,就糾集宗室村民進行械鬥,互相殘殺。最為嚴重的一次,就是「騎龍馬事件」。當地的關、方兩姓村民,因為騎龍馬村一條道路的歸屬問題發生大規模械鬥,最終方姓村民糾集了300多名暴徒,對關姓村民進行了殘忍的報復,將全村25座民宅洗劫一空後燒毀,打傷村民多人。

華僑們指出這種狹隘的宗族觀念,只會令社會動亂、固步自封,影響發展。於是大力呼籲:「進一步打破宗族的狹隘觀念,聯合起來,共同肩負建設責任,擴充宗族競爭心為民族競爭心。」

諸如此類,華僑從文化精神思想上帶給家鄉的改變,好處絲毫不亞於他們帶回的金錢。

3

一夜之間全部搬走,

人去樓空

1951年的一個夜晚,加拿大村的全體村民在關國暖的帶領下,做出了一個決定:全村搬到真正的加拿大。

這裏的村民本來都是加拿大華僑,在海外打拼多年,本來回鄉是想在老家安定下來,落葉歸根。但是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使得只要有海外身份就是一種罪行,更何況,他們家家都有豪宅、土地,又都被劃分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更是罪上加罪。

無奈之下,只好捨棄了花費數十年蓋起的碉樓豪宅,捨棄了他們建設多年的家鄉,全村移民加拿大,幾十年杳無音信。

現在加拿大村的碉樓,已經屬於公共資源,免費對外開放,當初它們的主人,如果想走進這些碉樓,也只能以遊客的身份。

這樣對待華僑的政策,一直持續了30多年。華僑們被視為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群體,甚至只要親人中有華僑的,都是被排斥和可疑的人。

儘管這個政策有着特殊的歷史環境,但是在今天看來,這個政策過於簡單粗暴,令華僑們傷心和委屈。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華人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2/159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