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拿什麼拯救大國韭菜的生育衝動

—海邊的西塞羅:想解決人口問題,請先尊重人的問題

作者:
一個社會,當它的生育率出現嚴重問題時,一定是某些機制背離了人性的初衷。日本、韓國這類國家出現少子化問題,是因為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內卷」,年輕人看不到發展的希望,而喪失了生育衝動。而從成都49中墜樓案看來,我們社會的某些問題,恐怕更在此之前——在給下一代提供平等的發展權之前,我們首先要對他們的生命權,予以起碼的尊重。

想要更多的孩子?

那我們有沒有為那些新生命自由、平等、幸福、或者最起碼——安全的成長做好準備?

各位好,本想今天休息一天,不更稿子了,但今天看了兩個新聞,有點感觸,跟大家簡單談一下。

第一件事,是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報告,在推遲許久之後終於發佈了。正式公佈的八個公報證實了早前人們的一個猜想——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又降了,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相比2019年的1465萬人減少了265萬人。

我對人口學沒有太多的研究,多說什麼又怕被人扣帽子說是在過度渲染。這個數據大家自己看吧。

反正自從放開2016-2017年放開二孩出現所謂的「生育小高峰」之後,中國人口出生率已經四連降,而且下行趨勢不得不說是較為陡峭的。

這個趨勢,我不知道,有關方面是不是做過預估,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減少、以及中國特有的「未富先老」問題都是橫亘在我們未來的大山,希望社會能提前有所準備吧。畢竟這種治理是個難題。

而以日本、歐洲等少子化先行國家的經驗來看,少子高齡化的預期一旦產生,影響緊接着就會發生了——比如我看到今天數據公佈之後,很多網友留言就在討論,中國的養老保險能不能撐住,將來會不會變成龐氏騙局的問題了。所以這事兒的很多影響,也許比我們預期來的快。所以,不管社會層面有沒有準備,我們普通百姓,該有個自己的準備。

多說一句,這事兒出了以後,我特意登了許久不上的觀某者網去看了一眼,那裏是某些自稱「愛國青年」的聚集地,平時一些什麼印度疫情、美國使壞的新聞下方,總有人花樣百出的熱烈討論留言,給國家外交建言獻策,人均國師。

但按照我的經驗,一旦到了這種少子化,生不動問題上,該網的留言頓時就會翻車,一堆人會吐槽生活水平,想生娃生不起、或者壓根結不起婚、買不起房、給不起彩禮、找不上媳婦等等等等問題。大家都從懲歐平美、雄霸世界的「昭和狀態」中甦醒過來,切換回真實的「平成廢柴」模式,抱怨連天。氣氛異常詭異而有趣。

而這次,他們也沒讓我感到失望。

當然,觀網青年們受他們認知水平的局限,一般提的都是一些很物質化的要求,什麼平抑房價啊、生育福利啊、教育福利啊、甚至立法限制彩禮。但另一則今天很火的新聞,卻讓我覺得,物質以外,我們還應該尊重一點人生而為人的尊嚴。這就是剛剛發生的成都49中事件。

5月9日母親節這一天,成都一位母親永遠的失去了她的孩子。

成都49中高二學生林唯麒,下午5點40到回了學校。

當晚9點,媽媽接到學校通知,說她兒子沒了。

其實在18點40分,即林唯麒到校剛好一個小時,他就墜樓了。

為人父母,接到這種噩耗,晴天霹靂是肯定的。但更詭異的,是他們自述的接下來的遭遇。

孩子死了,父母到學校去要人,問孩子為什麼墜樓?

不知道。

能不能看一下監控錄像?

墜樓那一段錄像剛好沒了。

那能不能見一下孩子的遺體?

沒有,已經送殯儀館了。

母親實在無法忍受,到各大媒體去求助,沒有一家敢替他們出這個頭。甚至有媒體表示,說他們兒子的死背後這攤子水很深,讓他們別白費力氣。

母親不信這個邪,把案子捅到了微博上,幸運的引來了網民們關注,然後當地教育局不得不出面做了個表態,結果卻讓人吐血:我們認為是自殺。

該微博下留言點讚最高的一條,高達兩萬多,我覺得很能表達所有對此事關注者的心情:你們當網民都是傻子嗎?

是的,即便不提那些未經證實的關於林唯麒死因的可怕說法,我覺得涉案有關部門突出表現出來,就是一種對人的不尊重——

如此敷衍了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調查結果,是對社會輿論對這一公共事件知情權的不尊重。

涉事學校在案發後對死者父母「無可奉告」的蠻橫態度,是對為人父母者情感和人格的不尊重。

學生墜樓發生後整整兩個小時救護車才趕到,以及林唯麒奇異的死亡方式,更涉嫌某些人對這個17歲的少年生命權的不尊重!

一個社會,如果對它的公民連起碼的知情權、情感、人格乃至生命都無法給以應有的尊重,那麼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呼籲父母們讓更多的孩子降生到這個世界呢?

死去的林唯麒今年十七歲了,看着他的母親坐在校門口哭的撕心裂肺的樣子,我在想,17年前,當這位母親把孩子生下來時,如果她知道兒子此生要面對這樣的枉死和不白之冤,她還願意把這個孩子帶到人世間來嗎?

我想她一定不會願意,她會寧可再承受一次分娩的痛苦,把孩子塞回到自己肚子裏去——起碼,那裏是安全的。

十月懷胎、分娩陣痛、十幾年如一日把孩子養大,最後就換來了這?這樣命運的安排誰能受得了呢?

所以,我覺得,當我們的生育率掉頭向下,產生嚴重危機的時候。社會不應該指責年輕人不生孩子,而應該反躬自問,我們有沒有為那些新生命自由、平等、幸福,或者最起碼——安全的成長做好準備?

我曾經在《少子化,「文明之癌」是怎樣發作的》一文中談到過,一個社會,當它的生育率出現嚴重問題時,一定是某些機制背離了人性的初衷。日本、韓國這類國家出現少子化問題,是因為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內卷」,年輕人看不到發展的希望,而喪失了生育衝動。而從成都49中墜樓案看來,我們社會的某些問題,恐怕更在此之前——在給下一代提供平等的發展權之前,我們首先要對他們的生命權,予以起碼的尊重。

否則年輕人即便不用腳做選擇,也是會用自己的生育投票的。

人,不是用於填充發展的燃料、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數字。解決人口問題之前,首先請先尊重一下人的問題,後者是前者的先決條件。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萬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12/159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