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是否靠譜,拒絕他一次就知道了

01

拒絕或者被拒絕,是人生路上必修課。

這個世上,並不是誰都會依着你,哪怕是你的父母,也不會一直對你百依百順,當你長大成人之後,父母也會拒絕幫助你,還逼着你獨立成長。

當然,你還要學會拒絕別人。一個不懂拒絕的人,會成為別人眼裏的「軟柿子」,別人會變本加厲傷害你。

人與人交往,需要互相幫助,但是也要拒絕無理的要求。身邊的人是否靠譜,拒絕他一次就知道了。

02

一個人是否靠譜,看他被拒絕之後的態度。

有的人,被拒絕之後,馬上就會「黑臉」,不管平時和你交往多密切,一轉眼就變成了「陌生人」。

有一次,我和同事老李去某單位辦事。在回單位的路上,老李看中了一款手機,但是他沒有帶夠錢。他開口向我借兩千塊錢,我拒絕了。

平時,老李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常常向同事們借錢。好幾個同事,借錢給老李之後,隔很長一段時間,都討不回來。老李的妻子,也常常到單位來鬧,說老李從來不管家。

我認為,拒絕老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他並不是非得買手機不可,他只是為了過「闊綽」的生活。

就在我拒絕老李之後,他一轉身就離開了,估計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對我「愛理不理」的態度。

不靠譜的人,被拒絕之後,很容易翻臉,態度也會很惡劣。他的言語裏,也會有「酸溜溜」的感覺,令人很不適。

靠譜的人,被拒絕之後,懂得反思自己,也會換位思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能不能幫助別人,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拒絕之後,還可以理解別人,能夠像原來一樣,好好交往,這樣的人,值得交往。

03

一個人是否靠譜,看他被拒絕之後的行動。

有一次,一個微信朋友轉發了一條消息給我,然後讓我打開消息,按照指引,購買東西,我馬上拒絕了他。我想,這樣的消息,滿世界都是,要是我相信了,豈不是要被騙?

結果,這個朋友,一轉眼就把我刪除了。人啊,太現實了,如果別人無法給他帶來好處,那麼就不要做朋友了。

不靠譜的人,在被拒絕之後,往往會做一些比較極端的事情。比方說,刪除所有的聯繫方式;在某個群里,說一些非常難聽的話,認為別人拒絕了他,就是看不起他,就是沒安好心,就是非常冷漠;從此他拒絕參加所有和你有關的聚會,表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他故意在你的好友面前,說你的壞話,挑撥你和朋友的關係。

當一個人被拒絕之後,還能夠繼續和你交往,不會因此產生誤解和隔閡,那麼他就是靠譜的人。

別人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真的不必指望所有的人,都來幫助你。當你被人拒絕的時候,應該保持鎮定,別「火冒三丈」。

04

一個人是否靠譜,看他被拒絕之後的「人品」。

有的人,在被拒絕之後,就會和你「結仇」,暗中做一些傷害你的事情。

在前年冬天的時候,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吃晚飯。朋友大華問我,能不能把車借給他開一段時間。

大華在一家公司當業務員,大冷天的,要到處去拜訪客戶。他沒有買車,每天出門都是騎着電動車,風裏來雨里去,也怪可憐的。可是,我每天都要上班,把車借給他,我自己出行,也變成了難題。

再說了,借車給別人,真的令人「擔憂」,萬一違反了交通規則或者剮蹭了,事後就說不清了。

有人說:「老婆和車恕不外借。」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拒絕大華之後,他並沒有和我翻臉,只是嘆息了一聲:「哎,我還是要加油,自己買車。」

時隔兩個月,大華買了一輛新車,請來好友一起慶祝。大華的「言行」,值得敬佩。他並沒有和我計較,而是鼓起勇氣改變自己。

當然,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被拒絕之後,就和你記仇了,你應該及時遠離他,因為他的人品真的有問題。

人品很差的人,在別人幫忙的時候,就笑嘻嘻的,一旦別人拒絕幫忙,他就認為別人看不起他,是惡毒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05

每個人都要學會拒絕,也要經得起「被拒絕」。

一般來說,不靠譜的人被拒絕之後,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言辭比較激烈,明顯帶着火氣;很久都不聯繫對方,感情慢慢變淡;如果再一次見面,他的態度也是很不友好的,說着酸溜溜的話。

還有,「拒絕」分兩種:惡意的拒絕,真誠的拒絕。惡意的拒絕,就是平時非常要好的朋友,通過拒絕你,實現「斷交」的目的,他一直都想從別人身上撈好處,極力保護自己的利益;真誠的拒絕,主要是他的能力有限,無法幫助到你,他希望通過拒絕你,逼着你成長。

當你看清了「拒絕」的真相,你就會發現,被人拒絕,也不是一件難堪的事情,而是一件需要「互相理解」的事情。

拒絕,不能等同於傷害。

作家丁遠峙說:「被別人拒絕並不可恥,它反而顯出你的瀟灑,大度。」

當一個人遭受了無數次拒絕,依舊可以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依舊努力為了理想奮鬥,那麼他就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一個人,想要成大事,不僅要經得起拒絕,還要經得住各種打擊,承受了所有的委屈,才能逆境重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28/158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