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1周10大驚奇:萬物齊漲!包括可樂日用品糧食…股市臨終?

2021年轉眼間已到了4月下旬,回看開年首周,曾提及美國因「派錢」效應,或許到了4月才是冧市之時!或許,目前真的應驗不中,本周又有甚麼訊號?通脹!

【1、萬物齊漲?寶潔計劃上調民生用品售價】

疫情至此,全球不斷泵水,已屆「萬物齊漲」之時?美國消費品公司寶潔(P&G)本周宣佈,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正準備調高部分消費產品的售價。

寶潔旗下品牌包括嬰兒用品幫寶適(Pampers)、女性用品Always等。公司指出,由於尿布等產品的生產成本正在攀升,故公司已開始上調嬰兒、女性護理和成人照護種類的產品價格。

寶潔在周二(20日)公佈財報時指,加價計劃預計9月生效,可能把價格調高5至9%。該公司行政總裁Jon Moeller表示,公司將「在必要的領域」進行調整,以抵銷特定成本,並計劃聚焦產品創新,以在加價同時,提升消費者實質價值。

寶潔旗下產品加價預期將對零售商造成壓力,同時有關成本亦可能轉嫁給大眾消費者,這反映商品價格上揚和物流問題拉高製造商的成本,通脹壓力對消費者造成的衝擊持續加劇。

【2、萬物齊漲?羊毛價格升至1年高位】

除了日用品外,羊毛在製作衣物上用途廣泛,但今年以來,羊毛價格持續上升,已升至1年以來的高位,主因是中國穩定採購。有分析指,由於日本、歐美等地對於服裝需求尚未復甦,加上主要羊毛生產國澳洲的產能亦在恢復中,短期而言,羊毛價格可能會出現調整局面,但長期來看將會走高。

外媒報道,澳洲佔全球羊毛出口約40%,而中國進口了80%的澳洲羊毛。雖然中國日前對澳洲的大麥、肉類和葡萄酒等產品實施加稅或停止進口等措施,但羊毛沒被影響,保持了正常採購。

據澳洲當地羊毛指標拍賣價格,在4月中旬為每公斤12.91澳元,而在去年9月的時候,這價格是8.58澳元,升幅約50%。據日本毛織公司指,中國採用超細羊毛的內衣和雙面絨外套的需求增加,但數據顯示,工廠逐漸復工,短期來看羊毛價格可能會調整。

澳洲羊毛髮展公司(Australian Wool Innovation,AWI)已經2度上調羊毛產量預測,認為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澳洲羊毛產量,可望達到28.7萬噸,原先預測則是27.6萬噸。

【3、萬物齊漲?日本「積木熊」炒至「天價」】

講起漲價,不乏人為因素!中國1990年後出生的世代渴望「一夜暴富」,近年來不僅炒盲盒、炒基金、炒球鞋,如今換成「炒熊」。外媒報道,1隻原產於日本的「積木熊」,原價2,000元人民幣,被炒到3萬元人民幣,限量版的甚至被炒到14.4999萬元人民幣。內媒警告,年輕跟風「炒熊」,到頭來恐面臨被「割韭菜」的命運。

被 大陸年輕人大肆炒作的是日本玩具公司Medicom Toy於2001年8月推出、名叫Bearbrick的1款木製玩具,又被稱作積木熊或暴力熊,共有6種尺寸,每隻身上印有五彩斑斕的圖畫,四肢還可以任意活動擺放。

積木熊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因為Medicom Toy與各大品牌、設計師或藝術家合作,推出各款聯名限量產品,部分更在拍賣會上以高價成交,因而令產品成為奢侈潮品。積木熊在中國之所以被炒作,除因名人效應外,還基於產品發售機制的影響。據講,Medicom Toy的積木熊都是以抽籤的形式預售,僅在日本限量發售,東西少,買的人多,價格就會漲得更貴。

報道引述 大陸網友指,掀起「炒熊」熱潮和物流有關,因疫情下日本的物流已經停了,所以玩家想買到熊,只能從有管道的人手中購買,價格自然上升。此外,很多人買熊,並不是因為喜歡,而是覺得它貴、難買,所以一些非收藏玩家開始加入買熊行列,導致需求愈來愈大。

大陸傳媒在某電商平台搜索積木熊,出現了近2,000件商品,價格從100多元人民幣到10萬元人民幣以上不等,其中1款6周年限定版、尺寸72厘米的積木熊,售價高達14.4999萬元人民幣。

近期,不少中國年輕人人已瞄準「炒熊」商機,開始大量收購併擇機高價賣出。有粉絲量數萬的微博博主在網上分享難辨真偽、靠「炒熊」發財的影片,評論區不乏羨慕聲音,一些年輕人受暴利刺激入市,渴望靠「炒熊」發大財。

在朋友圈代購賣積木熊的小范表示,「炒熊」盛行的一大原因是門檻低,既不需要專門知識,也不需要大量本金,幾千元就可上手,運氣好的話,回報率很高。一些人會從代購的「熊販子」處大量囤熊,營造貨品緊缺的表象,然後在電商平台高價賣出;資金充足的玩家可以獲取大量上游貨源,逐步哄抬價格,隨後一些有炒作經驗的黃牛或二手玩家入場,繼續將市場炒熱,層層牟利,最後被收割的往往是小散戶。

同時,一些熱門積木熊也開始有了「山寨版」。為了將假貨洗成正品,一些賣家甚至將 大陸生產的產品先寄往日本,再寄回國內,以偽裝海外發貨。

【4、萬物齊漲?可樂擬加價網友話「世界末日」】

除了上述物品外,可樂是不少人的常備飲品,更有不少外國人「當水飲」,故醞釀加價的消息來得相當震撼!可口可樂公司行政總裁James Quincey本周表示,因商品成本上漲,公司擬加價。雖然他沒有明言哪些產品會漲價,但已引起熱議。有粉絲笑言是「世界末日」,更有百事可樂支持者「幸災樂禍」地贊好,笑稱「還好我喝百事」。

Quincey接受美媒訪問時表示,因應商品成本上升,預計明年可能有需要加價,但公司並未透露公司旗下哪些產品會漲價及漲價幅度。外媒指加價雖然可以提高可樂公司的利潤,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大受打擊,此消息無疑加大了消費者的壓力。

報道指,可樂公司投入更多資源生產家用包裝的可樂,吸引因疫情留在家中的消費者,例如疫情期間,可口可樂和競爭對手百事都大力推銷更細罐的可樂,這類產品帶來的平均利潤更高。可口可樂公司公佈的第1季度收入超出華爾街預期,公司指3月的需求已回到疫情前水平。

可口可樂公司對上一次加價為2018年,當時公司解釋是受特朗普政府對鋁加征關稅的影響。

【5、萬物齊漲?俄烏緊張局勢升溫全球糧價漲勢恐加劇】

不得不提的是,別以為俄羅斯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事不關己,會影響糧價!外媒本周報道,俄羅斯計劃對外國軍用船隻和其他「官方」船隻封鎖連接黑海與亞速海的刻赤海峽(Kerch Strait)。荷蘭合作銀行駐雪梨的穀物和油籽市場分析師Dennis Voznesenski指,若這個計劃進一步波及到商業船隻,那麼對烏克蘭來說可能是一個重大問題。

Voznesenski指出,亞速海有2個重要的烏克蘭港口——馬里烏波爾(Mariupol)和別爾江斯克(Berdyansk),約佔該國穀物出口能力的5%。最大的風險是衝突蔓延到烏克蘭的其他港口,包括主要出口碼頭所在的西南地區,這種情況下影響將更波及全球。

數據顯示,烏克蘭供應約佔全球小麥出口量的10%,佔大麥出口量的16%,任何中斷都可能影響外溢並導致糧食價格上升。由於產區天氣寒冷以及中國需求上升,目前全球農產品供應趨緊,糧食價格已然在走高。

俄羅斯2014年從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以來,這地區地緣政治風險一直存在。俄羅斯在俄、烏邊界進行規模最大的軍事集結,更多國家陸續譴責俄羅斯,而且如果對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實施制裁,那麼將對食品價格造成巨大影響。

StoneX駐悉尼的亞太區農業副總裁Nick Orssich表示,這可能是今年的一個黑天鵝事件,戰爭在哪裏爆發,會對糧食出口帶來甚麼影響?人們對價格上升愈來愈警惕,從期權波動率就可能看出來。

隨着緊張局勢升溫,4月地區小麥價格上升。自4月6日以來,芝加哥交易的7月黑海小麥期貨已上漲約10%。

【6、萬物齊漲? 大陸積極「儲糧」日本亦有隱憂】

事實上,中國缺糧危機自去年浮現,今年中央更首度把糧食產量納入宏觀經濟調控目標,惟針對今年春耕生產的進展,農業農村部直言今年氣象前景不容樂觀,旱澇、極寒、極熱等極端天氣可能較多,日本亦恐爆發能源及糧食供應鏈危機!

不過,農業農村部早有對策,打算從3方面入手,以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甚至以農村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增長點。當局部種植業司副司長劉莉華昨指,要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的目標任務,各地需進一步細化具約束性的指標,如落實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強化科技以提高產量,完成一億畝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任務等;防災、治蟲、減損失,因今年可能出現極端天氣,有發生重大蟲害的態勢。當局已及早制訂防災減災的預算方案,指導各地落實科學抗災的措施,組織開展「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切實減輕氣象災害和病蟲害的損失,確保實現抗災奪豐收。

大陸官方的農業展望報告亦大派「定心丸」指,基本糧食是「絕對安全」,並預測今年全國3大主糧的產量都會有增長,其中小麥及水稻總產量會分別達到1.35億噸及2.14億噸,按年增0.6%及1.3%,而玉米產量更可達到2.7億噸;未來10年 大陸糧食供應保障將更有力等。

不過,從2020年的種植效益來看,玉米的種植效益高於大豆,故農民傾向種植玉米。由於今年中央對糧食生產相當重視,而玉米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有突出的作用,預計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將按年下調5.4%至1.4億畝,總產量亦降至1,865萬噸,扭轉兩者過去連續5年增加的局面。

與此同時, 大陸糧食進口需求依然旺盛。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上月從美國進口的大豆量激增3.2倍至718萬噸,帶動糧食進口量按年激增1.01倍,達到1,271萬噸。不僅如此,大麥及玉米的進口量更分別按年飆2.86倍及5.86倍。

對於豬肉價格連續回落近3個月,當局指,截至上周日止一周,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已降至每公斤為38.96元人民幣,亦比去年最高位回落20.68元人民幣。即使豬肉價在端午節前後或出現一波上漲,但豬肉供應最緊張時期已過去。按目前生產恢復勢頭,料今年6、7月生豬存欄有望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約4個月後的每月出欄量也會逐步回復正常。

值得留意是,鑑於台海的局勢持續緊張,外媒本周警告,一旦爆發衝突,恐拖累日本爆發能源及糧食供應鏈危機,事關當地食物自給自足率不滿40%,而占日本發電量40%的液態天然氣(LNG),其供應主要自澳洲、南亞與中東經南海進口。倘商船因美中軍事對峙持續6個月而無法自由航行東海與南海,其燃料及糧食等基本物資供應鏈將受干擾,日本經濟勢陷入混亂。

【7、萬物齊漲?傳恐慌性囤積晶片20倍差價掃貨】

講起萬物齊漲,怎能缺「芯」?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3月進口價值359億美元的半導體,金額創單月新高。本周有市場人士表示,半導體行業已出現恐慌性備貨,部分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正在以最高20倍的價差收購晶片。由於安全庫存已見底,所以目前採購就算不管價格、持續下單,也無法確保所需數量。

消息指出,以一些微控制單元(MCU)的為例,去年為每個8美元,目前狂飆至50美元,是去年6倍以上。現在的行情普遍是漲價8到10倍,所有晶片企業都面臨很大壓力。尤其是中小規模的晶片廠商,包專家設計晶片的公司,由於沒有議價能力,已直接被境外代工廠削單。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最近有中國設計公司被長期合作的境外代工廠削單,不得已之下,用超高的價格爭取到300片。

恐慌性囤貨的現象不止發生在晶片公司上,在下游終端產品上也出現同類情況,包括手機廠。realme中國區總裁徐起表示,之前手機供應鏈備貨一般大概夠8個月使用,但公司已提前備了整年的數量。

【8、異象!高盛:美股破頂惟VIX回落恐暴風雨前夕】

通脹拖累金融市場可能是誘因,異象也似乎配合!美股周一(19日)下跌前,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指數處於低位,高盛警告,這現象可能是暴風雨前夕的寧靜。

數據顯示,標指在過去6周漲近10%,VIX指數則被壓低在17點以下,為疫情以來首次。恐慌下降的同時,美股交易量也減少,標指平均交易量佔市值比重為4月以來最低,也是2020年1月以來最低。

高盛指出,類似上述情況於1997年和1998年出現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發生後不久,市場波動大幅提高。

【9、小心美股可能已見頂!皆因此異象...】

除了高盛外,有專家分析自1926年以來美國股市資料後發現,乘着市場動能而上揚的「高動能股」,並不是與市場平均指數同時見頂,而是提前數周就失去動力。目前此異象正再度顯現。

擅長以史為鑑的美國著名投資通訊及專欄作家Mark Hulbert就此表示,iShares MSCI美國動能因子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首季跌0.2%,相較於標指同時期的6.4%升幅,顯示「動能股」首季回報大落後,亦為該ETF自2013年推出以來最差季度表現。該ETF是追蹤美國動能股的ETF中規模最大。

其他市場跡象也顯示美股氣氛開始轉變。美國銀行全球研究報告指出,上周美國股市資金淨流出52億美元,是去年11月中以來最大,且為2008年至今第5大。美銀指出,散戶一連8周是買家,基金則一連3周賣出。

【10、中美恐打「網絡戰」隨時意外引爆核戰】

最後,想分享的是,隨着中美之爭白熱化,全球恐會迎來突如其來的「核戰」!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George Perkovich本周指出,隨着美國與中共在東海、南海、台灣等地的齟齬日深,彼此因小小摩擦而升級成衝突,甚至動用核武的可能性也提高。

然而,當雙方皆試圖透過網絡作戰以在危機中獲取預警與早期優勢,卻又讓「核戰」的風險大大提升。

隨着中共在南海與東海持續推動軍事建設,結合其日益膨脹的自信心、對台灣的軍事恫嚇,讓華府開始思考強化對盟友、夥伴的承諾與軍事權力。然而,任何海上或空中的小小擦撞,都可能導致小規模衝突;此時只要雙方領導人認為不能示弱,必須展現決心與力量,衝突就可能升級,這些導致「意外戰爭」(accidental war)的風險上升。

再者,中共有可能發動網絡戰,以抵銷美國傳統部隊投射至中國周邊地區所產生的不利益;雪上加霜的是,若網絡戰的對象牽涉到美國核武指揮管制系統,會讓問題更惡劣。

中國學者憂美國會透過網絡戰先制摧毀中國核嚇阻能力。相對地,美國則擔憂中共使用網絡攻擊削弱美國核武優勢。

在種種因素交雜下,針對美國與中共核武指管系統的網絡戰,恐觸發激烈的回應並讓傳統武力衝突升級為核戰。Perkovich悲觀地認為,這樣嚴峻的風險無法完全消除。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25/158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