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美科學家製造「人猴胚胎」 半人半猴恐掀倫理爭議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CELL)近日刊登一篇中美科學家合作的器官移植研究成果,科學家成功製造出存活率較高的嵌合體胚胎「人-猴胚胎」,在體外培養最長存活20天,但沒有繼續育成為胎兒。對於製造「半人半猴」的倫理爭議,昆明理工生物學教授譚韜表明,團隊沒有移植胚胎的計劃。

食蟹猴。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CELL)近日刊登一篇中美科學家合作的器官移植研究成果,科學家成功製造出存活率較高的嵌合體胚胎「人-猴胚胎」,在體外培養最長存活20天,但沒有繼續育成為胎兒。對於製造「半人半猴」的倫理爭議,昆明理工生物學教授譚韜表明,團隊沒有移植胚胎的計劃。

嵌合體胚胎技術主要是用作解決器官移植不足的問題。嵌合體動胚胎技術可令生物「長出」人類器官,而且此類器官在移植時,所引起的排斥反應可能會比直接使用正常動物器官少得多。

「人-猴胚胎」研究是將人類的多能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注射入體外培養的食蟹猴胚胎之中。理論上,多能幹細胞具有與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一樣的分化潛能,能夠分化成為所有組織和器官。研究團體在每一個體外受精、發育到第6天的食蟹猴胚胎中,各注射25個人類的多能幹細胞。

研究發現,注射1天後,全部132個胚胎均有出現人類細胞。胚胎發育至第10天,仍有111個胚胎能夠正常生長。不過,隨着時間推移,「人-猴胚胎」的存活率逐漸降低,並在第15天的時候開始銳減。及至第19天,僅有3個胚胎存活。最後在第20天,所有胚胎均告死亡。

除了食蟹猴胚胎的存活率在今次的研究中有所提高外,研究亦發現人類細胞「人-猴胚胎」中的佔比達2%至7%,且在上胚層和下胚層中均有出現。

報導指出,過去國外研究嘗試過製造「人-豬胚胎」、「人-羊胚胎」等,但效果都不甚理想。如果繼續培養甚至移植「人-猴胚胎」,讓其最終能夠「出生」,該生物體內的器官,可能都會存在人類細胞。

對於製造「半人半猴」的倫理爭議,論文第一作者、昆明理工大學生物學教授譚韜表明,研究有按照中美兩國的國家法規要求來進行,而且中國並沒有禁止嵌合體胚胎的實驗,只是需要得到倫理審批。團隊目前沒有移植胚胎的計劃,未來會否繼續培養胚胎,也還需要後續廣泛的討論和倫理論證。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18/158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