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所涵蓋的地勢地形十分的廣泛,美景無數,人們常驚嘆於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刀,古人也常用詩句記錄着這些景色,李白在《望天門山》中寫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又好比范仲淹的《蘇幕遮》中:「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很多人窮盡一生也想要看遍這美好的山川河流,明朝末年的徐弘祖,他用了34年的時間旅行,探尋了我國的山川名流,還記錄了喀斯特地貌的分佈及其發育規律,其記錄的遊記經後世整理成為了我們熟知的《徐霞客遊記》。
在我國無數的景色中不得不提到便是我國的「母親河」——黃河,它是我國第二長的河流,在世界是上也擁有着一定地位。有詩句這樣描述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短短的詩句中我們便能看出黃河的氣勢磅礴和波瀾壯闊。
關於黃河的諺語也不少,比如「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不到黃河心不死」等,這些都是從古流傳至今的,常用來比喻。有不少人會好奇黃河為何會是黃色的?又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關於它的諺語?它既然奔向大海,其源頭又是在哪裏呢?難道就如李白的詩中所寫,它是源自「天上」嗎?
古人雖然沒有嫻熟的科學技術來進行勘探,他們對於黃河之源的好奇心從未減少,他們用自己的腳步去勘探,對於這個源頭進行了很多次的探索,雖然得到的結果並不相同,但是他們能克服路途中的艱難險阻是非常不易的,這樣的探索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傳說,在我國漢朝時期,漢武帝對於黃河之源產生了好奇之心,並且派出使西域的張騫對黃河源頭進行探索。在沿着黃河尋找源頭的旅途中張騫遇到了一位名叫織女的人,熱情好客的織女招待張騫在一處美麗的地方住下,在張騫臨走之時,織女將一塊玉石送給了張騫,隨後織女便消失了。於是張騫深信,黃河一定是與「天」相通的,並將如此告訴了漢武帝。
神奇的是黃河的源頭就如碗口般那樣小,而且也明令禁止任何人靠近,這又是為什麼呢?
對於黃河之源有着這樣的描寫:「黃河源頭位於青海的腹地中,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列曲,三為卡日曲」,其中所寫到的卡日曲便是黃河的源頭,它由五個泉眼組成,在一年四季中都不會幹涸。
大自然是很神奇的,大家可能難以相信這如碗口般大小的泉眼怎會流經幾百萬平方公里,而且黃河之源頭的水十分清澈,黃河中的水卻十分渾濁,這樣如此大的差距着實會讓人感到困惑。造成這樣大差距的原因又在何處呢?
關於河流的流經,有學者說,這是經過了數年的發展,河流的沖刷加深了河道的溝壑,外加其他河流的匯入,才讓黃河變得大氣磅礴。而河水的顏色則是和人類活動有着密切的關係,經過專家們研究發現,在秦漢之前,在中國這片土地之上並沒有很多的人類,那時的植被更加的豐富。
後來隨着人口的增加,人類活動更加的廣泛,伐木開墾也成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植被遭到了大量的破壞,失去了植被保護的黃土被雨水等沖刷進黃河中。經過幾千年的累積,黃河之水也變得越來越渾濁了。
在黃河之源被找到之後,有很多的人們想要親眼看看這個神奇的源頭,但是國家早已經禁止前往參觀,因為它在草原腹地,周圍幾乎沒有人煙,貿然前往可能會遭遇到不能想像的危險。除了這一點以外,也是想要更好地保護我們母親河的源頭,讓脆弱的它不遭受任何傷害。
黃河的顏色是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泥土的流失成為而來我們現在要治理的難題,而我們也應該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