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其中有何講究?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產生了許多有趣的俗語。而這些俗語就在經過了歷史長河當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留下來的大部分很多都是表達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其中有一個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樣的講究?又說明了什麼樣的道理呢?

在早期時候,我們的家具基本都是請人定做的,農村現在也還有許多的人保持這種習慣,而在木匠這一行業也遵循着一些不成文的規定。在打床的時候,尾數一定要留「七」,棺材的尺寸一定是「八」尺,桌子邊長的尾數一定要有「九」,故而「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一農村俗語也是因此而來。

第一個「床不離七」,其實就包含了兩個意思,第一個也就是阿拉伯數字的「七」,指的就是木匠做床的尺寸。如果單人床的話,就一般是在兩尺七寸,雙人船就是四尺五寸七,就連床板都是要七塊。第二個意思就是諧音「妻」表示在床上一定不能離妻子,表示倆夫妻兩人生活要白頭偕老,和和美美。

而第二個「棺不離八」,這一講究來源於,從前兩個秀才,一起赴京高考,一天早上他們打開門,看見有人抬着棺材,路過。一個覺得特別慌張,感覺這是不吉利的,另一個卻十分的開心,因為他認為棺材,棺材,見官發財。而這一句也是有這種升官發財的含義。棺材的尺寸規定是八尺,足夠七尺男兒躺下,而且「八」和「發」同音,表示後人發財。

最後一個「桌不離九」,這個「九」也就是等同於諧音酒桌上的「酒」。在農村要表現你的熱情好客,就是拿出好酒,便是對客人最大的歡迎,而桌子的尺寸中有九也蘊含了主人希望賓客滿門的一種景象,桌子足夠的大,對於農村的人來說,家裏有人來玩,家裏興旺發達的一種表現。

而這一農村俗語也是表現表達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表達了淳樸老百姓的期待,也是體現了整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歷史解密站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28/1574017.html

相關新聞